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望梅止渴
蒙蒙细雨还在下着。雨丝在昏暗的暮色中划出一条条反光的银线,然后落入到江水之中,发出春蚕啃食桑叶般的“沙沙”声响。油亮的甲板上湿漉漉的,因为吃饱了雨水,插在营门前的旗帜变得更加沉重,再也飘扬不起来了。
在这样的天气当中,好像所有的东西全都湿透了,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楚王慢慢的弯下腰去,捡起那张丢在烂泥当中的黑面饼,轻轻的擦去沾染在饼上的污泥,放在口中嚼了几下,艰难的吞咽下去,感受着粗糙的粮食颗粒划过喉咙所带来的微微痛感,不仅皱起眉头:“把军需官斩了。”
时间不大,左右的亲兵护卫就把一颗血淋淋的人头送到了楚王的面前。
那是军需官的脑袋。
“是本王将军需补给之要职委任于此人,原以为此人是本王的亲信随从,必然会尽忠职守,想不到这贼竟然克扣军粮中饱私囊,就应该就地正法。”楚王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用人不当,是本王之过也,若不是用了这个奸佞幸进之辈,也不会让诸将士吃这猪狗食。”
先做了一副很“严厉”的自我批评之后,楚王立刻就拿出了一个让大家都很满意的态度:“本王保证,从今以后诸将士的伙食一定会有所改善。再有克扣军粮者,一律军法从事。”
“诸将士追随本王,一路兴义师克强敌,苦苦鏖战,俱是我大明的忠勇之士,若是连饭都吃不饱了,还怎么遵奉正朔?还怎么恢复正统?”楚王不停的说着慷慨激昂的话语,“在这个事情上,诸位将士做的很好,很对,若不是你们把事情闹大,本王还不知你们吃这个苦受这个罪……”
就在刚才,因为嫌弃吃的太差,很多楚军士卒竟然闹起事来,竟然把伙房给砸了。
砸了伙房本就不算什么大事,但这是在前敌啊,一个弄不好就有可能演变成为军中哗变,那就真的糟糕了。
楚王赶紧亲自过来,尽最大的可能安抚这些闹事的士兵,并且承认他们闹事是正当性,然后借用军需官的人头,再加上自己做出一副“爱兵如子”的表演,总算是把这事平复了下去。
楚王用爱怜的目光看着那个年轻的小兵,看着他受伤的手臂,关切的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小兵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楚王本人,立刻就变的激动起来。
因为过分的激动,他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我……我叫李二狗。”
“狗者,忠犬也,这名字取的好。”无论这个小兵叫什么名字,楚王都会说这是一个好名字,“今年多大了呀?”
“十六岁。”
“年少有为,真是年少有为呀。”楚王夸赞这个小兵的英勇,指着远处京城的城墙说道:“本王十六岁的时候,还在京城读书,你小小年纪就知道报效国家,就能上阵杀敌,比本王强多了,真是强的太多了。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家里有俺爹俺娘,还有俺妹子,还有一头牛。”
“良家子,只有这样的良家子才有此报效之心。”楚王重重的拍着那个小兵的肩膀:“好好干,待到功成之日,本王赏你个官职,让你风光体面的回家去,也好光宗耀祖,到时候你就可以买十头牛,一百头牛了……”
在这个小兵的心目当中,楚王就高高在上的天人,简直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竟然能亲口说出这种勉励的话语,顿时激动的热血沸腾:“俺……一定好好干,为王爷多杀几个敌人。”
“你不是为本王杀敌,乃是为我大明建功,恢复正朔的神圣使命就在你们这些的肩头。明白了吗?”
恢复大明,多少神圣的使命啊。
小兵顿时激动的通身颤抖:“小人明白,下次打仗的时候,一定拼了性命的去打,去战,就算是死了也要……”
楚王解下身上那件华贵的披风,亲手用披风裹住了那小兵瘦弱的身体,说的语重心长:“本王可不想让你去死,你得好好的活着,活着回到老家去,你还要孝养父母呢。先好好养伤吧……本王相信,你必然会多建功勋,到时候本王亲自给你封赏……”
简简单单几句话,再加上一件披风,就收拾起了军心士气,让包括这个小兵在内的很多士卒生出慷慨赴死之心。
“京城池深墙高,急切南下,战事旷日持久。本王知道诸位将士都已筋疲力竭,已有思乡的念头,本王又何尝不想尽快班师?”楚王遥指着远处那座已在烟雨暮色中只剩下一团模糊黑影的城市,说的慷慨激昂:“但这恢复正朔之事,乃是天下第一要务,本王不得不勉力为之。据刚刚收到的军报,东线的逆贼耿炳文者,已在鲁、燕二王夹击之下丢盔弃甲,西边的晋军更是刚刚取得辉煌大胜,斩首六千余级,那贼首蓝玉早已成瓮中之鳖了。”
“用不了多久,天下义军将齐集于此,共同讨伐篡逆,我军大获全胜只是迟早之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一个又一个藩王接连造反,朝廷的主力大军在外,只能困守孤城,局面确实相当的不利,楚王继续说道:“虽说天下义兵是一家,但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是不是?”
楚王换上了一副轻松的神色,就好像是正在和士兵们念叨着家长里短的事情:“要是我军能最先克复京城,不仅本王有面子,城中逆贼之逆产自然也会为我所有。”
“本王允诺,只要攻破城池,城中逆贼之家产子女,本王不取一丝一毫,不纳一锱一铢,俱为有功将士之赏赐!”
这句话立刻就在人群中引起一阵轰动:京城乃是大明王朝的核心中枢,那么多当官的,那么多的豪富之家,他们的家产女子也不知道有多少,只要打进去就可以发大财。
这是何等的诱惑!
楚王在满是泥泞的军营中巡视了一个来回,不停的说着类似的话语,温言鼓励每一个士兵,不停的描绘着打下京城之后的美好前景,似乎只要再加一把劲,明天就能攻破大明朝的巍巍国都。到时候所有参战的士卒,全都能得到高封厚赏,全都能风风光光的回到老家去过富足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