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力能扛门板 - 明末大寇首 - 焚天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寇首 >

第4章力能扛门板

王六张二的名字太普遍,叫起来容易混。李阳给他俩一人起一个大名,刘石张旭。

有新名字后,两人长久没笑过的脸上都微微有点活络起来。

赵厚德孤身一人,没有家属,从他阴郁的表情来猜测,他应该背负着一些仇怨。

其他三人里周旺有个婆娘,跟在周旺身边,瘦的跟个麻杆一样,一直用枯爪一样的手,紧紧抓住周旺,生怕一不注意周旺人没了。

周旺亦是非常疼爱他这个婆娘,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碗粟米饭,分给他婆娘半碗。

这种品质在这个卖儿鬻女的时节难能可贵。

这也是李阳选择招募他入伙的原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边的人有点良心。

至于刘石两人,都是穷光蛋,从陕西逃荒到山西的。

本来以为山西的官老爷和豪绅会做点人,施舍给他们一点粮食,可到了山西才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

在接连数日啃野草,树皮过活后,这次遇到流寇也不跑了,反正不管如何都是死,还不如加入流寇,至少能混到一点粮食吃。

四人的性格整体而言,还算合李阳的脾气。

至于深交后如何,那只有天知道了。

不想让刘三久等,带着招募到的人手,来到刘三身旁。

“队长,人招募齐了。”

刘三瞅一眼,带着五人回到他负责的区域。

经过一个时辰不停的填坑,石楼县窄小的护城河填完了。

刘三命人拿过来几把破刀,递给李阳。

“这五把刀,是你们的武器,一会跟着去攻城。看见后面举着大刀的人没,那些是督战的,要不想被他们给砍了,一会听见号令,记得往前冲。”

刘三人不错,没有其他义军中哪种老人欺负新人的恶习。

把周旺的婆娘放到后营,李阳五人握着刀,手心里都冒出汗来。

与填沟壑不同,这是需要实打实的往前冲,顶着城上的箭矢与鸟铳,攀爬城墙的。

义军的队伍散漫无序,没有李阳想象的那么精锐。

李阳五人都是流民,只有麻衣遮体。

找到在磨自己大刀的刘三,李阳想找他要五套铠甲,即便最轻便的皮甲也行。

磨着刀的刘三没抬头,一下两下,不停的磨着刀。

“铠甲,想啥呢,有铠甲,我还能不给你们。你看看,营里有几个有铠甲的?”

李阳再次打量周边的义军,的确大部分都是布衣,唯有掌盘子处聚拢一百多人,人人有甲。

皱着眉头,望向城墙,城墙上的守军手里不说人人有弓箭,至少五成是有的。

要是没甲的话,李阳身后的小伙伴不一定能活下来几个。

垂头丧气的回到五人中间,周旺走了过来问:“大人,没要到甲吗?”

“队长那里也没甲。”

“没甲,怎么去攻城,那不是去送死吗?老子不干了,谁爱干谁干!”

王石在旁边骂骂咧咧,把脚下的小石块一脚踢到远方。

“闭嘴,进了义军,不是说你想走就走的,那边督战的人,可不给你讲那么多有的没的。你要是让他听见你说的话,弄不好给你个扰乱军心的罪名,把你直接砍头。”

对王石的消极情绪,李阳立马小声呵斥,不能任由这种思想在小队里发散。

李阳的话说完,四人都沉默下来,可没甲去攻城,那就是那命去赌。

畏惧的情绪不只是在李阳这个小队里传播,其他新加入的流民与无甲的义军,也是各有怨言。

望着手里有着缺口的旧刀,在拉扯一下身上的布衣,赵厚德忧心忡忡。

“伍长大人,凭借咱们这装备,要想攻破城,有点异想天开。”

瞅一眼其他人,低声对李阳道,“要不,等会,咱们往后站站,不冲那么前。”

要是真的没办法,也只能按照赵厚德的建议,吊在其他人身后试试了。

李阳站直身体,扫视周边的情况,发现有人拿着木板充当盾牌,心里一喜,轻声对四人说:“我要办法了,你们在这里等着,我去去就来。”

四人目送李阳去找刘三,心里紧张的瞅着他,迫切的想知道李阳的方法是啥。

毕竟这是关系到他们性命的大事。

把情况给刘三说一下后,刘三不阻止李阳出去找东西,只是嘱咐他不要走的远了。

李阳连连点头,大步走出临时营地。

城外有几栋破房子,散乱在官道的周围,房子里空荡荡的,只留下半个门板在这。

李阳所谓的方法便是这块门板。门板厚有十厘米,长两米,宽一米,挂在墙上。

上手用力推推,硬度符合李阳的要求,看起来还是用槐木打造的。

手上用力,青筋暴起,硬生生把门板从墙上拽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