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你们投降吧
朱棣看了看站在眼前的这个黑衣少年,约莫二十来岁的年纪,或许更年轻一点也说不定。稚嫩的脸上透着少年人特有的昂扬,虽然样貌极是普通,眉宇之间却自有一股勃勃英气。这就是学生们派过来使者,他是被燕军用大筐缒进城里来的,和他一起过来是王佐才。
“我们已经问过了其他的降兵,知道这个王佐才是殿下的亲信,为表诚意专门把他送回来。”这个年轻的使者说的不卑不亢,看不出丝毫的紧张或者畏惧:“只是他伤的很重,而且流了很多血。不过我们已经帮他治疗过了,应无性命之忧,但肯定要将养一段时间。”
两军鏖战,不斩来使,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朱棣知道对方肯定不仅仅只是为了把王佐才送回来,必然还有其他的事情。
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朱棣脸上没有任何情感波动,只是淡淡的说道:“你叫什么名字?几品官职?”
“我叫王茂阳,七期十六班的班长,没有品级。”
虽然朱棣根本就不知道“班长”是个什么官,但没有品级只能说明他就是一个小头目,差不多应该相当于燕军当中的什长或者牌子头儿之类的低级军官。
“吴子山派你过来,肯定有什么话要对本王说起,我想听听吴子山到底想说些什么。”
吴子山?
吴子山远在京城,但燕军却始终认为他就是学生军的“主帅”。
这个名为王茂阳的学生根本就不想解释,只是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今日之战,我军俘获不少……”
“你们的人也被我俘虏了很多。”朱棣针锋相对的说了一句。
“所以,我们希望可以交换俘虏。”这个叫王茂阳的学生掏出一张纸:“这是交换俘虏的细节,请殿下参详。”
朱棣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了那张纸,却看都没有看一眼,就交给了身边的王忠:“本王知道了。”
到底要不要交换,又应该怎么交换,朱棣却只字未提,或者他根本就不关心这个事情。
“还有一事。”就好像是在说起一件和自己无关的小事儿,王茂阳的语气平静的连一丝波澜都没有:“我们原本以为可以一战就把贵军打崩,但贵军在今日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超出了我们的预估……”
想通过一场战斗,就把朱棣的主力打崩,这种狂妄让朱棣目瞪口呆。
但对方能承认自己的战斗力,未尝不是一种赞扬。
但燕军的作战方式太过于古板,循规蹈矩默守陈规,综合评判还不如成虎臣部。
燕军的战斗力不弱,这是事实。但在具体的战术指挥层面,远远没有成虎臣那种机动灵活、随机应变的气息,更缺少成虎臣那种大胆穿插的勇气,说到底还是没有脱离人海战术的范畴,只不过他们的战斗意志比同时代的军队要顽强的多。
但也就仅仅如此了。
“根据我们的估算,你们的主力已经遭受重创,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所以……”王茂阳的眼睛亮闪闪的,就好像天上的星辰:“所以我们希望你们尽快投降,以免徒增伤亡。”
朱棣曾经见过很多狂徒,但这么狂妄的还是头一次见到。
虽然燕军确实遭受重创,但要说投降……那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大胆。”
“放肆。”
“把他扔下去。”
几个副将纷纷怒目以对。
那王茂阳却面无惧色,依旧平视着朱棣。
朱棣已经被气笑了,故作大度的摆了摆手:“投降?你们让本王投降?胜负未分何来投降一说?”
“胜负已经分出来了,接下来的战斗不过是情理残局而已。”这个王茂阳并没有滔滔不绝,而是一针见血的说出了朱棣所面临的窘境:“再打下去你们还得败,撤离徐州是必然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虽然你们确实还有撤离的机会,但你们又能撤到哪里去呢?”
“不要再指望秦军和晋军了,他们早就是一个空壳子了,吴校长已经派遣主力过去了,他们的战斗力并不比你们更强。”
交战双方本就是互为敌对关系,当然不会掏心掏肺,最厉害的谎言不是每个字都是假的,而是十句话当中夹杂两句假话。
比如说派遣主力去攻击西边的秦军和晋军,这就是一句谎话。
学生们的战斗力虽然惊人,但他们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同时打两场战争。今天出现在战场上的那支生力军,就是刚刚从医学院支援过来的毕业生。
“如果殿下在这个时候投降,可以算是举义反正,不仅能得到赦免,还能保住王爵,但仅仅只是一个王爵而已。你的封地和军队必然要被收回……”
造反这种事,从来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有反了一半发现局势不好就又归顺朝廷的道理?再者说了,如果接受这样的条件,当初还不如不造反呢。
“你告诉那吴子山,有本事的就让他来攻好了。”
其实远在京城的吴子山根本就不知道徐州这边的情形,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学生们借用他的名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在战场上见了。”说完这句话之后,王茂阳又从贴身处掏出一封书信:“这是我们吴校长给殿下的亲笔信……”
朱棣结果了这封信,又一次连看都没有看,就随手递给了身旁的王忠。
王忠毫不避讳的打开书信看了看,马上就把书信重新送回到了朱棣的手中。
朱棣仅只略略的扫了几眼,就赶紧正了正衣冠,朝着南方拜了几拜,然后大声命令道:“来人,取黄金百两,珠玉一斛,给他带回去。”
王茂阳毫不客气的收下了沉甸甸的黄金和珠玉,朱棣继续说道:“回去告诉吴子山,本王多谢他了,不过本王与他乃是敌手,即便是战场上相逢,也不会手下留情。”
那封信确实是吴子山的亲笔,除了劝说朱棣赶紧“幡然悔悟”之类的常规之言以外,还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情:孝慈高皇后的忌期将至,吴子山知道朱棣不能亲自去祭奠,就命人代替朱棣准备了一份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