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7章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老爷,这是你最爱吃的炖排骨,一定要多吃些。”杏儿捧着饭碗大快朵颐,吃是腮帮子鼓鼓,“魏同知和蜀同知怎么就不能和睦相处呢?大家都是一样的官职,就应该相互帮衬,却弄成了这个样子……”相互帮衬?

能说出这句话,只能证明杏儿的天真。

毕竟闰小姐出身官宦之家,对于官场上的那些事还是知道一点的:“我时常听父亲说,官场如战场,虽不见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却最是暗流涌动勾心斗角,表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栽赃陷害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才是常态,哪里来的和睦相处?”

“主事之职只能由一人出任,却有三个同知,大家都想升官,自然要想方设法的把别人踹下去,自己才能上位。”

官场如战场,闰小姐的这句话说的真太形象了。

为了让自己升官,必然要把别人踩下去,所谓的一团和气仅仅只是表象,暗地里则是不择手段。

“这个事情吧……我觉得应该怪魏兴武。”杏儿歪着小脑袋说的振振有词:“若不是魏兴武处心积虑的把蜀思文的老婆儿女找了来,害的他没了退路,蜀思文也不会对他下手。现在好了,两个人全都丢了官职,谁也没有落到好处……”

这事确实是魏兴武先发动的,彻底断送了蜀思文的仕途前程,所以蜀思文才会奋起反击,向监察御史举报了魏兴武丫鬟怀孕的事儿。

至少,在杏儿的心目当中,整个事件的脉络就是这个样子。

但吴子山却不这么认为,而是笑眯眯的看着天真幼稚的杏儿,用循循善诱的语气说道:“杏儿,你再好好想想,是怎么回事吗?”

“就是这么回事哦,明明是魏兴武先下手……”

“你想简单了。”吴子山嚼着那块美味的排骨,顺手拿起一角白面饼,说话的语气就好像是老师在给小学生讲解一道很简单的题目:“魏兴武把重婚的罪名安在蜀思文的头上,蜀思文马上拿出早就准备的陈情书给了监察御史,这足以说明蜀思文早有准备……”

“无论魏兴武是不是要搞他,他都会向监察御史举报魏兴武,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蜀思文的怀里就揣着那封“举报信”,摆明了就是要交给监察御史的。

也就是说,他早就做好了把魏兴武搞下去的一切准备,只是没有想到魏兴武抢了个先手而已。

“嗯,嗯,确实是这个样子。”杏儿终于想明白了,微微的点着头:“就算魏兴武不告蜀思文的状,蜀思文也一定会对他下手。老爷,我说对了吗?”

杏儿说的太对了。

随着秦中庸丢官去职,为了争夺一把手的位置,魏兴武和蜀思文之间必然会爆发一场惨烈的内战。

他们两个全都憋着坏心眼,其实早就抓住了对方的把柄,却全都引而不发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从他们决定联手搞垮秦中庸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算计好了,要把对方一起搞掉。

让吴子山没有想到的是,这两人下手的动作竟然这么快,连一天都等不了。直接就在秦中庸丢官去职的当天,就发动了大招,一举终结对手的政治生命。

这二人,全都不是省油的灯!

“这两个人的心眼真是太深了,都不是什么好人。”杏儿扮了个鬼脸,笑嘻嘻的说道:“像我这种没有心眼的人,若是和他们斗,一个回合我就会败下阵来。”

这就好像三国故事一样,为了对抗强大的一方,相对弱势的双方可以暂时联手。一旦有了机会,就会背刺自己的盟友,说到底不过是为了利益二字而已。

“那蜀思文已是四十多岁的年纪,好不容易当了官,却又丢了官职,几十年寒窗苦读,却落得如此下场,想想还真有些可惜呢?”杏儿完全就是看戏掉眼泪——替别人操心:“反而是魏兴武,他家本来就是高官勋贵,就算不在医药司当官也不打紧,等风声过去了,还可以去别的地方当官呢。”

这个事情对蜀思文的影响确实很大,彻底断送了他当官的可能,十年寒窗之功算是彻底废了。

魏兴武家族背景强大,只要打点一下,总会找到机会再次踏入仕途。

虽然这二人都丢了官,但也仅仅只是丢官而已。

毕竟二人没有犯下谋反、贪污之类的重罪,只是出了点“生活作风”问题,充其量也就是“处分”一下。哪怕是说破了天,最多也就是个“永不叙用”,回了老家之后照样可以过安安稳稳的日子。

“衙门里的事真的很像是三国故事哦,”杏儿满脸都是笑嘻嘻的表情:“天下三分魏蜀吴,医药司衙门的三位同知也是魏、蜀、吴,真的很有趣。只是最终老爷笑到了最后,这天下终究是归了吴。”

“归我?”吴子山哈哈一笑:“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医药司衙门归不了我。”

虽然偌大的医药司衙门仅仅只剩下了吴子山这个唯一的“高层领导”,但他却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成不了一把手。

一来是因为自己的资历不够,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己只是个事务官。

按照官场上不成文的传统,事务官仅仅只是执行者,是个很好的副手,但主政的一把手却需要是政务官,也就是决策者。

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状况,朝廷往往会“空降”一个一把手下来,主导医药司的局面。

想要成为一把手,仅凭能力是不够的,还得有资历,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后台和深刻的背景。

偏偏这些,是吴子山最欠缺的。

闰小姐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估摸着,再过几天,朝廷就会派下一位主事,接替秦中庸掌管医药司。毕竟是个不大不小的衙门,没有当家主事之人总是不行的。”

“夫人和我想到一块去了。”吴子山笑道:“这天底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当官的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望眼欲穿的官员等着出缺呢,医药司这边好不容易有了实缺,必然会有很多人打破了头的来争抢……”

自古天下盼良才,未闻朝廷缺官员。

朝廷那么多的官员等着补缺呢,天下的官位却只有那么多,必然会有很多人争抢着来医药司上任!

至少吴子山是这么想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