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讨好明军 - 穿越之大明帝国 - 爱历史的小蜗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52章 讨好明军

这些部落、牧场见明军好像没有追究他们的打算,于是便想着讨好明军,他们为明军送来了大量的牛马羊和一些金银珠宝,还送来了祈和信。

对此,张世泽将牛马羊、金银珠宝全部收下,至于祈和信,则令人即刻送往京城,交给皇上。

明军则静静的等待着朝廷的命令,各部落、牧场也在提心吊胆的等待着他们的命运。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草原上的天气让许多适应不了的明军将士都病倒了,张世泽便让人将这些病倒的明军将士直接送回到了大明。

九月十八日清晨,太阳光刚刚照进一望无际的草原,几匹战马和一辆马车便急速的向乌尔格城赶来,打破了乌尔格城的宁静。

一座座偌大的明军营帐竖立在草原之上,军营内一片萧杀之气。

“停下,什么人?”

明军将士手持长矛将几名骑兵和马车全部拦截了下来,一脸严肃的朝马车内看去。

“快去汇报张世泽张将军,说陕西巡抚杨嗣昌杨大人到。”

“是,稍等。”

马车内,一名身穿官服的,大概三十多岁的官员此时正透过马车车窗朝外面看去。

眼前的景色不禁让他想到两句诗“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他本来正在陕甘担任巡抚,负责漠北大军的粮草,却突然收到崇祯的旨意,着他立即北上,协同张世泽处理漠北各势力的问题。

离别时,他想起了与陕甘总督孙传庭二人的对话,让他整个人陷入了思索。

他本以为皇上调他入漠北做事,只是为了处理战后事务,迫使各部落臣服大明。直到孙传庭说到皇上的意图,他才茅塞顿开。

他与孙传庭在之前平定张献忠叛乱以及辉特部的入侵相互合作,二人又都不是老旧派,因此关系日益深厚,否则孙传庭也不可能和自己说这些话。

在孙传庭的分析中,皇上从陕甘调他入漠北而不是从京城直接调人,必定是有不同的想法,按照皇上对内蒙的处理,漠北的处理可能也会出现变故。

这种变化必定为朝廷上许多官员不能接受,皇上担心在处理漠北之事上出现问题,才会没有直接从京城调人,而是从陕甘调杨嗣昌入漠北。

皇上必定是有经略漠北的想法!杨嗣昌想着孙传庭说到这句话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有些不敢相信,但细细一想,孙传庭说的很对。

从孙传庭的角度来看,就说杨嗣昌的能力来说,虽然也算是强,但是在整个朝廷来说,却也排不上前列,就不说那些官职高于他的,就是和他平级的他也不一定能比的上。

但在皇上心中,杨嗣昌有一样谁也替代不了,那就是忠心,如果说许多人是忠于大明,那么杨嗣昌这个人就只忠于皇上。

虽然他很多时候也有许多的私心,但面对崇祯,就是让他去死,他都绝不会眨眼的,这是孙传庭这些日子对于杨嗣昌的观察。当然,这些他并没有告诉杨嗣昌。

杨嗣昌得到崇祯的圣旨之后,与孙传庭告辞之后,便立即赶赴了漠北,一路赶去,风尘仆仆,面对草原上巨大的日夜温差,杨嗣昌一路上吃尽了苦头,终于赶到了。

明军营帐外,张世泽骑着战马急匆匆的带人从里面冲了出来。

杨嗣昌一看,急忙从马车内走了下来,当即拱手道:“下官杨嗣昌参见大将军。”

“杨大人客气了!请……”

张世泽并不认识杨嗣昌,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字,见到杨嗣昌来,态度也算是不冷不热。

只是杨嗣昌来,就代表朝廷的安排要来了,这可是让他日夜翘首以盼,非常高兴。

很快,张世泽的营帐内,诸多将军齐聚一堂,众人静静的等待着。

“不知杨大人此来,是奉了皇上的什么旨意?”张世泽看着杨嗣昌,一脸笑意的问道。

杨嗣昌这时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走上前来双手递给了张世泽,脸色严肃的说道:“张将军,这是皇上让我交给你的亲笔密旨。”

张世泽一听,脸上顿时严肃了起来,他站了起来,伸出双手,恭恭敬敬的将密旨接了过来。

场中一片平静,所有人都不由的将目光看到张世泽的手中,想知道密信上面写的是什么。

杨嗣昌将密信递给张世泽之后,随后退回了刚刚的位置坐了下来。

张世泽将密信拆开,打开认真阅读了起来,很快便将信封上内容全部看完,随即将目光扫向在场的将军。

在场的将军不明所以,见张世泽的目光看来,都是一脸的不解。

“吴将军……”

张世泽突然开口,令一旁的吴唯英楞了一下,急忙走上前来。

“末将在……”

“从即日起,杨嗣昌杨大人将会居住在营地内,负责处理漠北的后面事务,你等会亲自给杨嗣昌杨大人安排住所。”

“是将军,属下领命。”

杨嗣昌见此,也急忙站了出来,一脸平静道:“多谢大将军。”

“黄得功、曹变蛟。”张世泽再次将目光看向一旁的黄得功、曹变蛟二人喊道,二人也急忙站了出来。

“末将在……”

“你二人,分别领五万大军,黄得功明日赶往和林城驻守,曹变蛟赶往毕里纥都驻守。”

“是,末将领命。”

“杨大人,你刚到这里,要不我亲自带你去逛逛?”

张世泽一脸严肃的将命令吩咐下去,随后转向杨嗣昌一脸温和的说道。

杨嗣昌也没有客气,而是当即作揖道:“下官多谢大将军。”

“你们都下去准备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