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家天下
“杏儿,别把我的头发梳的那么紧。”吴子山笑道:“天色都已经这么晚了,马上就要睡觉,随随便便挽个发髻也就行了。”“老爷,你接着说呀。”杏儿嘻嘻的笑着:“晋王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被万岁责罚?”
“这事恐怕不仅仅只是责罚那么简单。”闰小姐慢悠悠的饮着一盏子“芦丁红枣汤”,毫不在意的说道:“我估摸着朝廷是要削藩了。”
削藩?
为了消除藩王对朝廷的威胁,削藩是很常用的手段。
因为太子患病,几个实力藩王纷纷表现出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朱元璋肯定把他们按下去,但要说削藩……这种可能不大。
“夫人,我敢和你打赌,朝廷不会削藩的。”
闰娘性格恬淡,根本就对“打赌”没什么兴趣,杏儿却是兴趣盎然:“小姐不和打赌,那我就和老爷赌一把,我觉得朝廷一定会削藩。”
“赌什么?”
“赌什么呢?”杏儿歪着脑袋想了想,笑嘻嘻的说道:“那就赌一顿饭吧。好久没有吃过老爷做的饭了,若是老爷输了,就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一顿好吃的,行不行?”
“好,那就赌一顿饭。”
对于这种“赌注”,闰娘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既然你认为朝廷不会削藩,总要说说不削藩的理由吧。”
削藩的根本因为就是藩王对朝廷中枢产生了威胁,但是现在的那些几个藩王,甭管是秦王还是晋王,亦或者是早已经返回封地的燕王,虽然确实很强大,却还远远达不到威胁中枢的地步呢。
只要朱元璋这个人还在,哪一个藩王都不敢乱动。朱元璋敲打秦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树立太子的权威。
因为太子朱标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就算朱元璋不在了,主要朱标还在,他们乱动的话就是在自取灭亡。
对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而言,并没有削藩的迫切需要。
那些藩王全都是朱元璋亲自分封的,就是要打造出一个“家天下”的局面。要是真想削藩的话,又怎么会陆陆续续的分封?
其实早在十年前,就曾经有大臣意识到藩王的权力太大,提出了“削藩”的建议,却被朱元璋安上了一个“离间天家骨肉”的罪名,直接就给处死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削藩”这个话题。
但事实却狠狠的打了吴子山的脸。
没过几天,朝廷的诏令就下来了:原本属于秦王管辖的部分军队,重新划分为由朝廷直辖的三个卫所。秦王府的护卫大量削减,秦王的部分财政权从陕西布政使司转交给户部。
秦王的兵权和财权全都受到了大幅削弱。
秦王倒了大霉之后,晋王马上就步了他的后尘。
和秦王的“遭遇”几乎完全相同,朱元璋找了晋王的一个“破绽”,将晋王手中的权利大幅削减。
秦晋二王的实力,几乎缩水了一半。
“哈哈,朝廷真的削藩了,老爷赌输了,老爷赌输了。”杏儿像个孩子一样高兴的手舞足蹈,“老爷赶紧去给我们做一顿好吃的饭食来吧。”
“我还没有输吧?”吴子山笑道:“虽说秦晋二王的实力确实小了很多,但山西、陕西这两个行都司还在呀。”
山西行都司和陕西行都司,是明朝的特殊行政区划,差不多就相当于独立的军区。
那才是秦晋二王深耕多年的基本盘。
连基本盘都没有动,怎么能算是削藩了呢?
而且朝廷仅仅只是削了秦晋二王的部分权限和地盘,却没有动过燕王朱棣分毫。
也就是说,朝廷并不打算大举削弱藩王的实力,仅仅只敲打了一下“不老实”的秦晋二王。
“老实本分”的燕王却不受影响。
这能算是削藩吗?
“老爷输了就要认,愿赌服输,可不许耍赖哦。”
“好吧,好吧,既然你们都说我输了,那就算我输好了。”吴子山毫不在意的笑道:“不就是一顿饭么,好说的很,我去做一道鲤鱼刺身给你们尝尝鲜儿。”
在厨房里忙活了好半天,弄的自己满身大汗,好不容易才做了一道“鲤鱼刺身”,原本是想给杏儿和闰娘尝个鲜的,她们两个却对此物很不感冒。
“我还你说的鲤鱼刺身是何等美味的吃食,原来是这个东西。”闰娘笑道:“这不就是鱼脍么?”
吴子山还以为刺身这种外来的食物会有些新鲜感,其实他根本就想错了。
刺身这东西是地地道道的“国产货”,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只不过是名字不同而已。
刺身之类的东西,统称为“脍”,吃法完全相同。
“这一顿饭不算,老爷要多做一顿才行。”
吴子山笑道:“这次我输的有点不服气,还想和你们赌一次。”
“赌什么?”
“还赌削藩。”吴子山说的很有把握:“只要太子上位,必定会恢复秦晋二王的实力,至少也会恢复一大部分。”
“明明已经削了,还恢复个什么劲儿哦?”
“肯定要恢复的。”
“老爷这么有把握?”
“我至少有九成的把握。”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是封建王朝的属性所决定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多么强势的皇帝,都改变不了封建王朝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