第648章奉旨赈灾
当张德祖来到武昌府的时候,燕翰文专门组织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卑职燕翰文,恭请圣安。”
作为刚刚到任的最高行政长官,张德祖可不仅仅只是领了布政使这个职务,同时还是“奉旨赈灾”的钦差大臣。
武、黄、荆、襄等地受灾严重,军政大权早已经在事实上集中于学生们的手中,若是没有“钦差大臣”的名头,恐怕震不住这些骄兵悍将。
“圣躬安。”说句话的时候,张德祖下意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虽然张德祖早就听说过燕翰文的“赫赫威名”,却还是第一次见到本人。
和想象当中的情形完全不同,这个燕翰文并非是那种身材魁梧人高马大的壮汉,反而身形修长文质彬彬,颇有几分书生特有的斯文之气。
尤其要紧的是,这个燕翰文对张德祖的态度非常的恭敬,一切都依足了朝廷的礼数。
“临来的时候,鄂国公就曾经对老夫说起过……”张德祖故意没有使用“本官”或者是“本钦差”这样的官面称呼,而是自称为“老夫”,这让他显得更加随和:“鄂国公说,你燕大将军能力卓然,不仅是行军打仗的一把好手,还颇有治理地方之才能,实是展布经济文武双全的旷世奇才,今日一见,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呀……”
“张大人谬赞了。”燕翰文始终一副谦恭的姿态,并没有因为张德祖的几句而洋洋得意,反而更加的谦虚谨慎:“卑职不过是一介赳赳武夫,哪里有什么才能?文武双全更是愧不敢当。实在是因为大灾突如其来,前任的布政使杨大人又遭逢不行,才不得不勉为其难稳定局面。如今张大人奉旨赈灾,正是恰如其时,卑职也就可以卸下这天大的责任了……”
听了这句话,张德祖先是一愣,旋即心中暗喜。
在张德祖的心目当中,燕翰文他们这些出身医学院的学生们,好不容易在掌控了地方上的军政大权,必然极不愿意交出手中的权力,肯定要想方设法的给自己使绊子弄麻烦,想不到他竟然如此的配合,竟然要主动交出手中的权力。
按说刚刚到任的张德祖就应该和燕翰文客套几句,哪怕是虚情假意的客套几句也好啊,但他此行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赈灾,而是为了把权力从燕翰文等人手中夺回来,至少要把行政、民事、财政等等权力收到自己手中。
所谓的奉旨赈灾,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幌子而已。
既然燕翰文都已经表露出了这个意思,张德祖随行顺水推舟,也最基本的官场客套都顾不得了:“湖广各地遭逢大灾,波及临省,灾民巨万事关重大。老夫奉旨赈灾,也就说不得了。这武昌府的灾情如何啊?”
因为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落后,尤其是封建王朝特有的行政低效,直到现在朝廷都不知道灾情到底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作为刚刚到任的官员,必然要向燕翰文索要第一手的资料。
燕翰文明显就是早有准备,马上命人抬出来两口大箱子:箱子里装满了公文,全都是各地汇总上来的第一手灾情信息。
“各地受灾情状全在这里了,请张大人查收。”
“好,好,好。”张德祖连连称赞了几声,马上挥手命令手下的吏员将这些资料接收过来。
作为奉旨赈灾的钦差大臣,张德祖带来了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吏员,摆出的就是一副重新组建行政体系,把燕翰文等人的势力彻底排挤出去的架势。
“翰文呀……”张德祖始终面带微笑,如同德高望重的长辈看到了学业有成的晚辈一般,亲切的拍着他的肩膀:“遭受如此大灾,还能把一切军政民事安排的井井有条,真是辛苦了。按说这救灾赈灾之事就应该由你来主导。现如今老夫领了朝廷的钦旨而来,担着天大的干系,说不得也要说几句不中听的话了。”
“张大人乃是朝廷的钦差,有什么吩咐卑职一定遵从。”
“好,有你这句话就好。”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尤其是为了避免燕翰文反悔,张德祖干脆拿出趁热打铁的架势:“各地州府的官凭印信,需要交给老夫了吧?”
“这是自然。”
燕翰文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卑职本就是军职,原本就不应该插手各地州县府衙的行政民生之事。如今张老大人来了,自然应该交出,也好卸下这份天大的担子。”
这个燕翰文竟然如此懂事如此配合,真的让张德祖喜出望外。
“刚才你也说了,你们这些人原本就是军职,只不过是因为遭逢大灾才接管地方行政事务。事急从权嘛老夫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呢,现如今老夫已经来了,你们是不是可以各归本营了呀?”
我才是奉旨赈灾的钦差大臣,并且还是本地的最高行长官,事无巨细就应该由我来做。你们这些当兵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回到军营当中,不要再插手行政事务。
这就是张德祖最想表达的意思,也是他最想办成的事情。
“赈灾救灾之事,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卑职原本还想协助老大人做些事情,既然张大人这么说了,卑职敢不从命?”
就这样,张德祖从燕翰文等人的手中接过了行政民事权力,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波澜,顺利的程度让人不敢相信。
“不管怎么说,我都是奉旨赈灾的钦差大臣,只有有这个大义的名分在手,任何什么样的骄兵悍将都不敢造次,还不是老老实实的服从老夫的安排?”
刚一到任,就顺顺利利的接管了地方行政大权,对于张德祖来说,他的使命基本已经完成了。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救灾赈灾而已。
大明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每年都有这样那样的灾情发生,虽然张德祖本人从来就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但赈灾救灾这种事儿,无非就是按部就班的照老规矩办理而已。
张德祖手下的那三百多个吏员,就是专门干这个的,肯定是熟门熟路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