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入围考察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07章入围考察

第二日,又是一个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从昨天晚上开始,周府上上下下就开始忙碌起来,本已经十分洁净的庭院扫了又一遍,桌椅板凳全都用羊毛手巾仔仔细细的擦拭了无数次,全都擦的光可照人,甚至连家里的仆人都专门换上了崭新的衣物。

周敦儒周大人是国子监的司业,正六品的官职虽然不高,好歹也是正经的学官,说一句桃李满天下并不算过分。素来沉稳的周敦儒周大人,虽然极力做出一副镇定从容的模样,其实心里早就慌了。

女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国母,这个消息已经通过某种渠道得到了证实,而且兴国侯常森还有意无意的告诉他一个更加紧迫的消息:吴子山吴少保的夫人,进入辰时将准时来到周府,就是为了做最初的考察工作。

一个微不足道的六品官,要是女儿能够成为皇后,那就是一步登天了呀。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美梦,因为皇后的人选不可能只有一个。据可靠消息,朝廷至少物色了四位“大家闺秀”,周敦儒的女儿仅仅只是其中之一。

能不能成为国母,除了要看周家的祖坟上有没有冒青烟之外,最要紧的就是看吴夫人的考察结果了。

如果女儿能入得了闰娘的法眼,就算是过了第一关,要不然的话真的连一点机会都没有。

作为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僚,周敦儒很清楚的知道皇后人选,不仅仅只是涉及到自己家的荣华富贵,还牵扯到朝廷的政治局面。为了最终的皇后人选,朝廷内部的清流、外戚早已斗了好几个回合……

“一定要把吴夫人伺候好了。”为了女儿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周敦儒下了很大的心思,甚至专门给闰娘备下了一桌充满山西风味的宴席——因为闰娘是山西人嘛;

“老爷,老爷……吴夫人的轿子已经转过了街角……”

“接,赶紧去接。”

周府上上下下,好几十口子人,全都跑出来迎接闰娘的轿子……

当闰娘从轿子里走出来的那一刻,周夫人赶紧上前迎接,好一阵寒暄客套之后,在周府众人的簇拥之下,来到了大花厅之中。

“夫人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当周夫人刻意操着一口并不怎么地道的山西腔说话的时候,闰娘微笑道:“周夫人也是晋人?”

“娘家汾州。”

“那咱们还算是半个老乡哩。”

在一旁作陪的周敦儒周大人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赶紧开口:“岂止是半个老乡?真要是论起来,说句高攀的话,吴夫人与我家还算是世交。”

闰娘面带微笑的说道:“临来的时候,家父也曾嘱咐过,说他当年做御史的时候,于周大人颇有些交集,托我问候周大人的安好。”

闰娘的老爹,也就是吴子山的岳父沈霖,以前曾经做过御史,后来因故被贬到山西去做了知县。御史言官,司业是学官,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充其量也就是同殿为臣,或许见过几次面,但要说交情……真是谈不上。

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周敦儒夫妇大谈特谈他们家和闰娘家的“深厚友谊”。

“以前沈老大人在京的时候,就以文采卓然著称于世,想必夫人尽得老大人之家传……”

“周大人谬赞了,家父虽稍有文笔,却谈不上文采二字。我也不过是得了家父一些皮毛,读过几本书而已……”

“能得沈老大人之皮毛,已是殊为难得,绝对是女中状元之才。”

闰娘的文采……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文采,充其量也就是稍微能吟诗作赋而已,至于说“女中状元”,那绝对是太夸张了。

“周大人历任国子监,最是博学多文,听闻周大人有一掌上明珠,想必也是文采斐然吧?”

因为这仅仅只是“最初阶段”的考察,不能把话说的太明白了,所以闰娘只是做出一副“有意无意”的样子,把话题往周敦儒女儿身上扯。

这种事情,大家全都心中雪亮,只是彼此心中不宣而已。

听到闰娘终于把话题转移到了自己女儿身上,周敦儒赶紧从袖子里摸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字帖:“这是小女新作之文,实在是粗鄙的难以入目,不值方家一笑。若是夫人能指点一二,必然大有裨益。”

“哦,这是周小姐的文字么?可否一观?”

“请吴夫人指教。”

闰娘拿起那篇文章看了看,面带微笑的赞叹道:“令爱之文字,清秀娟美,仿佛山泉叮咚,文字更是清丽脱俗,胜我良多。”

“吴夫人谬赞了,真是谬赞了呀。”

那篇文章确实相当的好,简直可以算是大家之作。其实那根本就不是周敦儒的女儿写的,而是出自周敦儒本人的手笔,然后让女儿临摹了好几遍,专门选出最好的一副给闰娘看。

“今日登门,来的仓促,也没有备下什么像样的礼物……”闰娘笑着拿出一个样式精致的头饰:“前些年,孝慈高皇后还在的时候,我家老爷医病有功,高皇后赏赐良多,就随便挑选了一些。此物虽然华贵,终究还是适合年轻女子佩戴,权且给令爱用吧,礼物轻微,见笑了……”

说是给你女儿送一点礼物,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让周敦儒两口子把女儿喊出来,先给闰娘看一看。

周敦儒夫妇当然明白这一层意思,赶紧吩咐侍女:“去,把小姐喊过来,谢过吴夫人的重礼……”

时间不大,一个身材略显瘦弱的小姑娘出现在闰娘的面前。

这就是周敦儒的女儿。

闰娘本就是出身官宦之门的大家闺秀,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姑娘,闰娘就忍不住的想起了自己的少女时代。

周家的女儿显然很清楚的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年轻的脸上带着明显的羞涩,或许是因为涂抹了太多脂粉的缘故,脸色显得有些苍白。

闰娘站起身来,上上下下打量着这个小姑娘,就好像是最挑剔的客人在挑选一件货物,过了好半天才终于开口说道:“周小姐多大年纪了?”

“回夫人的问,奴十五岁了。”

“正是如芳年华啊,周小姐可曾读过女四书?”

“读过。”

“《女训·孝行篇》能诵的出来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