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 我和四爷互穿后 - 山海十八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我和四爷互穿后 >

第一百零二章

离京两年半,回来后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

武拂衣仍然记得提醒胤G,饮食有度,切记适量。

反正荔枝树移栽到了土里,没人和他抢荔枝,可以分几天慢慢采摘着吃。

不许尝试“日啖荔枝三百颗”,当然了实际荔枝数量也不允许。此次,运回京城的都是小型荔枝树品种,便于装船运输。哪怕将给胤G五分之二,也仅仅五十多颗而已。

百忙之中的特意提醒,倒不是有多舍不得胤G上火难受。

武拂衣觉着以G・武氏锻炼后的身体素质,不至于不能喝苦药对抗一波体热上火,但治愈过程中他难免精神不振。

她却希望胤G近期能保持精神奕奕的状态。

没别的原因,雍郡王监国的事情非常多,有活必须一起做!

首先是刑部诸事。

伊拉哩・阿山被撤职后,刑部尚书换了个橡皮图章上去。

这是武拂衣的比喻,如今橡胶还在南美自由生长,没有传入清朝的领土上。

康熙找了个听话大臣暂坐此位,一看就不能担事,但也不会似阿山心有二主地滋生事端。

各地上报刑部的案件却需要人做最终决断。

雍郡王监国兼理刑部事宜,而在圣驾避暑的三个月内,这也是需要暗中提高警觉心的工作。

江南一带正是派出暗线在查拐卖案,指不定哪一起案子就是此刻报入刑部。

除此之外,趁着一大群人离开京城,康熙明确了还有一个地方要火速摸查。

正是内务府。此处交给胤T负责,但他压根没有让其焕然一新。

不过,老四也不是彻底单打独斗。

康熙表示任命胤T为内务府总管之际,也让胤协理,而这次不带十二阿哥去木兰围场。

平时,胤基本不管事,但不代表他对内务府内情一无所知。

万琉哈氏与德妃同一批小选入宫,她在生下胤后依旧默默无闻,何尝不是一种自保之道。

胤自幼养在地位特殊的苏麻喇姑名下。

康熙四十四年,也就是两年前,苏麻喇姑去世。胤以守孝为名深居简出,看起来对协理内务府的工作并不上心。

事实证明,工作态度不积极,不代表不了解情况。

圣驾离京之后,武拂衣与胤有了更多接触。

十二阿哥不争不抢,但对内务府的人际关系是如数家珍,甚至能上述顺治年间。

“四哥,弟弟是不是太嗦了?”

胤林林总总地说了许多,与他在老八面前事不沾手的模样截然相反。皆因此次是康熙下令,让他务必全力配合四哥肃清内务府。

武拂衣暗叹皇子都不简单,十二阿哥平时万事不管,心里的那本账却也理得清清楚楚。

这就给胤续了一杯茶,“为兄岂会嫌你。离京两年半,对宫内之事生疏了很多。十二弟愿点一盏指路明灯,我必要郑重道一声谢谢。”

胤却没有立刻伸手去喝茶,只是谦虚地说,“四哥过誉了。”

武拂衣心下了然,随即朝着东北方向拱了拱手。

“你我皆是为汗阿玛办差。兄弟齐心,认真做事,你也无需过度自谦。”

“此言有理。”

这次胤才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随后,他又是歉意地解释。“其实是弟弟生怕自己笨口拙舌。平日里,安慰福晋的话也说不顺溜。这会要是阐述不清,唯恐耽误了四哥的工作。”

嘴笨?

不见得吧。

即便胤真的嘴笨,脑子可是非常好使的。

仅仅从他喝茶与否的前后变化,那便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心照不宣了。

胤没有立刻去动四哥续杯的茶水,直至听到提及为康熙办事才握杯。正是声明别人的赞美都不重要,一颗忠心向着皇上。

武拂衣更是听出了胤后面这段话的潜台词。

兄弟俩又不熟悉,十二怎么会提到平日里安慰十二福晋呢?

其实是透出一个消息。

十二福晋富察氏是马齐的女儿。

眼下,马齐官拜正一品的武英殿大学士,正是如日中天的好时候。

富察氏又有什么事过得不开心,需要做丈夫的胤再三安慰呢?

胤能提到主动安慰福晋,也就不是说夫妻感情不合。

而是暗指他与富察家关系不亲近,因为与马齐的某些拥护倾向走不到一块去。

马齐与胤T走得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