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敌人也懵了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8章敌人也懵了

“和太阳一样闪耀的乌萨哈尔汗,长生天最眷顾的蒙古人,伟大的四海之主,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草原就是您的宫殿,没有谁敢在您的面前抬头,高山为了您而隆起,连时光都为您停留……”“好了,好了。”乌萨哈尔汗有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打断了宠爱的侍从歌功颂德的吟唱长调:“唱赞歌可唱不走可恶的明人军队,成吉思汗的伟大功业不是赞歌唱出来的,而是用马和弓打出来的。”

乌萨哈尔汗的忽必烈的直系子孙,黄金家族的嫡血后裔。虽然他的身材并不是很高大,但却矮壮结实,扁平宽阔的额头彰显着蒙古人的特征。

和元朝的历代皇帝完全不同,乌萨哈尔汗严格反对汉化,始终坚守着蒙古人的传统。他始终认为大元之所以丢掉了汉地,最大的原因就是被汉人的文化给侵蚀了,让蒙古人丢掉了铁血尚武的精神,让那些蒙古勇士沉溺于享乐之中,不再是伟大的战士。

所以,他极力提倡“复古”,提倡一切都恢复到成吉思汗时代的样子。

但这并不表示他就是冥顽不灵的“保守势力”,事实上乌萨哈尔汗相当精明,他会有选择的吸收汉家文化当中的精髓,比如说强力的集权措施。

自从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土崩瓦解之后,虽然乌萨哈尔汗从不承认“北元”这个称呼,而是始终以“大元皇帝”自居,但事实上蒙古人的统治也就仅仅只限于草原而已。

随着蒙古实力的衰落,连对草原的掌控都变得异常艰难,很多部落甚至包括黄金家族内部都出现了分裂。

“把所有蒙古人集中在同一面旗帜之下”是成吉思汗丰功伟业的开始,乌萨哈尔汗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他所做的事情和当年的铁木真如出一辙:再次统合蒙古内部势力,然后再横扫天下。

“让阳光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蒙古人的牧场”,成吉思汗的这句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蒙古人,同时也激励着乌萨哈尔汗。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即便到了今日,乌萨哈尔汗依旧拒绝承认南方的大明王朝,他不认为大明已经取代了大元,而是将明朝视为大元内部的反叛势力,在官方文件当中始终称朱元璋为“贼”。

什么“日月所照皆为大明”,全都一派胡言,乌萨哈尔汗绝不承认。

苍天之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蒙古人的牧场,朱元璋和他建立的大明根本就不是一个王朝,而是被反贼占据的国土。

大明和大元之间的战争,从来就和“争霸”二字无关:朱明只不过是黄金家族统治下的反贼,朱元璋根本就没有“受命于天”的法理基础,他有什么资格和我争夺天下正统!

乌萨哈尔汗的心理,准确的反映了明初战争的核心:所有的战争,都始终围绕“正统”二字展开。

直至今日,在乌萨哈尔汗身后的那张地图上,大元朝依旧存在,整个明朝的地盘全都在元朝的版图之内……只不过不是实际控制区域而已。

同样的原因,在明朝的官方版图当中,也包含了草原和漠北区域,当然也不是在实际控制范围之内。

按照朱元璋的说法,大明已经取代了大元,是一个崭新的王朝,只是还没有完成最后的“天下一统”。

无论是元还是明,都认定自己就是正统,只有彻底消灭对方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这就注定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局面,不存在“媾和”或者是“割据”的说法。

虽然这会让战争变得空前漫长而又惨烈,但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却可以看出这是交战双方的最大贡献:无论元还是明,都不允许割据的局面形成,都抱定了统一的决心。

虽然这会让双方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却不会出现“南北分治”的局面。

统一,才是历史的主旋律,任何抱着割据一方想法的人,都注定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至于明朝中后期对于草原政权的承认,根本就是一种倒退,这是一个巨大且绝对不可原谅的错误。

这次北伐,就是这种思维的产物。

经过一再推迟之后,北伐的准备愈发充分,展现出来的力度更大,让乌萨哈尔汗承受了巨大的军事压力。

尤其是一支明军突然从大沙漠里钻出来,这个事实把乌萨哈尔汗惊出了一身冷汗:当时的他并不知道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少人马,只是很敏感的意识到局势正才朝着最愿意看到的方向恶化。

为了消灭这个近在咫尺的巨大威胁,他不得不打乱了原本的战略部署,重新规划作战方案。

但是,最匪夷所思的局面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那支从大漠里钻出来的军队竟然主动退了回去。

简直不可想象!

乌萨哈尔汗甚至一度认为情报有误,经过连续两次确认之后,终于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情报是真的!

这就等于是明人把已经刺到自己后腰上的匕首又收了回去。

明人不会这么蠢吧?

难道是长生天显灵了?是伟大的长生天在暗中帮忙?或者是自己的运气好的爆棚?

乌萨哈尔汗这种人物,绝不会相信所谓的“运气”。

开始的时候,乌萨哈尔汗并不敢贸然反击,他本能的认为这是一个阴谋,是明军布置的陷阱,所以他迟迟没有做出及时而又有效的反应。

于是乎,在长达千里的战线上,就出现极其反常的一幕:交战双方几乎同时调整了战略部署,但却全都没有发起具有决定作用的进攻,而是全都收缩战线,象个刺猬一样保持着高度戒备的防守姿态。

双方不约而同的全都转入了防守状态,却没有任何一方发起进攻。

如此反常的局面足足维持了十一天,最宝贵的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掉了,双方都在贻误战机。

最有意思的是,作为明军主力的西路军原本一直保持进攻姿态,现在不仅转入了防守,还在逐步退出战场,并且以极其坚定的姿态朝着东边靠拢。

而与西路军配合的中路明军却在同时朝着西边靠拢,两支大军隔着一个巨大的沙漠地带进行重新部署。

这不对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