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历史使命
草原上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明朝与蒙古人之间的战争,远远没有蒙古人内部的战争更加惨烈。
铁木真建立的蒙古,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王朝,而是带着非常明显的部落联盟性质。所谓的“成吉思汗”也不是中原王朝那样的皇帝,根本就没有完成中央集权就开始四面出击。说到底只是草原上的“共主”而已。
当蒙古人的轻骑兵征战四方拓地万里之时,巨额的战争红利把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蒙古帝国。
铁木真死去之后,内部的争权夺利立刻就在第一时间开始,很快就分化成为一个个汗国。即便是在忽必烈按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大元”之后,最大的威胁依旧来自北方草原。
百年之前,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曾经大战一场,虽然忽必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却已经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随着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土崩瓦解,在一次次北伐的过程中,残存的北元不可阻挡的走向了衰落,再也无力控制整个草原地区,内讧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虽然乌萨哈尔汗依旧保有“北元皇帝”的名号,其治下的草原地区早已是暗流汹涌,卓(里)克图汗屡屡挑起战争,百年之前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战争终于爆发。
北元内讧的导火索……和吴子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吴子山在大漠当中发现了解石,以隆丰号为代表的商业势力开始花大价钱购买这种矿物。为了争夺解石的开采权,草原上两大势力之间开始了惨烈的大火拼。
拥有“正统地位”的乌萨哈尔汗连续两次被卓(里)克图汗击败,作为最后一个拥有元朝皇帝名号的皇帝,乌萨哈尔汗和他的太子全部被对手杀死。
曾经长期统治草原的乌萨哈尔汗死了,他的太子也死了,只有一个次子侥幸逃脱。
趁着蒙古人内讧的机会,大明朝又一次发动了北伐。
走投无路四面是敌的次子,作为黄金家族的合法继承人,只剩下了最后一个选择:投降。
这次北伐,出动兵力最少,准备的最不充分,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战果:元朝彻底不复存在,元朝法统之下的统治地位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
虽然那只是个走投无路的北元皇子,终究是黄金家族的法统继承人,他率领残部向大明朝投降,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影响力和历史影响力。
从这一刻开始,天下就只有大明皇帝才是正统,至于依旧雄踞在草原上的蒙古势力——已经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部分。
攻守之势彻底扭转,大明朝的敌人再也不是蒙古或者是元朝,瓦剌和鞑靼的称呼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彻底瓦解元朝的统治,这是朱元璋毕生的心愿。
当他拿到这份战报的时候,已激动的通身颤抖:“好,好,这一仗打的好!”
“从此以后,天下再无元朝,四方之内八荒之中,唯有我煌煌大明,哈哈……”
集毕生之力,穷几十年之功,终于从法理上消灭了元朝,这一战彻底奠定了朱元璋的历史地位,天下一统的夙愿终于划上了一个句号。
这段时间以来,朱元璋的脾气更加暴戾,也更加的喜怒无常,实在是太难伺候了。
朱元璋的心情难得这么好,他的状态似乎又恢复了正常,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笑呵呵的看着文武群臣:“诸位爱卿,前方大胜,蒙元已彻底剿灭,正可大彰我煌煌大明之国威……”
“我大明虽是以武立国,取出蒙元乃朕生平夙愿,然此一时彼一时,形势已大有不同,前元来投,也是要给个封号的。诸位爱卿议一议给个什么封号比较好啊?”
既然北元来投降了,为了彰显大明朝宽广的胸襟和气度,肯定会对已经投降的北元君臣有所封赏,而且封号一定会很高。
其实封号一点都不重要,所谓的封赏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蓝玉的奏报之中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正带着北元残存的君臣和大量的人口生出走在赶回来的路上——不过是一群阶下之囚而已。
朱元璋虽然不是什么宽仁软弱的君主,也不至于真的对已经投降的敌国君臣太过于严苛,毕竟还是做一做样子的嘛。
很快,朝中大臣就商议出了一个章程,并且拿出了具体的方案。
如何封赏投降的北元君臣,如何犒赏取得辉煌大胜的蓝玉等将领,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这些琐事就由太子办理吧。”因为心情大好的缘故,朱元璋神采飞扬,似乎在一瞬间年轻了十岁,他手捻胡须哈哈大笑:“朕本淮右之布艺,不堪暴元之虐,奋而起之。大小血战不下百场,破陈汉,击张周,平定天下纷扰,至今已历凡四十载……”
“普天之下,日月所照,皆为明土,三万里河山,亿兆生民,更有控弦之士凡三百万余……而今太子深肖朕躬,端仁淳厚,为文武群臣拥,为天下百姓戴……”
朱元璋的这一番话,其实就是对他生平的大致回顾。作为开国的君主,他确实有这个资格,但是最后那几句,却不是在说他自己,而是在夸奖太子朱标。
“深肖朕躬”是对太子的最高褒奖,朱元璋也知道群臣更喜欢朱标这个仁厚的君主。
朱元璋的这几句话,其实已经说的相当直白相当露骨了:太子是个很合格的接班人,他非常非常的满意。
“五军都督府,并兵部情事,以后可交太子办理,不必事实请示于朕了。”
这句话的份量十足,基本等同于直接把最重要的军权交给了太子。
“父皇不可。”朱标赶紧跪倒在地:“儿臣尚且年幼,不堪父皇重任,还望父皇收回成命……”
“年幼?你都多大了?还年幼?”朱元璋笑呵呵的看着朱标,目光中充满了鼓励和期许之意:“朕如你这般年岁的时候,已是征战四方了。就这样吧……”
朱元璋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只是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没有做完:
“待大军凯旋之后,着钦天监择良辰吉日,朕要祭天!”
消灭蒙古,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这是朱元璋的历史功绩。
作为天子,必须要祭告天地上苍。
一场隆重的祭天大典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