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加官进爵 - 人在大明,从做豆腐开始 - 爱打赌的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4章加官进爵

因为强有力的防控措施,黑皮瘟疫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消退迹象,按照吴子山的本意,严格的防控制度至少还要延续到立夏以后,但却已经做不到了。农业为大明朝的立国之本,农时耽误不起,只能放松管控进行大规模的耕种。

好在经历一次疫情之后,人们已经对黑皮瘟有了些基本的认知,官府的灭鼠灭蚤已见成效,并没有出现第二波大规模的疫情。

吴氏医馆里的感染者越来越少,人们的生活逐渐开始正常化……

因为长时间的朝夕相处,杏儿和吴子山的关系愈发亲密,她总是喜欢在吴子山身旁,天南海北的说些很有趣的话题。

“先生,上回你说大地是圆的,是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只不过大地不是圆,而是一个球。”

象往常一样,杏儿坐在小板凳上,就象个好奇的孩子一样双手托腮听吴子山说起很有意思的话题。

“大地明明就是平的,怎么会是个球呢?”

“你感觉到大地是平的,那是因为大地太大了,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大地确实是个球。”吴子山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方说大海上归航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顶,随着船只的靠近,才会慢慢的看到船身……”

杏儿生长在内地,从来都没有见过大海,但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

虽说古代的人们大多相信“天圆地方”的说法,其实很多有识之士早就意识到了大地是个球体,至少在宋朝的典籍当中,就曾经明确的提到过这一点。

“如果大地真的是个球,生活在另一端的人们岂不是要掉下去了么?”

关于这个问题,就稍微有点复杂,因为这涉及到了地球引力。

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连小学生都可以弄懂地球引力是怎么回事,但是对于杏儿来说,却是一个非常费解的问题。

虽然说了好半天,杏儿还是不大明白啥叫“地球引力”。

好在杏儿性情单纯,搞不懂的事情干脆就不懂好了,从来就不追求什么真理。她原本就对这些问题不怎么在意,只是单纯喜欢和吴子山在一起,很享受那种感觉,仅此而已。

每当吴子山说起那些深奥的道理之时,杏儿就忽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崇拜的看着他……

就在这个时候,沈霖沈知县火急火燎的跑了过来。

“赶紧,赶紧着点。”沈知县,“接旨,赶紧接旨。”

接旨?

接什么旨?

“此次大疫,你灭疫有功,朝廷要封赏于你。”

“宣旨的钦使马上就要来了,赶紧准备。”

在吴子山的心目当中,所谓接旨就应该是这样的一副情形:一个白白胖胖的太监,展开一卷明黄的圣旨,扯着公鸭嗓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下边的人磕头接旨就完事了。

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圣旨代表着巍巍皇权,份量重若千钧相当的隆重。

摆香案、封贡品,这些都是最起码的要求,若是再正式一点还得事先斋戒沐浴更衣,甚至还要有配套的仪式。

好在这道圣旨不是最高规格的“钦命皇诰”,仅仅只是通过正式的官方渠道下达的一个命令,那就简单多了。

摆开香案火烛之后,一个五品的锦衣卫拿出一个手本……

其实圣旨有很多种,影视作品当中的那种明黄绫子是比较正式的一种,其实这样的圣旨并不多见,最常见的都是这样的手本。

说的更准确一点,这根本就不是“旨”,而是“谕”,规格要低一个档次。

根本就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开场白,一上来就直奔主题:

“……朕事神治民,朝夕是心,闻边北大疫,忧心者圣……”

“……今有吴氏子山辈,医民治疫,殊功卓著,深符朕望……”

“……所献控疫去疾策,为安民良方,朕悉纳之。”

“……为免遗才于野,为彰赏罚之效,钦命吴氏子山者进士出身,加爵奉国郎,任户部医药司山西主事同知,钦此——”

听到“钦此”这两个字,吴子山就知道圣旨已经读完了,赶紧模仿着影视剧当中的情形叩头谢恩。

旁边的沈霖沈知县本就是京官贬谪下来的,最熟悉这一条礼仪和官场的规则,赶紧摸出一封银子,陪着笑脸递给了那个宣旨的武官——遇到加官进爵这种喜事,给宣读圣旨的人塞红包,是当时官场上约定俗成的规矩。

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宣读圣旨都是太监的工作,其实并非全都是这样。

在大明朝,锦衣卫宣读圣旨的情形一点都不少见。

锦衣卫?

这个身材魁梧的武官是锦衣卫?

在吴子山的印象中,锦衣卫就是身穿飞鱼服腰挂绣春刀的形象,但眼前这个锦衣卫却穿了一件很普通的武官官服,和影视作品当中的锦衣卫完全不同。

其实吧……飞鱼服是锦衣卫的礼服,只有在某些重要的场合才会穿。

客客气气的打发走了宣读圣旨的锦衣卫之后,吴子山依旧是一脸懵。

自己抗击疫情有功,朝廷加官进爵,但给我封的这个官是怎么回事?

经过沈霖沈知县的一番解释,吴子山才算是大致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医药司是朝廷刚刚成立的机构,却不是一个独立的单位,而是隶属于户部的下属部门。这个医药司山西主事同知基本就相当于山西的医药局副局长,是个从六品的官职,比沈霖沈大人这个父母官还高半级。

至于说奉国郎的爵位,则纯粹就是一个荣誉称号了。

大明朝的爵位制度总共分九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卿、尉、郎。

大明朝本就有异姓不封王的说法,那些王爵必须是皇子才行。至于说徐达、常遇春等人虽然封了王,却是死后追封,活着的时候哪怕是有天大的功劳也不可能封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