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熊文灿的反应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爱历史的小蜗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9章 熊文灿的反应

熊文灿的反应,让本来就很伤心的徐秋秋变的绝望起来,她本以为人人都说熊文灿是个好官,会为民请命,熊文灿一定会帮自己报仇。

但现在看来,天下的乌鸦果然是一般黑,她有些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和村民一起死掉,那样自己就不会受这么多苦。

众人将徐秋秋带进熊府之后,直接将她放进客房,几人便轮流守护在此,不允许任何人相见。

熊府来来回回送来了好多吃的,徐秋秋看着满桌的饭菜,肚子顿时咕咕的响了起来,但她决定死也不吃这些狗官的饭,便一个人坐在那里生闷气。

不知过了多久,这些天累的不行的徐秋秋,好像已经认定自己会死在这里,所以也就放下了心中的东西,竟然趴在椅子上睡了起来。

“大人,你回来了。”

“嗯,她人在屋里吗?”

“是的……”

“吱”房间的门被推开了,睡着的徐秋秋却一点反应也没有,熊文灿看到趴在椅子上睡着的徐秋秋,摇了摇头,随后从床上拿了一支被子,盖在了徐秋秋的身上。

没想到徐秋秋竟然直接清醒了过来,她一把拿开被子,然后又将熊文灿推开,大口骂了起来。

“你该死的狗官,要杀要剐随便来,不要想污我清白,你再敢向前一步,我就直接撞死在这。”说完头就向旁边申去。

“慢,姑娘你听我说。”熊文灿温和的说道;

“说什么啊?狗官,天下的乌鸦一般黑。你们就会欺负我们这些老百姓。”说完竟然直接哭了起来。

“姑娘,我是来为你们徐村百姓报仇的,你总得给我讲讲怎么回事吧!”熊文灿说完向前走了两步。

“你别过来,你在过来我就死在这里。”徐秋秋一看熊文灿向前走来,顿时又变得激动起来。

“你死了谁来为徐村的几百人报仇啊?你可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再说了,我知道快要入土的老头子了,我打你知道小姑娘的注意,说出去还不让人笑话。”

“真的吗?你真是想为徐村的百姓报仇。”徐秋秋一脸迷惑的问道;

“那当然了,不然我留你在家干嘛?你还真以为我看上你了,我这一个几十岁的老头子了,怎会为了一点美色去破坏自己的名声。”熊文灿不厌其烦的解释道。

“那你为什么不让我在街头说完?”徐秋秋有些埋怨的说道,他感觉熊文灿有些像他的爷爷,总是那样温和。

“你傻啊!你要告的是谁?万一让他知道了,你还想不想活了。”

徐秋秋一听,顿时明白了,暗道原来他都是为了自己好,毕竟自己状告的可是一个大官,万一他知道了,杀自己灭口怎么办?

想到这里,徐秋秋直接跪了下来,对熊文灿说道:“多谢大人救命之恩,是小女子鲁莽了,请大人不要见怪。”

“你都让我不要见怪了,我又怎么会见怪,起来吧!”

“谢大人……”

“说说徐村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会活下来?”熊文灿严肃嗯问道;

徐秋秋不由的想起了哪天的情景,至今想起来还是浑身颤抖,泪水如雨水一般流了下来。

“启禀大人是这样的……然后我就来到了福州府,找到了熊总督你。”

徐秋秋讲述了那天的所有细节之后,再也忍不住,直接趴在地上哭了起来。

“别哭了。”熊文灿拍了拍徐秋秋的肩膀,安慰着说道。

徐秋秋突然抓住熊文灿的袖子,哭泣着说道:“大人,凶手就在总督府,求你一定要为徐村的村民能报仇啊!”

听到徐秋秋的话,熊文灿叹息了一声,然后沉默了下来。

徐秋秋看了熊文灿的反应,顿时有些绝望的说道:“难道大人也不能帮助小女子吗?”

“不是我不能帮你,是现在……”熊文灿知道现在朝廷根本没办法节制郑芝龙的势力,不然也不会对福建等地区如此放纵。

明军的水军都在数次同郑家船队的对抗中消耗殆尽,要是一个不好逼得郑芝龙再次造反,到时候才是整个福建等沿海的灾难。

徐秋秋看到熊文灿犹犹豫豫的,顿时变得绝望起来,他看着熊文灿激动的说道:“你不是福建最大的官员吗?为什么不能为徐村百姓悯冤?”

“是啊!我是福建最大的官员,可是我却管不了郑芝龙。这样吧!我连夜派人护送你去京城,这件事已不是我能做主得到了,你去京城面见皇上吧!请皇上为你主持公道。你看怎么样?”熊文灿说完以后,凝重的看着徐秋秋。

“谢大人,小女子无以为报,来生来世原为大人做牛做马,以报答大人的恩情。”

“好了,别说这些了,为了以防万一,你们现在赶紧出发吧!来人。”

“大人有什么要吩咐的?”护卫听到熊文灿的声音直接跑了进来。

你找两个人连夜护送徐姑娘回到京城,然后将徐姑娘和这封信交给皇上,记住路上一点要小心,实在不行就把信给毁掉。

“是大人……”

“好了,徐姑娘你们走吧!”

“谢熊大人。”说着护卫直接带着徐秋秋和熊文灿的信,连夜向京城赶去。

“父亲,出了什么事了吗?为什么这么紧急的把人送到京师?”

黑夜中,熊文灿的儿子熊武仁满脸疑惑的向自己的父亲问道。

“出事倒没什么大事。只不过为父将此女送去京师确是令有用意,仁儿可能猜到?”

熊武仁想了想说道:“父亲是想将此女送往京城,让朝廷提前做好准备。好来对付福建郑家的势力。”

“嗯,不错。”熊文灿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但也不全是,毕竟死了这么多人,一旦传到皇上耳朵里,我这有没什么反应,那你爹我的仕途就到头了。

最主要的是皇上重视武略,别看现在对郑家势力不管不问,一旦抽起手来,到时候郑家就在劫难逃。

至于此女也算是我给皇上的一个交代,让皇上知道我在福建这边也不容易。你爹我一向主张招抚,直到现在才明白,有些人注定是难改本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