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多事之秋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49章多事之秋

“……臣弟承君恩圣德,久领晋地,安逸之中,疏于应对。行为荡检,辜负皇恩,致使钦差突染风疾,不胜惶恐,自请罪责,诚惶诚恐,以待雷霆……”见到晋王的这个奏折,朱标的脸色几度变化,最终还是将奏折放到了一旁。

钦差大臣傅友德刚一到晋王的地盘上,突然就发生了意外,晋王肯定是有责任的,所以他才以十万火急的军情急递方式送过来一个请罪的奏折。

傅友德在晋王的接风宴上突然发病,经医官诊治之后已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再也不能履行钦差的职责了。

傅友德所患之风疾,其实就是“中风”。

傅友德已经很老了,中风直接导致半身不遂,现如今正在病榻之上苟延残喘。

好在傅友德虽然已经患上了偏瘫之症,神志还算清醒,马上让人给朝廷送来了急递,说明了情况。要不然的话,晋王就真的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傅友德已经指望不上了,但削藩乃是朝廷大事,那是一定要继续进行下去。

现如今这个局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利用傅友德病倒的事情大做文章,以“问清楚情形”为由,直接把晋王招到京城,至于是不是还会放他回去,那就完全看形势的发展和朱标的心情了。

“拟诏,招晋王进京奏对。”

这份诏书一出,就相当于的打明牌了。

晋王肯定很清楚自己的结局:进京之后很可能就再回不去了。

但他必须来,要不然的话就是公然违抗圣旨,那就基本等于是直接造反了。

晋王虽然实力雄厚,但是和朱标比起来,他的那点实力终究还是不够看。就算他很清楚的知道进京之后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也不敢不来。

这是典型的阳谋。

朱标原本还想以更加温和的手段,把削藩大计进行下去,但局势的变化,逼着他不得不撕破兄弟之间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采取更加直接粗暴的手段。

就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和朱允熥兄弟二人又一次来宫中请安。

身为皇子,准时准点进宫请安问吉是他们的日常例行事务,以前的朱标对父亲朱元璋就是这个样子。

“儿臣叩请父皇万福,请父皇的安好。”

“都起来吧。”

“以后别有事没事就来请安,”同样的话语,朱元璋就曾经对朱标说过无数次:“你们若是真有这份孝心,就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要总是把时间浪费在这种繁文缛节之上。孝字不是给别人看的……”

朱标的情绪明显有些烦躁:“总是进宫请安,纯粹就是空耗工夫,今日尔等无有课程了么?”

“今日还有两堂课,方师傅要讲经学,吴师傅要讲杂学,”朱允熥嘿嘿的笑着:“也不是什么事要紧的课程。”

“一派胡言,经学乃是千秋要义,杂学更加增长见识,怎能说是不要紧?”

因为朱标的脸色很难看,朱允熥和朱允炆赶紧做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看到两个儿子这一副乖巧顺从的模样,朱标就忍不住的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以前父皇还在的时候,也时常这样教导自己,自己也是这样的一副恭顺模样。

眼前的这两个儿子,俨然就是以前的自己!

朱标的目光中有了几分爱怜之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经学也好杂学也罢,俱是有用之学。学以致用的道理尔等应该是知道的,这世间的万事万物,必有其用,你们学的就是如何使用,懂了么?”

“儿臣谨遵圣训。”

听了这句话,朱标不禁一笑:想当年自己做太子的时候,无论朱元璋说什么,自己都会用“谨遵圣训”这四个字来回答,但在很多时候自己未必就真的目标朱元璋的良苦用心。

现在的这两个儿子,恐怕也是这样的情形吧。

他们太年轻了,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只是习惯性的对父亲唯命是从而已。

朱标看着自己的这两个儿子,朱允炆身材高瘦颇有几分斯文儒雅之气,朱允熥则显得矮胖了许多,但却眼神灵动而且更加务实,真不知应该立谁做太子才好。

虽然朱标很清楚的知道尽早确立太子人选已是当务之急,但真的很难选择啊。

还是再观察观察吧。

就在这个时候,贴身的老太监送过来一份急递:“陛下,陕西那边的紧急书文……”

朱标并没有急于拿起那份急递,而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朝着两个儿子摆了摆手:“好了,你们下去吧,切不可荒废了学业。”

“儿臣谨遵圣训。”说完这句话之后,朱允熥和朱允炆兄弟二人就像往常一样告退了。

刚刚走出几步,朱允炆又回过头来小心翼翼的说道:“父皇的气色有些晦暗,应多事修养,切不可太过于操劳……”

多事修养?

这么多的朝廷大事等着朱标处理,随便哪个延误了就会弄出大乱子,怎么可能有时间修养?

朱标治国理政的方式,比朱元璋要精密细腻的多,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每每都是三更不眠五更即起,确实消耗了他太多的心神……

“这天下是太祖高皇帝百战而来,朕焉能懈怠?尔等下去吧。”

朱允熥朱允炆兄弟二人走了,朱标顺手拿起那份紧急公文,只略略的看了一眼,顿时勃然色变,猛的一拍桌子大叫道:“秦王好大胆!”

一直以来,朱标对自己的兄弟都很不错,素来就把秦王称为“二弟”。

这一次却称他的官爵,显然是真的怒了。

急递公文的内容很简单:去往陕西的钦差大臣在见过秦王之后,在动身前往陕西行都司的途中,座船倾覆于渭水之上,钦差大臣并随从等几百人全部落水,仅有四十余人生还……

去往山西削藩的钦差大臣中风瘫痪,去往陕西削藩的钦差大臣直接葬身鱼腹。

这事太突然了。

难道说……

是秦王对钦差大臣痛下杀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