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新旧交锋
“砰——”整整一排的火铳同时开火,发出的声音整齐如一。
紧接着,后面一排的学生从前排的间隙当中迈步向前,平端着火铳再次射击。
前排射击之后,后排补上充当前排,前排则成为后排退下去装填,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循环,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输出。
身经百战的李增枝见识过无数种战法,但学生们所用的这种战斗方式却从未见过。
火铳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就连最普通的百姓都见识过这种东西甚至可以熟练使用,但学生们使用的火铳明显有了很大的不同,因为李增枝根本就没有看到学生们的腰里缠绕着长长的引火绳。
这个时代的火铳,首选需要装填火药,然后装填弹丸,再然后就是抽出捅条把火药和弹丸夯实,最后才能端起火铳,用引火绳去点燃。
但这些学生们手里的火铳显然经过改进,根本就没那么麻烦,甚至完全不需要引火绳之类的明火点燃方式,只要手指轻轻一动就直接就可以发射弹丸。
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将领,李增枝并不是很看重这种技术层面的改良。
毕竟火铳就是火铳,无论再怎么精巧,还是火铳而不可能转变成为别的什么东西。
真正让他感到震撼的是学生们的所表现出来的纪律。
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发出哪怕一声呐喊,始终在沉默状态中装填、击发,再装填、再击发。排成四列横队的学生们交替射击交替前进,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的速度,他们的队形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无论是面对汹汹而来的敌人,还是当面射杀对手,他们都保持着原本的队形,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任何散乱的迹象。
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严丝合缝却又秩序井然,中规中矩按部就班透着一种工匠式的严谨。
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
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李增枝很清楚的知道这种秩序意味着什么:绝对的纪律。
人终究不是机器,而是拥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在生死瞬间的战场上,再怎么强悍的士兵也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受到战场气氛的影响:刚上战场的新兵会被血肉横飞的场面吓的魂飞魄散,而真正凶悍的老兵则会在战场气氛的影响下热血沸腾,会变得更加凶狠也更加疯狂,会像野兽一样不顾一切的扑向对手。
无论是畏惧也好,是疯狂也罢,都是战场气氛影响之下产生的正常情绪。对于怯懦者可以用督战队逼迫他们上前,让他们去送死或者是杀死敌人。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战场气氛的老兵,只要悬红挂赏,就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疯狂。
但是。
眼前的这些学生显然没有这方面的情绪,似乎完全没有受到战场气氛的影响。
他们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畏惧迟疑,更没有老兵的那种热血上脑式的疯狂。他们始终冷静,冷静的根本就不像是活生生的人,反而更像是一群没灵魂的傀儡,丝毫也不会受到战场气氛的影响。
他们既不怕死,也不会疯狂的刻意制造杀戮,只是按部就班的装填、射击,再装填,再射击。
这么多人站在一起,在面对无数手持刀枪面孔扭曲的敌人面前,能够始终保持冷静,本身就已超越了李增枝的想象力。更让人感到震撼的是,这么多的学生,他们的动作竟然是如此的整齐划一,甚至连前进的步伐都是那么的整齐。
就好像所有的学生拥有一个共同的灵魂。
绝对的令行禁止。
唯有的绝对的纪律才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李增枝却看不到对手的督战队,甚至看不到他们的指挥官,他根本就搞不清楚,这种近乎变态的纪律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维持住的?
无论这些学生们手中拿着的是火铳还是长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的纪律性。
只要拥有这样的纪律,无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武器,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对手。
李增枝终于知道了对手的可怕,这才是生平所仅见的劲敌。
每一次排枪响起,接触面上的士兵就会毫无悬念的倒下去。
每当排列的整整齐齐的火铳冒出白烟,就好像刮过了一阵飓风,前排的士兵就会矮下去一片,仿佛风暴中的高粱地,倒下之后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素来被李增枝视为宝贝疙瘩的私兵确实有几分私兵的气势,一个个狂吼着,挥舞着重头大砍刀,好像发狂的野兽般冲上去。
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接战的机会,就会被打的千疮百孔,惨叫着倒下去。
最狂野最疯狂的敢死队,遇到了这个时代最高效的战争机器,最终的结果毫无悬念。
他们冲的越猛,就死的越快。
他们越是不怕死,就死的更多。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大将,李增枝很清楚的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若是退下去,必然会导致士气的崩溃,也一定会被对手追着屁股打,一旦出现这种局面,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仗着兵力数量上的优势,用人命硬填对手的枪口,以惨重的伤亡数字为代价,强行冲开对手的防线。
这是唯一的机会。
没有任何取巧的可能。
任何试图用阴谋轨迹和精妙战术来改变战局的想法,都是白日做梦。
因为这些学生们的战术简单到了极致,他们甚至没有趁机去分割已经露出颓势的楚军,只是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前进速度,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收割生命的动作。
“全军压上。”
“全军压上,不留预备队,不留预备队。”
李增枝拼命的挥舞着佩刀下达了总攻的命令,还是不停的用尖锐的已经变了腔调的声音高声呐喊:“后退者斩,前进者重赏,重重有赏……”
李增枝的指挥和战术安排没有任何问题,他手下的军队也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忠实的执行了他的命令。
身后的呐喊声仿佛山呼海啸响彻天地,顿时就让进攻受阻死伤惨重的前线士兵重新鼓起了勇气,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这种战术是李增枝用惯了的,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战斗方式,甚至可以准确的估算出身后的增援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援兵已至,兄弟们,给我冲……”
战刀遥遥指着那些穿着黑色衣裳的学生,更大规模的波浪式冲锋又一次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