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处置周王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爱历史的小蜗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692章 处置周王

同崇祯想的差不多的是,尹正清送来的东西和锦衣卫所传回来的消息差不多。

只是,尹正清因为没有和锦衣卫一样的证据,对于一些东西也是没有汇报。

密信遮掩着崇祯的面部,崇祯脸上的表情吴宗达当然是没有看到。

但从吴宗达的内心来说,他是非常兴奋的,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尹正清办的很好,至少不会让皇上感觉到不满意。

果然,崇祯的表现也让吴宗达证实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不错,不错。尹爱卿不愧是吴爱卿力荐的官员,办事甚的朕心。这件事,尹爱卿有功,吴爱卿荐人有力亦是有功。”崇祯将手中的密信放下,脸带笑容的看着吴宗达说道。

吴宗达当即站了出来。

“皇上过奖了,一切还是皇上慧眼识珠,还有就是尹大人在开封城的披肝沥胆、不负圣忘,臣则不敢居功。

不过臣请问皇上,目前开封城证据确凿,新年也已经过了,是否开始抓捕?”

吴宗达的话刚问出,崇祯便思索了起来。

良久,崇祯点了点头说道:“抓,肯定是要抓的,不过只能抓一个人。”

“只抓一个人?皇上的意思是?臣愚钝,有些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吴宗达此时真的是有些懵了,事情到了这一步,证据也有了,只要将证据公之于众,就能抓了周王,从而震慑其他的王爷。

况且,御林军百户魏旗之死,也造成了朝廷就算抓捕了周王,也不会引起天下百姓的猜忌。

原本商量好的事情,皇上却突然间说不抓了,这让吴宗达有些没想到。

他的心中顿时以为皇上还念及皇室宗亲,顾忌到自己的一些名声,不敢再痛下杀手。

这让他非常惊讶,于是便毫不犹豫的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崇祯对此却毫不在意,他摆了摆手看着吴宗达说道:“承恩,将周王府送来的奏疏交给吴爱卿看看。”

“是皇上……”

周王府的奏疏?吴宗达一听,顿时有些懵了,皇上这里怎么会有周王府的奏疏,还有就是周王府给皇上上了什么奏疏。

此时此刻,吴宗达的心中满是茫然,他一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看着崇祯。

王承恩将奏疏找了出来,然后递给了吴宗达,吴宗达自是毫不犹豫的打开看了起来。

直到看清楚奏疏上的内容,吴宗达这才醒悟了过来,瞬间便明白了皇上的想法。

周王的态度,主动奉上皇上想要的东西,也就让皇上多了别的选择。

毕竟不但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还可以不必背负杀害叔叔等亲人的名声,留下了自己的好名声,这何乐而不为那?

这样反而更会让那些各地的王爷满意,等于是再次告诉那些王爷,这些我还是只要你们手中的钱财,你们的命我依旧还是不要。

“皇上,臣明白了。”

“你说说,这事应该怎么办?”

吴宗达略微思索了一下,便有了想法。

“回皇上的话,臣以为此事应当尽快办理。并且,利用朝廷的优势,不仅要将开封府的消息传到各地去,还要立即传到各地王爷的耳中。

然后,朝廷再趁机向各地派遣官吏,以巡查之名,对各地的王爷进行查办。这样,各地的王爷就不得不对朝廷妥协。”

“爱卿以为朝廷收取他们多少的财产才行?”

吴宗达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道:“一半,之前朝廷已经拿走了各地王爷的一半土地。这次再从他们的手中拿走一半,各地的王爷手中的家产也就少了许多。”

崇祯却摇了摇头,他已经不打算在一刀一刀的切了,而是准备一刀切。

“不,朕这次打算收走他们家产的八成,不仅仅是土地,还有房舍、店铺等。

这些收回来的东西,朕不要、朝廷也不能要,要将这些东西都分给各地被免岁禄的皇亲国戚。

以此来安定他们的心思,也是告诉他们从今以后他们要开始自力更生,朝廷以后也不会再管着他们。

同时,如果他们再敢闹事,也就不要再怪朕对他们不客气了。”

崇祯说的话还是让吴宗达吓了一跳。

“八成,皇上,恐怕这些王爷们不容易这么简单的就范。”

“刀子放下了,但还可以拿起来。况且,这是朕在和他们要吗?不是。是他们身边的那些皇亲国戚,他们都眼巴巴的看着这些财富和土地。

别人都分了,他们却没有分,你说,他们会同意吗?”

借刀杀人,吴宗达的心中不禁蹦出了这几个字,原来从最开始皇上不管不顾这些皇亲闹事,就是为了这一步棋。

此时的吴宗达看着面前的皇上,不禁感觉到了丝丝的害怕,这种害怕不是介于帝王臣子恐惧,而是你面对一个聪明且善于谋划的人的恐惧。

“皇上此计甚妙,臣明白了。”

“这件事还要你去办,尹正清这把刀子很锋利,要让各地的王爷明白。刀子不出鞘则矣,出鞘必杀人。”

“臣明白了。”

“既然如此,爱卿便下去办吧!”

“是皇上,臣告退。”

黑漆漆的夜色中,吴宗达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紫禁城,呼啸的寒风吹拂到他的身上,才让他从沉思中醒悟过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