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嫉妒之心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98章嫉妒之心

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冬去春来。方值三月初仲,就已是一副桃红柳绿的好光景,人们早已经褪去了厚重臃肿的棉衣棉裤,换上了轻便单薄的春装。

在一片金色的阳光当中,贫苦的农人正在田间辛勤劳作,富贵人家的公子淑女则是鲜衣怒马出来踏青游玩,好一副春日景象。

远远的看到一队人马从北往南而来,街上的行人纷纷驻足,对为首的那个骑士发出阵阵赞叹之声。年轻的女子则是交头接耳,眸子里全都是羡慕的目光,有些泼辣胆大的女孩子甚至公然把手帕、鲜花等物泼洒在骑士的身上……

骑在马上的文纵云确实可以用“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来形容。

文纵云文长史本就身材修长容貌俊俏,比传说中的“潘安”“宋玉”丝毫也不逊色,一身亮色的盔甲更是平添了几分英武的男儿气概,绝对可以算是大明朝的美男子了。

对于那些乡间女子抛洒过来的鲜花、手帕,文纵云一点都不在意,他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件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文纵云的心目当中,这些低贱的百姓天然就应该对自己心存仰慕敬畏之心,无论他们对自己的欢呼还是爱慕,全都是理所当然之事。

文纵云不仅颇有几分才情,而且精明干练做事果断,具有所有成功者应该具有的潜质,并且深受晋王殿下的器重,但他却一直都没有成功。

虽然文纵云已经很卖力了,但是时至今日,他还是个长史,在仕途之上并没有丝毫进步,甚至完全看不到进步的希望。

他对晋王很忠诚,也很有才干,但却始终没有升迁的机会。对此,文纵云只能暗暗的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一直都找不到一飞冲天的机会。

有些时候,他甚至会埋怨晋王殿下:这些年来,虽然晋王殿下始终把他作为心腹,却从来没有给过他独当一面的机会,仅仅只是把他当成是一个跟班或者是随从,整天淹没在一大堆鸡毛蒜皮的琐事当中……

何时才能出头啊?

虽然已经对晋王殿下有了些不满,他却从来不敢表现出来,反而更加的谨小慎微,也更加的卖力执行晋王的每一个命令。

尤其是这一次,晋王殿下竟然让他从云州来到这个小小的县城,就是为了请吴子山去给晋王殿下治病。

这种琐碎的小事,完全可以随随便便打发个下人来办,却要文长史亲自出马,俨然就是把他当成了服侍左右的奴仆。

这让文纵云非常的心烦,但却不敢表现出哪怕一丁点的不满。

揣着一副“怀才不遇”的郁郁之心,文纵云来到了吴子山的家门口。

“吴大人在家吗?下官文纵云请见。”

这种规规矩矩的报门方式,让文纵云的心里有一种酸楚的落寞感:想当初对抗黑皮瘟疫情的时候,那吴子山还只不过是个籍籍无名的乡野郎中,自己却是晋王手下的七品长史。时过境迁,那吴子山已经成了四品的少詹事,自己还是个七品长史,一丁点的长进都没有。

现如今,吴子山的官职比自己高出好几个级别,自己还要像下属觐见上司那样“报门”,真是太伤自尊了。

“文长史?真是稀客。”吴子山笑着对他说道:“子山丁忧守丧,已无官职,文长史切勿以大人相称。”

丁忧期间,要免去所有的官职,这是历朝历代的规矩。但吴子山并没有犯错,仅仅只是因为丁忧才遵循官场的规则暂时“免职”,只要丁忧的期限过去,必然是要“官复原职”的。

虽然吴子山这个所谓的“少詹事”连一天“班儿”都没有上过,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太子的人,而文纵云则是晋王的人。

即便吴子山没有丝毫高高在上的样子,但他这种谦逊的态度反而更加刺激到了文纵云:故作低调故作谦虚,对抗黑皮瘟疫情之时,他还要听从自己的命令,现如今已经骑到我的头上,心中肯定万分得意吧?

因为吴子山发展的比自己更好,所以就生出嫉妒之心,而这样的极度总是会朝着偏执的方向转变。

就好像年轻的少女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更好的衣裳和更昂贵的首饰,文纵云愈发的看吴子山不顺眼了,但他是个城府很深的人,绝不会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更不可能因为这种负面情绪耽误正事。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昂昂七尺男儿,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往上爬,拥有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

正是这种近乎变态的上进之心,让文纵云骄傲而又自负。

“吴大人……”

“文长史还是以前那样叫我吴郎中吧。”

文纵云是个很讲究办事效率的人,从来都不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使用哪种称呼这种小事情上,他朝着吴子山拱了拱手:“吴郎中,我此次前来,乃是奉了晋王殿下之命,请你到云州去为殿下治病的。”

说完这句话之后,文纵云随口说道:“有什么需要准备之物,请速去准备,准备好了之后即刻与我同往云州。”

没有哪怕一丁点商量的意思,完全就是命令的口气!

“给晋王殿下治病?”吴子山忍不住的皱起眉头:“这恐怕不合适吧?我尚在服丧之中,又怎能和晋王殿下相见?”

按照一般的传统,吴子山的服丧期限应该是三年,按照朝廷的制度,至少也要服丧二十七个月。在这之前,他就是“身披重孝”之人,不方便出远门去见任何人。

吴子山的这几句话,愈发的让文纵云不满:晋王专门派我过来请你,已是给了你天大的脸面,却还要如此的惺惺作态,难不成还想效仿诸葛亮要三顾茅庐不成?

虽然已经对吴子山非常的不满了,文纵云还是做出一副很有耐心的样子:“吴郎中曾经说过,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本分。晋王殿下头疼欲裂,为病痛折磨,若是不去医治,只怕已是违了医德的吧?”

“再者说了,晋王的命令怕是不那么好违的吧?万望吴郎中不要让我为难……”

虽然文纵云的这几句话说的很客气,其实意思却说的非常清楚:这是晋王的命令,你必须去,要不然的话,后果自负。

“既然晋王殿下病体沉重,那便说不得了。”吴子山说道:“请文长史稍候片刻,我稍做准备即可前往云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