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北成供销社 - 回档1994 - 唐二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回档1994 >

第180章北成供销社

周良在一家小面馆摊匆匆吃了一碗刀削面,填饱了肚子,随后来到北成路。这条街目测不过七八百米长度,左右都是居家住户,底层也有商铺,但贩卖的绝大多数都与建材五金类的相关。

径直往前走了两百多米,靠右手有一处锁着门的通铺,上下两层,总平方大概近两千。但透过玻璃窗,里面是一片狼藉。

这就是以前的北成供销社,而且是岳阳城最大的供销社。

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只要到北成供销社,没有买不到的。

不过由于北成供销社地理位置并不处于人流集中的地方,槐星街迅速变成岳阳城第一商圈,再加上改革开放,很多曾经在这里的老板闻到了商机,纷纷转向槐星街开店,自主经营。

渐渐地,北成供销社顶着的光环就暗淡了,直到现在,彻底没有了人气。

陈东他们只知道周良反常地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但在这三天时间内,周良在想明白活在当下这个严峻问题后,针对于自己的计划安排重新又制订了一遍。

甚至,在夜深人静地时候,他更是有目的地围着整个岳阳城转了好几遍……

接手杨林在木料市场的加工坊,只是一个偶然,第一看在陈东的面子上,出于对陈大富师徒的照顾,第二周良闻到了新的商机。

在岳阳城开第一家家具城。

但想要开家具城,除了需要钱以外,就是资源。

而在资源之中,占比例最大的就是一个足够宽敞的空间。

目前周良手里握着后街十七家旧房子,只要周良一声令下,把这十七家房子拆掉,再花费时间人工和金钱,想要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具城,条件完全允许。

然而,存在着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时间。

一旦这样操作,就会大幅度的浪费时间,再则后街十七家旧房子的用处,远不是一个家具城可以相比的。

所以周良需要重新找一个更合适的地方。

最终北成供销社进入了周良的视线,选择这里同样也有几个好处。

第一,北成供销社至少曾经岳阳城的人都听过它大名,清楚它的位置。

第二,这里的位置与东山路的木料市场相隔不远。

第三,足够宽敞的地方,只要稍加改造,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焕然一新……

周良特意去小卖部买了两包好烟,随后找到供销社社区办。

办公室内有两个人。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伏案写着什么,另一个年龄和周良相仿的女人,正打算拎着水瓶出门打开水。

周良冲她微笑,并马上侧身让道。

等她离开后,周良礼貌的敲了敲门。

“你好,请问是黄主任吗?”

黄明选抬头看向站在门口的周良,放下笔,下意识点头。

“我就是。”

“黄主任,我是周良。”

“你就是昨天下午打电话来的那个周良?”

黄明选让周良进了办公室,并示意他坐在旁边的长椅上。

周良并没有坐着,而是走到黄明选的面前,赶紧将两包好烟递了上去。

黄明选眉头微皱,道:“我不抽烟。你昨天下午在电话里说,有事要找我,说事吧?”

“黄主任,北成供销社现在不是空着吗?”由于时间太急了些,所以对黄明选的了解并不多,自然不知道他的喜好,周良尴尬挠头,道:“我想租下来。”

北成借销社闲置下来的时间并不长,但可预见,如果没有人接手,或者出现其它的变数,宽阔的地方还是只能空着,纯粹就是浪费。

黄明选道:“租多大,一个铺,两个铺?”

“是两层,全部。”周良一本正色道。

供销合作社是一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当时为了扩大社员面,以及本着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供销合作社成立初期都会发行一部分股票。

而这类股票的利息是一年一发。

如果能重新再次将北成供销社这么宽敞的地方运用起来,这不单对于供销社是一件好事,对于拥有原始股票的股民也是好事。

黄明选眼神中闪过诧异,紧接着摇头晃脑,坚定地认为周良是在开玩笑。

周良道:“黄主任,我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耽误你的工作,拿你开玩笑对吧。我是认真的!”

“认真?”再次打量着周良,黄明选定了定心,道:“你知道原北成供销社有多大?你知道全部租下来得花多少钱?就算我答应租给你,你又如何利用它产生经济效益?年轻人,做任何事不要冲动,得考虑清楚。”

周良接道:“底平方大概八百左右,至于我拿来做什么,是关于木材方面的。黄主任,请你相信我的态度和坚持。但不管黄主任是否答应,站在我的立场,首先还是要强调一下原北成供销社的弊端。”

黄明选挑了挑眉,示意周良往下说。

“第一,地方很大,空间很宽,原本是一件好事。但以目前处于的地理位置,它带来的人流量并不高,从价值产能方面来看,它就得扣一分。”

“第二,就是因为地方大,它又变成了一个很烫手的东西,因为很难有人会接手。”

“第三,周边的商铺,全是五金建材,甚至在路口还有卖丧葬黄纸的,想要把人流量重新集中到北成路,除非顾客是带有锁定的目的性,比如买螺丝,他会去五金店,买黄纸会去路口,很难吸引到其他人……”

周良细数了几条,没有一条与实际情况不吻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