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戒急用忍
廿一,戊寅日。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初升的旭日通红如火,照耀着巍巍宫阙。
温暖的阳光被窗棂切割成为齐齐整整的几何图案,照在朱允熥的脸上,暖洋洋的说不出的惬意。
朱允熥正在阅读常森的来信。
一般情况下,宫廷之外的信笺会通过司务司转达到御前,或者是先给奏事处看一下。但兴国侯常森的这封书信却是以军情急递的形式直接送到了朱允熥的手中。
“我部已抵小孤山一线,决战在即。”
因为常森率领的禁卫军是走的长江航线,水陆并进的情况之下进展速度极快,其前锋已经抵挡小孤山附近。
这是千里长江之上非常重要的节点。
从芜湖到九江这一段,是长江的关键的一段,只要拿下了九江,就基本等于是打通了长江航线,控制了最重要的水路交通。虽然距离楚王的老巢武昌还有一大段距离,其实已经基本等于掌控了局面。
但是,就在这个最关键的节骨眼上,曾经士气如虹的禁卫军却不得不中止了所向披靡的势头,被迫停住了进攻的脚步。
因为燕翰文、庞大中等人出了一点点小小的状况:因病无法指挥,不得不退出战斗序列。
人吃五谷杂粮就没有不生病的,因为自身的病情而脱离战斗岗位,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但七十多个中低层的军官全都是一瞬间“告病”,全都集体退出战斗序列,这就明显不对头了。
就算是真的“生病”,也不可能七十多个人不约而同的全都是一瞬间生病吧?
最值得玩味之处还在于,以燕翰文、庞大中为代表的这几十个人,全都出自医学院。
一直以来,禁卫军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打的楚军节节败退,和这些人卓越的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
他们出神入化般的指挥和神出鬼没般的纵身穿插,曾一次又一次震撼了常森,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大大的涨了朝廷的脸面。
但是现在,这些人集体“告病”了。
七十多个军官全部脱离战斗岗位,禁卫军立刻就废了。
常森又不是傻子,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之所以:肯定是出事儿了。
京城距离这里并不算遥远,又有常府亲信将杏儿公然挑战皇权的事情紧急告知,常森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的奏疏专门针对此事。
在奏疏之中,常森的态度极其坚决,语气非常的严厉,根本就不象是臣子对君主,反而更像是家长在教训不懂事的晚辈:
“燕、庞等人之举,已知其因。万岁身系天下,我大明之亿兆生民,三万里河山岂能意气用事?”
我已经知道了燕翰文等人为什么会消极作战,但这事情却是皇帝的重大失误。
你是大明朝的皇帝啊,你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天下局势。现如今朝廷刚刚取得了一点优势,你就和吴子山闹意见,这简直就是在耍小孩子脾气。
我知道在医学院发生的那些事情让你这个皇帝非常非常的没面子,但面子重要还是战争胜负重要?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我教你吗?
如果当时常森在朱允熥身边的话,绝对不至于把局面弄的这么僵。
“天子者,当有天子之胸襟气度,此事盖因为吴子山而起,然万岁万不可言及吴子山之罪,更不可以罪加之。如若不然,大明危矣!”
我知道这个事情的背后就是因为吴子山,但眼下的局势真的离不开吴子山。所以,你千万不能给吴子山降下什么罪名,更不可能拿出皇帝对付权臣的手段。要不然的话,大明王朝就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时局之下,当戒急用忍。”
虽然常森一直在帮吴子山说话,但他是勋贵外戚,始终站在朱允熥的立场上,尤其是“戒急用忍”这四个字,更是重中之重,已经足以表明他的态度了。
这四个字,寓意深远呀。
眼下我们不得不倚重于吴子山,落点面子算不了什么,虚以为蛇也就是了。对付吴子山这种人,就应该从长计议,等彻底平定叛乱局面完全安稳下来之后,有的是办法收拾他。
堂堂的大明天子,还怕收拾不了一个吴子山吗?你又何必急于一时的意气用事呢?
常森的这份奏疏,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不仅充分考虑到了眼下的形式,还考虑到了将来。
朝廷和吴子山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冲突,这个冲突不可避免,一定会爆发出来,但绝对不是现在。
“当以宽仁之态怀柔之,懈其戒备,弛其提防,”在向朱允熥传授对付吴子山的方法之时,常森还手把手的教他具体应该怎么做:“万岁当言明,此事于吴子山无关,当封其官加其爵以麻痹之……万岁乃天子,怎可于一婢女争论长短?”
眼下这种形势之下,你这个皇帝就应该先使用怀柔手段,尽可能的把这事情淡化处理。只字不提吴子山和朝廷之间的根本性冲突,而是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那个婢女的身上。
堂堂的九五至尊,当然不可能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婢女争胜负,一笑置之也就是了,不仅可以显示出天子的气度和胸襟,还能起到麻痹吴子山的作用。
汉时之霍光,北周之宇文护,哪一个不是炙手可热的权臣?
霍光曾经废过昌邑王刘贺,也曾经拥立过汉宣帝刘询,打造出“昭宣中兴”的局面。北周的宇文护接连废掉三个皇帝,最终又拥立了周武帝一统北方……
借用权臣的力量安定局势,然后再想方设法的铲除,无数历史先例在前,这种事情还不简单吗?
若是因为一时的意气用事,很有可能会把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弄的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万万不可逞一时之意气啊。
朱允熥已经明白了常森的良苦用心,也知道他这是老成谋国的稳重之策,只是自己毕竟是天子,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呀……
戒急用忍,说来简单,真要是做起来,实在是千难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