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鲜明反差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92章鲜明反差

虽然杏儿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校监”,虽然她就是整个医学院体系的核心,但事实上杏儿已经很少参与具体的教学工作。但是,今天不一样。

杏儿姊姊开设公开课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医学院。

杏儿姊姊亲自授课,自然会引来无数学生。

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对杏儿姊姊的无比敬仰。

“刚才,大家已经通过显微镜看到了凤仪散对于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你们已经从根源上明白了凤仪散的作用。”亲眼看到抗生素消炎杀菌的过程,绝对比任何空洞的教学更有效果:“单纯从技术层面来看,你们这些人已经超越了钱狗剩王冬生他们。”

钱狗剩、王冬生等等那些学长、师兄,现如今早已成为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他们建立的功绩和他们的影响力,早已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但他们仅仅只是英雄罢了。

“钱、王之流的师兄和学长,无一不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你们创造出一个可供发挥的舞台,他们正在完成这个使命,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

“你们所有人,当然也包括我,从来就不是为了一人一姓的荣华富贵,那是我们最鄙夷的东西。”说到这里的时候,杏儿讲话的语气陡然就变得高亢起来:“我们是为了文明的进步,是为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因为我们是这个时代的先觉者……”

虽然每一个学生都以“时代的先觉者”自居,并且因此而骄傲,但还是第一次公开喊出这样的口号,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比如说,由我校制造的傀儡机,虽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但已经打出了第一眼深井,谁能说出傀儡机的意义?”这显然不是一个疑问句,因为杏儿马上就给出了答案:“傀儡机的意义就在于取代了人力和蓄力的限制,完全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其意义之重大,可以媲美远古乡民第一次点燃篝火……”

“生产力的进步,毕竟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变,这一点大家都已经学习过了,”杏儿低头看了看桌子上的那些手稿,继续说道:“那咱们就说说目前形势之下的社会结构,对于生产力的双向作用……”

因为那些手稿完全就是吴子山临时写出来的,还没有经过系统化的整理和归纳,虽然涉猎范围及其广泛,不仅包含了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天文学等等自然学科,还有许许多多关于内政、外交、法学、统计学等等人文社会科学,简直就是包罗万象。

杏儿的这一堂课,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虽然事先已经备课过了,但说起来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杂乱。

但是,对于那一双双对知识充满了渴求的眼睛而言,却无异于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时间已经不早了,今天的这堂课就上到这里吧。”杏儿笑呵呵的说道:“老实说,这些东西全都是出自咱们的吴校长之手,因为他的手稿还没有经过整理和归纳,所以我讲的有些乱,但我想大家已经明白了个大概。以后我和吴校长会对这些内容做进一步的整理和汇总,同时还会不定期的举行今日这般的课程。下课吧。”

“杏儿姊姊,我有个问题。”

“杏儿姊姊,我也有些不明之处……”

当学生们纷纷举手发问之时,杏儿只是嫣然一笑:“我知道大家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你们先不要急着发问,可以把你们的问题汇总起来交给各自的班长,然后交到我这里来,我会抽时间进行解答……”

杏儿的所谓“授课内容”,其实就是对于吴子山那些手稿一种囫囵吞枣式的传达而已,有很多问题连她自己都搞不明白呢,又怎能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杏儿干脆就把吴子山请了过来,让吴子山亲自给这些学生们上课!

就在吴子山想方设法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尽可能的多的传授给更多人的时候,朝廷里边也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斗。

蓝玉蓝大将军身死的消息早已传到了江南,朝廷必然要善加抚恤,除了例行的追封之外,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蓝玉的谥号问题。

谥号,乃是对一个人最终的盖棺定论,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

在这个事情上,勋贵派和清流派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可以说是冲突。

作为勋贵派当中最重要的主心骨,在外带兵的蓝玉就是勋贵派当中的一面大旗,他的死对于勋贵派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勋贵派都在竭力为蓝玉争取一个更好的谥号。

按照勋贵派的说法,“忠武”二字就是最佳的谥号,或者是退而求其次,给蓝玉上一个“忠肃”的谥号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这两个谥号却遭到了清流派的竭力反对。

“忠武”是一个最高等级的通谥,不论文武都可以用之。至于说文臣专用的“文正”和武将专用的“武穆”则不是通谥,属于另外一个概念。

按说人死为大,无论给蓝玉上多么高级的谥号都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毕竟蓝玉都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恰恰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朝廷的两派之间争了个你死我活。

一来是因为开平王常遇春的谥号就是最高级的“忠武”二字,蓝玉的功绩怎么能和常遇春相提并论?

清流派的反对也是有根据的:克定祸乱曰武,兵征能定曰武。

蓝玉蓝大将军虽然确确实实是有功劳的,而且他本人的身份地位也很高。但他“克定祸乱”了吗?

率领大军激战两年多,不仅没有消灭叛军,反而一再丢城失地,让整个中原地带都落入叛军手中,他显然没有“克定祸乱”呀。

至于说“兵征能定”那就更加的无从谈起了。他率领的那几万大军,被叛军一路从黄河边上打到深山老林,几乎全军覆灭,怎么能说是“兵征能定”呢?他根本就没有平定叛乱呀。

按照清流派的说法,给蓝玉上一个“宁、毅、敏、惠”之类的二等谥号,就已经是很照顾他了,怎么能上一等的“忠”字级最高谥号呢?

吴子山正在尽可能的向自己的学生们传授知识,朝堂之上却为了一个谥号虚名而争执不下。

两者反差,何其之鲜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