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进退两难
“险些就见不到父王了……”虽然这一对难兄难弟没有经过任何商议,但当他们见到楚王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却惊人的一致:全都嚎啕大哭。
“你们受苦了。”楚王动容的说道:“自从孟炯失陷之后,为父便食不知味夜不成寐,无有一刻不在担忧。后来孟烷又失手被俘,为父时时提心吊胆,连头发都白了许多……”
“孩儿一时疏忽,中了敌人的奸计,身陷万马军中尤死战不退,”楚世子把自己被俘的经过说的非常慷慨,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当时的情形:“孩儿与敌激战良久,虽然斩杀众多,奈何敌军势若潮水,层层叠叠杀之不尽斩之不绝,直杀的甲破刀残,待到孩儿力竭之时,本欲横刀自裁以谢父王养育之恩,奈何天不遂人愿,终究还是失手被擒,污了父王的赫赫威名,孩儿死罪……”
这个朱孟烷还真是能言善辩,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把自己被俘的经过说的如此慷慨激昂,就好像他真的是经历一场天昏地暗的惨烈战斗,完全就是因为寡不敌众才被俘虏的。
其实,他这样的身份,怎么可能亲自去战斗?怎么可能像普通的士兵一样挥舞着刀剑与敌厮杀?他身上那些伤口完全就是在逃跑的时候因为战马受惊弄出来的。至于他说的“甲破刀残”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
作为他的兄长,在同样的时候上,楚世子同样说的十分慷慨百分豪迈,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按照楚世子的说法,他更加的英勇也更加的悍不畏死,奈何敌军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仿佛群狼驱虎好像万蚁噬象,他最终因为体力不支而晕倒,等他醒来的时候就已经被俘了。
“虽然孩儿被俘,却始终不敢坠了父王的赫赫威名,任凭他们如何的严刑拷打,孩子只是抱定了宁折不弯的心思,宁死也不肯吐露我军之虚实……”
所谓的严刑拷打,当然只是楚世子自己编造出来的,至于所谓的“宁折不弯”更是子虚乌有的无稽之谈。
楚王听了他们的这一番话,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好了,好了,你们的勇武为父最是知晓,此番吃些苦头也算是一番磨砺,下去好好裹伤吧。待到伤势痊愈之后,你我父子再图大计……”
就这样,这一对难兄难弟就像归来的英雄一样退下去了,船舱里只剩下楚王一人,望着越来越苍茫的夜色呆呆的出神……
两个二人全都是经历血战,因为“敌众我寡”的缘故才失手被擒,如果楚王连这样的鬼话都信了,只能说明他的智商有问题。
两个儿子到底是怎么被擒的,早有逃回来的士兵对他说的一清二楚。至于说被擒之后遭受了严刑拷打,更是满嘴胡扯。
严刑拷打的伤势应该是什么样子,楚王会看不出来吗?
这两个儿子,全都是志大才疏空口大言之辈,只不过是为了顾及他们的脸面,才没有当场戳戳他们的谎言。
其实,楚王对这两个儿子相当的失望。
明明是数倍于敌军,却败的如此之惨,甚至断送了起兵以来的大好局面,楚王的内心早已又气又恼了。
虽然楚王口口声声说着“父子情深”“想方设法也要把你们赎回来”的话语,但那只不过是一句场面话而已,其实楚王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把他们弄回来。
反正他的子嗣众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而且这两个儿子有了被擒的“污点”之后,已经很难服众了,永久的失去了继承人的资格。
对于这两个儿子先后被擒,其实楚王并不怎么在意,他甚至根本就没有动过“交换战俘”的念头。
这一切,都是吴子山单方面挑起的。
是吴子山主动提出要交换战俘。
虽然交换战俘的事已经办完了,四十多个楚军军官还有两个儿子都已经回来,但楚王还是搞不明白:吴子山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就为了那十四个学生,就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真的值得吗?
如果说,那十四个学生是某个重要人物的子弟,或许确实值得这么干。但事情是明摆着的:重要人物的子弟,怎么可能会端着火铳冲杀在战斗第一线?
很明显,那十四个被俘虏的学生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战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头兵。
这样的大头兵根本就是消耗品,平时或许还会做出“爱兵如子”的嘴脸装一下样子,真要是被俘了,楚王绝对连问都不会问一句。
但吴子山却这么干了。
为了把那十四个学生换回去,他愿意把楚王的两个儿子换回来,甚至还愿意把一大群被俘的军官送回来。
对于楚王来说,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当然会乐见其成。
“吕长史……”
“王爷有什么吩咐?”
楚王看了看刚刚把两个儿子换回来的这位长史,默默的站了起来,倒背着双手踱了几步:“你觉得眼下的战局如何?”
“卑职不敢妄言。”
“说吧,眼下能在本王面前讲实话的也没有几个了。”
“王爷宠信,卑职就斗胆直言了。”这个已经追随了楚王几十年的长史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我军已师劳兵疲,又遭逢连番大败,实在不宜再战……”
“不宜再战?”楚王苦笑着说道:“你这是在照顾本王的脸面啊,其实你我都很清楚,我军的败局已定,若不是还有水军在手,恐怕早已是全面溃败之局了。我也知道撤军是明智之举,只是这事不好办呀……”
公然起兵造反,一度杀入京城甚至还占领了皇宫,却又被打的主力大损狼狈撤出,早已骑虎难下,唯一的办法就死战到底……虽然连楚王自己都知道,死战的结果一定是战死,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指挥或者是战术层面的错误,而是因为真的打不过。
那支学生军实在是太厉害了!
楚王又不是傻子,和学生们几度交手,还能看不出点什么吗?
但是,就算他不想打了也得打下去,自从他竖起反旗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堵死了自己的后路。
自古以来,造反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就算是他现在举旗投降,也注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且,朝廷从来都不会和造反者谈判,那会让朝廷的颜面荡然无存。
被叛军打的灰溜溜的逃离了京城,眼瞅着叛军就要被打败了,又要和叛军和谈……如果真这样做的话,这个朝廷立刻就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战不能战,和不能和,卑职明白王爷的难处……”这个姓吕的长史素来就是楚王的心腹,他下意识的看了看楚王的神态,犹犹豫豫的说道:“卑职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或能解此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