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吾皇万岁?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52章吾皇万岁?

当夜幕徐徐降临之时,一队士兵再次来到文华堂,客客气气的把吴子山请入宫中。当吴子山进入皇宫的时候,宫中的秩序已经完全恢复,丝毫看不出刚刚经历了一场宫廷政变。

朱标的棺柩已停敛妥当,几个皇子帝女全都披麻戴孝,跪在棺柩之前嚎啕痛哭。

“吴大人……”蓝玉不动声色的把吴子山拉到一旁,小声说道:“局面已经底定,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虽然朱允炆抢了先机,但他毕竟没有多少军事实力,仅仅只有几个文臣辅佐,在蓝玉率领军兵冲进宫内之后,他们几乎全无反抗之力,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

这场政变的速度之快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仅仅只过了半天的时间,就已经完成,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流血冲突,允炆系的承认了败局。

更有意思的是,朝中的那些重要文武大臣,几乎全都已经知道了政变的消息,却全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沉默,一个个装聋作哑,就只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朱标的基本盘十分雄厚,按说由蓝玉主导的这场宫廷政变就应该遇到激烈反对,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全都是朱标的嫡子,全都是他们可以接受的人选,没有必要在这个事情上表态,不管继位的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他们只需要接受事实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

毕竟朱标生前没有指定一个明确的太子人选,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论是谁继位都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

如此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一场政变,这一点都不意外,真正让吴子山感到意外的是:蓝玉竟然没有做好下一步的安排。

他只是推翻了允炆系,保证了允熥系一家独大的地位,但却没有做好后续事宜。

其实,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都严重缺少基本盘,双方的手底下根本就没有几个真正能用的人,完全就是蓝玉一党的军事影响力和朝中重臣的旁观态度,才造成了政变的成功。

政变成功之后,蓝玉反而不知道应该怎么继续推进了。

“这个嘛……眼下的局势,先把京中稳住再说其他。”吴子山稍一沉吟,就想好了下一步的安排:“既然已经基本控制了京城,接下来就可以宣布万岁……先皇驾崩的消息了。然后起草继位诏书……”

“嗯,嗯,”蓝玉不停的点着头:“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只是这起草继位诏书一事,还得吴大人你来才行,别人我不放心。”

除了蓝玉一派和常氏一族这些外戚之外,其实朱允熥并没有什么基本盘,尤其是在文臣方面,几乎没有真正的心腹。

吴子山本就是朱允熥的老师,又在关键时刻传递消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会被视为铁杆的“允熥党”。

起草继位诏书这种事,吴子山的资格确实明显不足,但眼下能用的也就只有他了。总不能让那些既是武将又是外戚的人来做这种事情吧,那就显得太没有说服力了!

很快,一些早已听到了风声的官员在蓝玉的“安排”之下进宫了,见到朱标的棺柩顿时放声痛哭。

此情此景之下,这些文武大臣除了哭之外,唯一能做就的是赶紧“劝进”:自打看到蓝玉的第一眼开始,众人就已经全都明白了眼前的局势,新皇必然就是朱允熥,已不可能是朱允炆了。

礼部右侍郎薛子清言道:“先皇大行,天下哀悼,然国不可一日无君,臣奏请早立新君克承大统,以安天下……”

蓝玉给吴子山打了个眼色,吴子山立刻拿出墨迹未干的“诏书”,朗声宣读:

“先皇骤崩,归于大行,今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大统叙以伦常,入奉宗庙,皇子允熥者,端庄行庆,贵在元良,日表奇英,天子纯美,仰皇天后土之德,赖祖宗宏烈昭彰,俯万民之舆情,着继皇帝位……”

那个“位”字的余韵还在耳边回响,众文武大臣已经跪拜于地,朝着朱允熥山呼万岁:“恭请万岁一驭天下,继皇帝位——”

朱允熥虽然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场面,但他终究是太年轻了些,一时之间竟然不知应该怎么做,只是一个劲的抚棺大哭。

吴子山一把就将朱允熥拉了起来,在他耳边低声嘱咐了几句,手把手的教他怎么做。

在吴子山的“指点”之下,朱允熥抹去眼角的泪水,做出一副谦逊的样子:“我大明三万里河山,亿兆百姓,乃太祖洪武高皇帝百战所创,后世子孙不胜惶恐,自知年少德薄,不胜惶恐。揖让于长,恭请皇兄继皇帝位……”

咱们大明朝的江山来之不易,我知道自己能力不行,所以准备把皇帝位让给皇兄朱允炆。

这一番说辞是吴子山早就准备好,的朱允炆很清楚的知道这仅仅几句场面话,要是他当真了,必然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朱允炆脸色有些苍白,微微的摇了摇头:“先皇鸿续,托付至重,凡我宗室子弟,恭请万岁继皇帝位。”

在吴子山的安排之下,朱允熥又对身边的一个少年说道:“我大明江山乃朱氏一族之共同基业,查沈王模者德行昭昭,素为太祖高皇帝并大行皇帝所赞,恭请皇叔继皇帝位。”

这个少年就是沈王朱模,他的年纪比朱允熥还要小几岁呢,但却是朱元璋的儿子,是朱标的“二十四弟”,是朱允熥的二十四叔。

朱允熥的意思就是,你的辈分比我高,又是太祖洪武皇帝的子孙,这皇位应该由你来继承。

沈王朱模虽然年纪不大,却也很清楚的眼前的形势,朱允熥的谦让只不过是走个过场,他有什么资格成为皇帝呢?

“我……岂敢?岂敢?”年幼的沈王连连叩头:“恭请万岁继皇帝位。”

连连三次装模作样的“谦让之后”,这个过场就算是走完了,吴子山赶紧掏出另外一份“继位诏书”,递给了朱允熥。

朱允熥展开那份由吴子山亲笔起草的诏书,按部就班的宣读起来:“先皇猝崩,归于上天,奉大行先皇之遗命,内外宗室推举,文武群臣军民人等,和言劝进,已至再三,为江山社稷计,谨于今日祇告天地神灵,并列祖列宗,继皇帝位。”

“朕深知托付之中,怀兢兢业业之心,必当革故鼎新,敬承先皇之志。朕自知道福薄而德浅,尚赖亲故贤臣,共图新治。朕诏令大赦天下,与万民从新更始,所需合行诸事,不日条列于后……钦此……”

蓝玉打头,吴子山紧随其后,文武群臣纷纷跪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