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人心浮动
涿州,古称涿鹿,又名范阳,乃是北平府的南大门。作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涿州最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北方有名的膏腴之地粮米之仓,但这里绝对不适合打仗。
平坦的地势几乎不可能挡住大规模的进攻,因为严重缺乏天然的山川阻隔,这里绝对不适合防守,但却不得不守。
作为涿州的守将,李远并不是什么战功赫赫的军事天才,事实恰恰相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远都属于那种“籍籍无名”之辈。
李远的祖上曾给蒙元做过地方小吏,因为李氏家族的根就在这里,所以他们既不敢过分的刮地皮被老百姓戳脊梁骨,也不敢违背蒙元朝廷的命令。只是蒙元还在的时候就服从蒙元,等到大明朝的军队开过来的时候,就毫无悬念的归顺了大明。
在李远的青年时代,他的家族曾经给徐大大将军供应过粮草,算是最早“归顺王师”的那一批地方豪强,所以就得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后来到了燕王朱棣就藩北平的时候,李远依旧没有展露头角,只是按部就班的熬资历,熬了这么多年才逐渐升迁。
和燕王朱棣的那些心腹相比,这个李远既没有傲人的功绩,也不是朱棣的“旧人”,只能算是个比较边缘化的人物。
甚至在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的过程中,李远都没有跟随燕军主力南下,而是成为了地方上的驻军将领。
也就是说,李远虽然是个军人,但他却从来都没有真正参与过战争。
随着燕军的一败再败,朱能、张玉等等一大批朱棣的嫡系大将或是被俘,或者是战死,实在是无人可用了,才不得不被迫启用在地方上拥有庞大人脉的李远。
正是因为这个李远在涿州的本地人,而且他的家族拥有非常丰富的人脉关系,不仅对本地最熟悉,而且最方便直接调用本地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所以才让他镇守涿州。
作为涿州的守将,连李远都很清楚的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无奈的安排,很是有点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意思。
但李远却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了悲观情绪。
他知道那些学生们很厉害,凭借他的那点平庸至极的军事才能,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这巴掌大的涿州。
尤其要命的是,燕王朱棣仅仅只给了他七千人马。
燕军一败再败,兵力早已捉襟见肘,就这七千人马也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虽然号称是七千“百战精锐”,其实大多是些战斗力堪忧的杂牌军,真正能打的早就被燕王抽调去防守北平了。
就连朱棣本人,都不看好李远的防御能力,所以给李远的指示非常明确:不需要你和战斗力强悍的学生们死拼,只要想方设法的拖住他们,能为燕军的“北平决战”争取更多时间也就可以了。
秉承着“能拖多久算多久”的心思,李远就以这七千所谓的“精锐战兵”为核心,充分发挥自己在地方上的人脉优势,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连哄带骗的拉来了好几千壮丁,对外号称两万人马,勉勉强强的组织起了庞大的防御体系。
虽然李远不是什么精明果敢的大将,但最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两万人马根本就是一个笑话。所谓的层层设防,其实就是没有重点的“撒胡椒面”,一旦真的打起来,到底能守几日也就只有老天爷知道了。
凭借这样的杂牌军就想守住涿州小城,根本就是白日做梦,所以李远从来就没有“结城固守”的打算,而是尽可能的把防线堆的更加厚实,足足布置了四道防线。
每一道防线都挖深沟结高垒,摆出的就是一副层层防御的被动挨打架势。
以李远的能力,这已经是他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虽然对于即将开始的战争充满了悲观,但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执行了燕王的命令,每天都会按部就班的到各条防线上去“视察”一番。
如从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么多的人手,就算打不过那些学生,最起码也不会败的太快吧?
为了尽可能的挖掘出更多阻碍对手快速进展的壕沟,为了给对手制造更多障碍,李远不惜血本的从各地拉来了很多很多的民夫。
数以万计的民夫夜以继日的劳作,取土为泥制造成为土坯,然后堆砌成墙壁。蔓延纵横的土坯墙虽然并不是多么的巍峨高耸,而且这玩意肯定经受不住火炮的正面轰击,但总可以迟滞一下对手的进展速度吧。
看着那些绵延到视野尽头的矮墙,还有已经被挖烂了的地面,李远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希望的。
“挖沟筑墙的民夫,一定要保证他们的伙食供应。”
“这些民夫已经劳累了月余,想必早已怨声载道,要是不让他们吃饱,说不准就会一哄而散了……”
作为一个在涿州深耕多年的“本土派”,李远太清楚那些民夫是什么样子了。
民夫们多是被李远哄骗来的,来了之后就走不了。在这些民夫当中,什么样的人都有,每天都有人开小差,偷偷摸摸的逃散行为屡禁不止。要是不让他们吃饱吃好的话,很有可能真的弄出“集体逃亡事件”。
李远全指望这些广阔复杂的“防御攻势”拖延更多时间,若是民夫们给他玩儿一出“卷堂大散”的好戏,说不准那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杂牌军也会一哄而散,那还打个屁呀。
“李大人,南边来人了。”
当李远听到贴身随从的这句话之时,竟然没有立刻反应过来:“你说什么?哪里来人了?”
这个贴身的随从本就是李远的族中子弟,赶紧解释到:“学生们派了使者过来,说是有要事要和大人商谈。”
“这个时候,他们派人过来干嘛?”
“估计是来劝降的。”
“劝降?”李远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管他们派使者过来做什么,我都不合适直接和他们见面,若是被监军大人知道了,咱们李氏一族必然没有好果子吃……”
“就眼下这个情形,大人真的以为涿州还能守住吗?”那个随从小声的嘀咕着:“哪怕是为了咱们李氏家族考虑,也应该见一见他们……”
经过好一番犹豫之后,李远终于说道:“把学生们的使者带到这里来吧,我想听听他们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