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终于上钩了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3章终于上钩了

经历了“活埋”事件之后,蜀思文蜀同知就大病了一场,足足在家休养了半个多月,才重新回到医药司衙门“上班”。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蜀思文,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变得低调了很多,不仅对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的吴子山恭恭敬敬,甚至每次见到九品的仓大使赵丙丁,都低眉顺目服服帖帖……

尤其有意思的是,蜀思文明明已经把应该采购的药材全都采购的差不多了,却在这个时候主动辞去了这个差事。

既然蜀思文撂挑子不干了,这个差事就顺理成章的落在吴子山的头上。

趁着为北伐大军采办药材的机会,吴子山不失时机的再次和药商温占孙取得了联系。

“温掌柜,上次我曾偶然听你提起过,你们的药田当中种植了大量的苦参和棘豆?”

“确实如此,吴大人想要多少?”

“苦参五百石,棘豆五百石,若是有黑油果的话,还需两三百石,你能给我供货么?”

温占孙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眯缝着眼睛看着吴子山:“看来朝廷是要决意对北方用兵了。”

北伐这种事,朝廷早就开始准备了,这种大规模的战争根本就瞒不过对手,只要蒙古人稍微用些心思,就能察觉得到。

比如说吴子山想要采购的苦参、棘豆和黑油果这三种药材,就足以证明大规模的战争已进入了最后的筹备阶段。

因为这三种药材并不是给人吃的,而是专门为战马准备的药物。

通常情况下,苦参和棘豆都是用来给战马祛除寄生虫,而黑油果则是治疗骡马牲畜便秘的特效药。

这三种药材全都是草原上的特产,蒙古人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只不过是个区区的从六品同知,管不到朝廷的军国大事。既然朝廷要我采办药材,我就办好自己的差事也就行了。你我合作过几次,所以才先找你,你要是能给我供货,自然是最好不过,若是你没有这么多药材,我就去找别人。”

“苦参好说,你要多少我有多少,只是这棘豆和黑油果就不大好说了……”

棘豆和黑油果肯定不好说,吴子山当然知道这一点:因为还不到收获的季节。

这两种药材需要等到六月份才能采摘,再加上晾晒和泡制的时间,要想拿到这两种药材,至少也得等到七月中旬。

“七月中旬?我等不了那么久,大暑之前我必须拿到现货才能向朝廷交差。”

按照吴子山的说法,必须在六月初拿到这批药材,错过这个时间段就无法向朝廷交差了。

其实,这是吴子山在故意摆难题。

温占孙沉吟了好半晌子,反反复复的起身、坐下、起身、坐下……

吴子山完全可以理解他的心情:毕竟这是一笔几万两的大生意,对于乌鲁这样的小部落而言极具诱惑力,若是就这么放弃了,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赚不到手,那就太可惜了。

经过好一阵子权衡之后,温占孙终于拿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生货行不行?”

吴子山早就料到他会提起“生货”这两个字。

所谓的生货,就是特指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药材。

药材不是瓜果蔬菜,并不是新鲜的就好。必须经过反复晾晒和相应的泡制才能使用,有些药材还需要年份的沉淀。

通常情况下,很少有人直接采购“生货”,毕竟那太麻烦了,还需要计算水分损失和泡制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损耗。

“生货?”吴子山知道对方已经上钩了,却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要是生货的话,我还的再泡制一次,这也是要算在本钱之内的……”

“只有使用现场采摘的生货,才不会耽误了日期,”温占孙和贴心的给吴子山提了一个建议:“吴大人可以先从我们的药田里收取生货,先给朝廷交差,然后再想办法拖延时间慢慢泡制,这点时间应该能赶出来吧?”

“那这价钱方面?”

“价钱自然好说。”温占孙的脸上浮现出生意人特有的狡黠之色:“吴大人把这么大的生意交给我,我怎么也得表示一下,按照行价打个八五折……”

“八五折不行。”

“那就八折吧。”

“八折也不算低呀。”吴子山故意做出一副锱铢必较的样子,反反复复和温占孙计较这价格的高低。

“只要吴大人按照行情价的八折采购,我们另有一笔小小的意思孝敬给吴大人……”

只要你八折采购,我会给你一笔丰厚“回扣”。

听了这句话,吴子山立刻做出一副“见钱眼开”的贪财嘴脸:“既然温掌柜这么懂事,我也就不好再和你争了……”

“那这笔生意……”

“说定了。”

“吴大人果然是个痛快人,”因为刚刚谈成了一笔大生意,温占孙显得有些兴奋:“我这就给老家那边去信,让他们立刻准备,最迟不超过五月中旬,咱们就可以北上收货了。”

终于上钩了。

客客气气的送走了温占孙之后,吴子山马上把赵丙丁喊了过来。

筹备了好几个月的计划,终于有了成果,只要到了草原上,就可以确定乌鲁部的准确位置,还能趁机摸清他们的虚实,为八月份的北伐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绝对是大功一件。

赵丙丁立刻上报,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立刻紧锣密鼓展开……

到了五月十五这一天,温占孙按照事先的约定来找吴子山。

当天晚上,吴子山就带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跟着温占孙北上了!

这支北上“收货”的队伍规模庞大人员众多,除了吴子山和赵丙丁这两个医药司衙门的“公差”之外,还有大量车夫、力夫和其他乱七八糟的随从,总共有三十多个人。

不用想也可以知道,这三十多个人当中,有一半是大明朝的特工人员——锦衣卫,还有一小半是经验丰富的军事人员,以及几个朝廷的官员。

作为锦衣卫的七品旗总,安藏舟安大人亲自出马,扮作吴子山的贴身随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