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装病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0章装病

粉蒸珍珠圆乃是荆州最具代表性的一道名菜,选用上好的糯米,佐以鹅蛋、鱼肉、猪肉,搓成团子先煮再蒸,实在是一道美味,总是能让秦中庸秦老大人胃口大开。吃了两碗珍珠圆后,又沏了一壶绝品的“隆中茗”。

这“隆中茗”乃是荆州特产,据说当年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就是用这种茶招待刘皇叔,故而得名。

虽然已离家多年,秦中庸秦老大人还是最爱家乡的味道。

悠然自得的品着香茗,如同所有上了年纪的人一样,秦中庸秦老大人又一次开始回顾自己的前半生。

二十一岁中举,二十七岁入闱,亲眼见证了强盛的大元朝土崩瓦解的全过程。先事陈友谅,后事张士诚,朱元璋开创新朝之后又成了大明朝的官员,真可谓是宦海沉浮几经波折。

早年的秦中庸自然才学高绝敏捷过人,也曾踌躇满志也曾满腔抱负,确确实实曾经“以天下为己任”,也确确实实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但事实证明,他这种既无根基后台,又不是开国勋贵的官员,根本就得不到重用。

他已经五十九岁,马上就要到花甲之年,却始终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六品官,还被外调到山西太原,远离了权力中枢。

到了他这个年纪,已不可能再升迁上去了。

所以,秦中庸秦老大人再也没有了年轻时代的壮志雄心,完全就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心态:反正我一不贪污钱财,二不徇私舞弊,就是过一天算一天的等着“退休”而已。

前些日子的那场“风症”着实把秦老大人吓的不轻,还以为自己真的身患重病,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个“风症”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可怕。

虽然偶尔还是会有头晕目眩、气短胸闷的毛病,但也就仅此而已,并没有进一步的恶化。只要稍加调养,种种症状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

秦老大人已经渐渐明白过来:自己所害的这个“风症”纯粹就是一种慢性病,可能很难治愈,但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他索性就趁着这个机会,以“养病”为名,连医药司衙门都懒得去了。

虽说秦老大人是医药司的一把手,但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他这个主事官就是个摆设,就算他不去“上班”,也不会影响到任何公务,医药司衙门完全可以照常运转。

虽然再也没有去过衙门“上班”,但这并不意味着秦中庸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而是把衙门里的官印和自己的小章全都带回了家。

我不管那三个副手在做什么,也不管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反正没有我的大印和签章,你们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就算我不去上班,依旧是医药司衙门的一把手。

至于说乞骸骨……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像秦中庸这样的“官迷”,怎么可能会主动退休呢?

若是真的主动辞职了,自己的待遇还要不要了?

作为官场上的老油条,秦中庸很清楚的知道医药司衙门的“政治格局”。

在自己的三个副手当中,蜀思文是一门心思的往上爬,无论平日里的巴结逢迎还是这次娶了个寡妇,都足以证明这个人为了升官可以不择手段。

魏兴武乃是朝中开国勋贵子弟,背景深厚家族势力强大,只要有机会绝对会走“上层路线”取自己而代之,然后就调到京城部堂之内当官了。

至于说那个吴子山……他的医术确实高明,也是个能做事情的,但也仅此而已了。

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不会对自己构成什么威胁。虽说他在乌鲁部立了大功,朝廷必然会有封赏,但他是典型的“技术官僚”,这就注定他只会成为一个很不错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不大可能成为主事官。

一正三副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一年多,自从秦老大人说要“乞骸骨”之后,医药司衙门的政治平衡就被打破了。

不管是处心积虑的蜀思文还是背景强大的魏兴武,全都上蹿下跳积极活动,时刻准备顶替自己的位子。

但秦老大人根本就不想退休,那句“乞骸骨”的话语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他们却当真了。

虽然秦老大人没做过什么政绩,毕竟是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的“老手”,他很清楚的知道现在的医药司衙门已是暗流涌动,但他却从未想过要平息这种局面。

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一把手而言,让副手们相互争斗相互牵制,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能避免来自副手的直接威胁。

蜀思文想上位,魏兴武想刷履历,那个吴子山居中摇摆,那就让他们继续斗下去好了,斗的越激烈越好。

按照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则,秦中庸离任的时候会举荐一个接任的人选,他的举荐无疑会有很大的作用。

为了得到他的举荐,蜀思文比以往巴结的更加卖力,还送了很多价值不菲的礼物。魏兴武也打着“探病”的幌子来过两次,每次都没有空着手来。

虽然秦老大人从来都没有想过主动辞职,但那一句随口而言的“乞骸骨”却让他得了不少礼物……

也就只剩下吴子山一个人没有来“探病”了。

不管怎么说,秦中庸都是吴子山的领导,顶头上司病了,他应该来探望一下了吧!

只要他对医药司一把手的位子有想法,就得想方设法的送点好处,来得到秦老大人的举荐。

在这种情况下,收取下属的“礼物”,虽然不合法,但也不是什么违背律法之事,根本就他算不上贪污受贿,最多只能算是“灰色收入”……

所以,秦中庸秦老大人一直在等吴子山的到来,等着他来给自己送礼。

就在这个时候,贴身的仆役来报:“吴同知来探病了。”

来了,终于来了。

秦中庸秦老大人赶紧命人把熬好的药汤端过来,却没有服药而是放在床头,做出一副“我生病了正在吃药”的样子。

然后躺卧在床上,又专门在额头上覆了一方热手巾,拿捏着“我的病很重”的姿态,用万分虚弱的声音说道:“请吴同知进来吧……咳……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