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一番高论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8章一番高论

永昌侯蓝玉,是兄弟二人的“武侍讲”。所谓的“武侍讲”并不是传授弓马刀石之类的技能,而是向兄弟二人讲述一些“运筹帷幄”“粮秣军需”之类的军事概念。

想当年,朱标就曾经学过这些东西,老将军冯胜和傅友德就曾经做过他的“武侍讲”,现如今他又让蓝玉给自己的儿子做“武侍讲”,其实根本就是一个意思。

不过朱标终究和朱元璋不同,不是在马上打天下的皇帝,而是更侧重于“文治”方面。所以蓝玉的“武讲课程”安排的很少,一个月也就只过来两次而已。如果说方孝孺是“班主任”的话,蓝玉最多只能算是“副科老师”。

这永昌侯蓝玉,虽是身经百战的赳赳武夫,但比刚正眼里的方孝孺方师傅要随和的多,也亲切的多:“我听杂役说,二位殿下在被方师傅罚站,又没有看到你们,就晓得你俩又到这里来躲清闲了。”

“怎?又没有做好方师傅的功课?”

朱允熥已经从矮脚床上坐了起来,老老实实的说道:“今日方师傅考的是伐交四对题目,我俩全都不知,一句话都答不出来,就被罚站了……”

“我已经找到了答案。”相对于对考题一无所知的朱允熥,朱允炆的表现稍好一点,至少他知道这个题目的出处,知道在哪儿找答案,并且已经找到了想要的答案:“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乏兵,下下政而攻城……故而以交书而下番臣,吹笳而还胡骑,谓之上也……”

虽然朱允炆已经在书本当中找到了答案,并且说的头头是道,蓝玉却很是不以为然:“方师傅的风骨和人品我是很佩服的,但却过于迂腐了些,什么有征无战,什么好生恶杀,虽说是圣人教诲,但却不可当真。”

“什么伐谋什么伐交的,全都是书生之言。”

身经百战的蓝玉根本就不赞成方孝孺的教学内容:“两军对垒,比拼的就是为将为帅者的指挥和见识,比拼的就是士卒勇猛敢战,两军厮杀之际,勇猛者胜而怯懦者败……”

蓝玉大半辈子都在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从来就不相信书本上的微言大义,他只知道一个道理:打仗就是看谁的拳头更硬谁的刀子更锐,说别的都没有用。

“可是,方师傅说……”

“方师傅说的那些大道理,听听也就算了,真要是用到了战场上,是要吃大亏的。”蓝玉笑着看了看吴子山:“吴少詹事也是上过战场的,你说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永昌侯所言极是。”在这个问题上,吴子山非常赞同蓝玉的观点:打仗就是打仗,没有那么多空洞的大道理。

“可是……”朱允炆显然更赞同方孝孺的说法,并且还在极力维护这种说法:“方师傅说,我大明国朝,之所以取蒙元而代之,就是因为我朝顺天应民。蒙元暴政,强分天下四等,我朝仁政,故而众望所归。任凭那蒙古人弓马娴熟,照旧只能败北,此是天命亦是人心……”

吴子山笑道:“殿下,你好好想想百年之前的局势。到底是是蒙元残暴,还是赵宋残暴?”

“虽然赵宋羸弱,终究也是养士三百年,还是蒙元更残暴些。”

“那赵宋为何丢了江山,为何被蒙元取代?难道说这也是天命人心么?”

听了这句话,朱允炆顿时哑口无言,朱允熥反而来了精神:“吴院正说的似也有道理哦,好好的说道说道,下次也好反驳方师傅。”

“我只是随口一言而已,二位殿下不必当真。”吴子山笑道:“若是说起春秋高义,我难望方师傅之项背。说起两军征战,永昌侯还是方家。他们二位的才情见识强我十倍百倍,我也说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只是认准了一个道理。”

“两国交战也好,两军对垒也罢,伐交也好,伐兵也罢,说到底都是双方总体实力的综合比拼……”

政治,外交,军事,所有的这些,只不过是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单纯拿一个方面来说,确实不够全面。

两个团体,两个阵营,两个国家之间的对抗,归根到底还是考验双方的总体实力,最终的胜负输赢,只不过是综合比拼的结果而已。

“说的好,说的好……”

当这个熟悉的声音响起之时,厚厚的门帘子已经挑起,朱标一边拍着巴掌一边走了进来:“好一个综合实力,好一个总体战,吴爱卿所言极其啊。”

想当年,朱标和秦王、晋王、燕王等兄弟们在这里读书学习的时候,朱元璋就曾经屡次过来。

现在的朱标,和当年的朱元璋一样,很关心的子女的教育,所以才亲自过来。

想不到却是门外听到了吴子山的一番言论。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见过万岁……”

“见过父皇。”

“免礼吧,都免礼吧。”虽是帝王之尊,却没有丝毫皇帝的架子,朱标直接坐在矮脚床上,用十分欣赏的目光看了看吴子山:“当年孝慈高皇后在世之时,就曾屡屡夸赞吴爱卿之见识。大行先皇也曾说过吴爱卿的见识广博才情卓绝,绝非等闲之辈。方才那一番高论,足见金玉……”

“这几句话的道理,朕是明白的,只是从未如吴爱卿这般说的清楚透彻一针见血,好哇,好哇……”

“微臣只是胡言乱语几句,万岁不可当真。”

“胡言乱语?”朱标笑了:“两国交战乃是双方总体实力的综合比拼,如此真知灼见怎会是胡言乱语?朕虽我太祖高皇帝识人之明,亦能听出这句话所蕴含的深理。若非见识卓绝之士,万万说不出这样的道理来……”

“方正学轻文辞而重实学,乃是难得一见的饱学之士,宣明仁义忠赎之道自然是对的。只是太过于方正刚直,太过于君子气了些。”朱标笑道:“永昌侯勇猛刚烈,过于霸道刚强,吴爱卿见识广博,以后要多多讲授两位殿下……”

“微臣学识不如方师傅,兵事不及永昌侯,怎敢……”

“你的见识朕是知道的,”朱标起身说道:“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能有什么见识?吴爱卿就挂个侍讲教授的衔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