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朝廷是穷鬼
燕世子朱高炽反复陈说利害,终于成功的劝说燕王朱棣出城投降。也有人说是朱高炽掌握了燕王府的亲兵卫队,以“兵谏”的暴力方式逼迫朱棣投降。
众说纷纭之下,愈发的扑朔迷离,真相到底如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东线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是作为皇帝的朱允熥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朝廷没钱了!
迫降了朱棣,结束了东线的战事,这是何等的辉煌大胜。无论怎么说,都已经拿出丰厚的赏赐,但朝廷是真的穷啊。
前番朝廷利用矿业改革,确实筹措了一笔钱财,却大多用于重新组建京营——朝廷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要不然真的连觉都睡不安稳。
但京营才刚刚有了点规模,至于有没有形成战斗力还两说呢,京城里的官员们就先“闹”起来了。
也怨不得这些官员闹事,因为朝廷欠着他们的工资哩。
自允熥朝廷从杭州回銮以来,连一次“俸禄”都没有发过,大家的日子都过的紧巴巴。好不容易才在入冬之后发了一次“俸禄”,却激发起了大明王朝自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官变”。
都说官逼民反,这一次却不是百姓闹事,而是朝廷逼的京城中的官员沸反盈天,很多官员甚至直接以“告病”的方式拒绝“上班”了。
众所周知,大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地方官还可以通过搜刮地皮的方式弄点“灰色收入”,京官们怎么办?
官员也是人,同样需要养活一家老小,还要照顾到“官老爷”的体面,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一个“钱”字。偏偏这次期待已久的“俸禄”发下来之后,让所有的官员都深感失望,立刻就闹了起来。
朝廷的俸禄从来都不是现银,而是以银、钱、实物、宝钞的形式发放,这就更加的不行了。
自从发现新大陆之后,香料的价格一落千丈,朝廷还在按照洪武年间的价格被大家发香料冲抵“工资”,简直就是“白嫖”官员们的劳动力。
尤其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洪武年间的宝钞虽然依旧是法律规定的流通货币,但法律是一回事,真正的购买力又是一回事。
现如今的宝钞,已经和废纸差不多了,拿这玩意当工资给那些官老爷们,他们肯定不会接受啊。
别说是香料和宝钞这种一再贬值的“通货”了,随着新大陆白银的大量输入,连银价都大不如前了。所以,官员们坚持要朝廷用铜钱或者是粮米作为通货,来支付他们的工资。
现如今的铜价和粮价一涨再涨,朝廷的财政早就支撑不住了。
万般无奈之下,朝廷只能向地方官府伸手“借钱”。
毕竟江南是天下富庶之地,江、浙各地又是有名的鱼米之乡,现如今朝廷手头紧了,自然要求地方上“赞助”一点。
但是,此举却激起了地方官府的激烈反对,甚至一度把中枢和那几个省份的关系弄的很僵。
这就不得不说说大明朝的根本财政制度了。
早在朱元璋时代,为了防止地方做大,所有的财政大权都收归中枢,地方上必须把所有的赋税全都上缴到国库,然后再根据预算给地方官府下拨财政。
地方官府都已经把钱粮交给朝廷了,朝廷守不住京城被叛军劫掠,而且大笔大笔的用于战争,这和地方官府有什么关系?
我们地方上还等着朝廷的“财政拨款”呢,朝廷却向我们要钱?我们哪有钱给你?
因为朝廷事实控制的范围仅仅只限于江南一隅,却要维持庞大的官僚系统和战争开支,不闹财政危急那才是活见鬼了呢。
因为“工资”的问题,很多官员还在以“消极怠工”的方式和朝廷“顶牛”。前方刚刚平定了燕逆,又需要大笔的赏赐,里里外外都要钱,离开了这个“钱”朝廷根本就无法运转。
身为大明天子的朱允熥能不着急吗?
官员的俸禄还可以想方设法的缓一缓,但给前线将军的赏赐是真的不能缓呀。
学生们不拿朝廷俸禄,不吃朝廷米粮,不仅守住了京城还把燕军打的投降了,如此天功,要是再不拿出点像样的赏赐,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吴少保,朝廷凑了十四万两银子,还有些丝绸布帛,以朕之意,还是由吴少保你把这些赏赐送过去吧……”
学生们的功劳这么大,赏赐却这么少,“功高赏薄”本来就犯了大忌讳,若是由别人送过去,那些刚刚打了打胜仗的学生们若是发扬“骄兵悍将”的做风,说不准还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呢。
东线的叛军虽然已经平定,但西线才是主战场啊,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还要仰仗学生们继续战斗呢。
也就只有让吴子山过去,才能安抚住那些学生们,毕竟那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嘛。
“才十四万两……”面对这个少的可怜的数字,连吴子山都有些无语了:“西线蓝大将军,耗费的银钱怕上已经上了千万吧?这边打了大胜仗,正要继续西进彻底平定乱事,才给这么点,真的拿不出手啊。”
“要不然这样吧。”吴子山拿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反正已经入冬了,不如暂且休战,等到明年的赋税征收上来之后,再……”
因为没钱了,所以打仗只能打一半,等以后有钱了再说。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吴少保就不要说笑了,”朱允熥无奈的说道:“朕也知道这是功高赏薄,奈何国库空虚,朝廷用度艰难,还需吴少保与朝廷共度时艰啊。”
“微臣知道朝廷的难处,想必前线的学生们亦能体谅。”吴子山正色道:“但是,打仗打的就是钱粮,这么一点点银钱,就不要说维持军需了,光是更换兵甲器械一项都不够啊……”
“所以才要你吴少保辛苦一趟……”
“这不是辛苦不辛苦的事儿啊,我的那些学生们虽个个精忠,可他们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总不能最后落个两手空空吧?”吴子山环视众人:“诸位大人,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皇帝不差饿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那些学生本就不是正规的朝廷军队,却在给朝廷打仗,不拿出点像样的赏赐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要不然这样吧。”吴子山“犹豫”了好半天,才终于拿出了一个方案:“给学生的赏赐我可以想办法,但有功必酬乃是根本,就算没有赏,有个封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