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开明君主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文华堂前荷花缸里已经铺满了碧绿的叶子,花骨朵含苞待放,小麻蝉在老柳树上“嗡嗡”的鸣叫着,好一副仲夏的景象。
文华堂之前的空地上,摆放着茶壶茶碗,还有一盘精致的江南点心。
“吴师傅再给朕说说生产力这个东西吧,尤其是生产力对于天下格局的影响,朕还是有些一知半解……”此时此刻的大明天子朱允熥,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正在由吴子山给他“传道受业解惑”:“朕还是不明白,所谓的生产力,不过是展布经济之道,怎么就会塑造出不同的天下格局了呢?”
自从吴子山辞去所有职务之后,他和朱允熥之间的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时期”。
因为吴子山这个人已经没有了任何权力,已不能再对朝廷造成任何影响,君臣之间的相互猜疑和不信任顿时荡然无存。
这个时候的吴子山和朱允熥,纯粹就是师生关系而已。
虽然吴子山曾经向朱允熥传授过很多那些大儒永远都不会传授给他的知识,但那些知识大多是属于“自然学科”,虽然社稷天文、地理和一些粗浅的物理化学,但是在人文、社科方面,朱允熥依旧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物。
和过往历史当中的那些皇帝相比,朱允熥已经算是非常开明的君主了,毕竟他知道地球是圆的,他还大致明白地心引力是怎么回事,甚至能说出风雨雷电的形成原因,但是社会科学方面依旧只是个“蒙童”!
“所谓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上古乡民只能刀耕火种聚族而居,现如今却可以阡陌纵横城镇遍布,就是因为生产力发展的缘故,这一点陛下应该已经明白了吧?”
“已经明白了。”
“那就说的再深一点,譬如说三代以前,就说商周时期吧,难道当时的君主就不想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吗?”
面对这个问题,朱允熥的回答非常干脆:“宇内一统,天下归一,这是历朝历代君王的使命,无论是哪个朝代,若是不能统一天下,就只能算是小朝廷。”
“那为什么商王就没有统一天下呢?为何周天子还要分封天下而不是一统天下呢?”
这个问题,朱允熥无法回答,只是目光炯炯的看着吴子山,希望他能给出答案。
“非是不想,而是不能,他们做不到罢了。”如同所有循循善诱的老师一样,吴子山一点一点的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无论是上古洪荒事情,还是夏商周三代,先民都只能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因为农业技术的落后以及严重缺乏铁器等等诸多现实原因,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开垦,更无法修建大型水利设施,粮食的单位产量非常低。”
“粮食不足,就无法供应庞大的官僚体系和数量众多的军队,这就注定那个时期的君主不能有效统治地方,只能采取分封的方式,成为天下共主。”
“是不是有点类似于我朝对西南各地的羁縻制度?”
“陛下聪慧,确实如此。”吴子山笑道:“西南地处偏远山河阻碍,只要当地的部族名义上表示臣服也就是了,朝廷并无力建立真正行之有效的直接统治,这就类似于三代的分封制度。”
“到了东周时期,中原各诸侯国的人口逐渐增多,新式的农耕技术接连涌现,粮食产量大增……”
“朕明白了,朕真的明白了,是生产力的发展促成了强秦的出现,所有才有了后来的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生产力可以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若是反之,则生产关系必须做出改变,这不是任何雄才大略的君主所能够决定的,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我大明朝的制度对于生产力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呢?”
面对这个问题,吴子山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事实举例说明:“我大明一统天下,事权皆出于天子。陛下贵为天子,就真的能掌控九州四海吗?再比如说,新大陆的开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直接结果……”
“嗯,若是在这之前,就算是知道了海外的新大陆,恐怕也无力远征。”
“现如今,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无数大明子民纷纷出海,已经在地球的另一端开辟出了一方崭新的天地。虽然他们还在以大明子民自居,虽然他们还在使用母国的文字,但朝廷能掌控他们吗?”
“不能,因为太远了。”朱允熥已经隐隐约约的明白了吴子山的意思:“吴师傅是不是说,我大明的制度已不能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做出改变了呢?允炆……也说过这个的话语,也许他更明白吴师傅的意思……”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形成,同样的话语朱允炆也曾经说过。
“没有什么东西是亘古不变的,历史一直在变,这是唯一不变的历史法则。秦之一统天下取代了周室的分封制度。五代十国以及两宋,又终究了世家门阀和功勋贵戚与天子共治天下的局面,尤其是科举制度的成熟,让底层仕子有了稳定可靠的上升渠道,让那些小地主也可以为官为宦,局面又是一变……”
完全就是提到朱允炆的缘故,朱允熥下意识的开始走神儿……
吴子山很快就察觉到了朱允熥心不在焉的“学习状态”,马上提醒了一句:“万岁好像没有好好听讲啊,是不是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情?”
“没有,没有。”朱允熥摇了摇头:“没什么,吴师傅继续说吧,朕在听着呢。”
就在这个时候,贴身的宫人前来禀报:“万岁,定远将军和怀远将军到了,正在堂外等候陛见。”
“既是万岁要处理国事,今天就讲到这里吧,微臣告退。”
“定远将军和怀远将军本就是吴师傅的学生,算起来还算是朕的同门呢,吴师傅不需要回避。”朱允熥整了整衣冠,笑着说道:“二位将军功勋卓著,不宜让他们久候,传他们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