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断了根本
“免礼,免礼。”正在用膳的朱允熥很随意的摆了摆手,“给吴少保赐座。”“今日召吴少保,是有一事相商。”朱允熥指了指面前的膳食,非常随和的说道:“这个时辰估摸着吴少保还没有吃过,一起吃点吧。”
宫人将几碟精致的菜肴端到了吴子山面前的矮几之上。
“陈尚书已经递了致仕的陈请折子,”朱允熥说的陈尚书就是礼部尚书陈迪陈大人,“吴少保的本职就在礼部,最清楚礼部的情形,你觉得由哪个来接替陈尚书为妥呀?”
礼部尚书陈迪要退休了,必须要有人接替他的职位。
礼部掌礼仪、祭祀、外交、科举、教育等等职责,礼部尚书差不多就相当于外交部长兼教育部长和文化部长。
这么重要的职位,必然会有无数人眼红心热。
为了争抢这个职位,清流派和勋贵派几乎要打破头。
“御史台的刘大人公忠勤勉,似是不错的人选。”
御史台早在洪武年间就已经改成了都察院,只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在使用这个早过时的称呼。
“孔炳忠出任北平布政使时之后,副都御使至今还缺位,不宜再从那边抽调人员了。”朱允熥否定了吴子山的这个提议。
“大理寺的章大人……”
“章诚确实堪用,资格足够老,官声也还不错,只是他……他另有任用。”朱允熥笑眯眯的看着吴子山:“以朕的意思,是由你吴少保出任礼部尚书一职,你意如何呀?”
在重大人事任免这个事情上,必然会在事前进行沟通,然后才会公布,这是朝廷里约定俗成的规矩,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在官员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突然任命一个官职,这种状况极少发生。
朱允熥想要让吴子山出任礼部尚书,等于是把他这个礼部的二把手提拔成了一把手,事先沟通一下完全就是情理之中。
“微臣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
“哈哈。”朱允熥笑道:“这样的客套话吴少保就不必说了,这事就这么定下来吧,等陈迪退下来之后就正式宣旨任命。”
命人撤下膳食之后,朱允熥捧起了一盏热茶,他用双手捧着茶杯,感受着从茶盏传递到手心的温度,脸上依旧保持着和善的微笑:“吴少保曾是朕的老师,出任礼部尚书最合适不过。朕听闻吴少保一直在弄那个义学堂的事情。这是好事啊……”
“宣忠义于天下,布教化于四海,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善之举。去年的秋赋很快就征上来了,到时候给你拨一笔银钱,好好的弄这个事情。”
一直以来,兴办义学堂提高识字率这个事情都是吴子山在办,现如今朝廷终于要拨款了。
“还有一事,再过一个多月,就要开试了,这事也是礼部的首尾。”开科取士就是人们常说的科举,是读书人跻身仕途的最重要途径,这是正经的国家大事。
自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以来,科举并不怎么顺利。
比如说大明王朝的第一次科举,就是在洪武三年举办而不是在洪武元年,然后有因为“南北榜案”两度中断。到了太宗文皇帝朱标一朝,仅仅只开了一次“恩科”,然后就到了允熥朝。
自从朱允熥登基之后,各地藩王立刻发动叛乱,科举也就停止了。
这是允熥朝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自然被朝廷视为重中之重。
“朕意就由你做主考官,再搭配两个副考官,一定要把本朝的第一次科考弄好才行啊。”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一定竭尽全力为国选才。”
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委托给吴子山办理,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信任,还是莫大的荣耀。
按照常理,身为主考官的吴子山就会成为进士们的“座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
“本次科举,不可再象以往那样过于重视经义,取一大堆只会做八股文章的书呆子有什么用?应该更加注重策对实务……”
朱允熥本人就很务实,他很不喜欢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他们除了会做八股文之外,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朱允熥想要取一批注重“实务”,真正能为国效力的务实型人才。
这一点,和吴子山不谋而合。
“不仅要重策对,还要重明算、明法之学。”
吴子山说的这些立刻就得到了朱允熥的极大赞同:“希望这一次科举能为本朝开先河,多取务实做事之才,也算是鼎革新政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允熥有意无意的看了吴子山一眼:“提起务实的干才,还得说是吴少保创办的医学院,真是人才济济。远的就不说了,在晋地为国征战的钱狗剩、王冬生之辈,还有身在禁卫军的燕翰文庞大中之流,哪一个不是身兼文武的斑斑大才?”
“想当初,吴师傅创建医学院,本是为医治天下病痛之人,现如今医学院的风头已盖过了国子监,乃是我大明一等一的人才荟萃之地。天下英才莫不以加入医学院为荣耀……”“狠狠”的把医学院夸赞一番之后,朱允熥终于说出了他最想说的那句话:“为我大明培育英才,无论如何都是上善之举,朕也不敢落于吴师傅之后,朕有个想法……把医学院改为皇家学院,于国子监平行,如何?”
半个天下已在学生们的掌控之中,局势如此的明显,连钱六一那种憨厚的老实人都已看的清清楚楚,朝廷又怎么会视若无睹?
虽然学生们在平叛过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朝廷对于他们的提防之心却越来越重。
组建禁卫军,开辟第二战场,就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禁卫军是天子亲军,是属于朝廷的武装力量,那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燕翰文庞大中他们那些出身医学院的教习们,已经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威望和影响力。
战争离不开他们那些人,不得不更加倚重出身医学院的那批人。
所以,朱允熥就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把医学院收归朝廷所有,而不是让医学院成为吴子山的“私立学校”。
如此一来,就等于就从根本处掌控了医学院,把那些学生变成“天子门生”。
既然是天子门生,肯定要向皇帝效忠。
吴子山怎么也没有想到,朱允熥竟然打起了医学院的主意。
他的神色顿时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