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股市契机
嗯?吴勇脑中产生了疑问,因为在前世他很清楚记得87的时候港城经历了一次大股灾,其幅度之大历史罕见。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90年代末在经历了盛海认购证疯狂后,吴勇也想在股市里淘一桶金,专门研究了港城和深市的股市行情,了解过这次的全球性股灾,很清楚记得这个时间节点。
但是目前已经是87年7月,港股依旧红红火火,丝毫没有崩盘的迹象。
吴勇很清楚因为自己的重生,许多事情产生了蝴蝶效应,但是股市和个人不同,它的情况应该不会因为自己的重生而有质的改变。
此次股灾是全球性的,以美股率先崩盘带动各国股市相继大跌。
对了,目前美股的情况呢?
吴勇迫切想要知道大洋彼岸的情况,只是现在互联网还没出生,国内信息交流都不发达,更别提国外了。
这个时代大家都看新闻联播,国际新闻的部分,差不多是最重要的对外部世界了解的方式。
吃完饭,吴勇想了个法子,对众人道:“咱们几个两两分组,分头行动,去录像厅打听有没有国际新闻的录像,把前几个月的所有录像都借过来。”
“出什么事了吗?”陆芸好奇问。
“这个不好解释,等找到再说吧。”
大家都不知道吴勇要干什么,但对吴勇的话他是很信服的,只要照着做就不会有错。六人分成三组,分头寻找录像店。
吴萍和陆芸运气不错,刚出门找了十几分钟,就找到一家有专门用录像机录中央台新闻的录像店,将过去几个月中央台国际新闻和美国一些电视台的所有电视的录像带都借了回来。
一行人回到酒店,问前台借了碟片机,按照时间顺讯将一盘盘播放内容。
吴勇英语成绩一般,好在有学霸陆芸在,可以一字一句翻译给他听,虽然不是很详细,但大概的内容都能翻译个八九不离十。
吴勇主要播放的是跟m国经济有关的内容,其他都快进略过。
看了近两个月的新闻,大体内容是美国的经济在复苏、股市在上涨,华尔街充斥着穿西装、打领带、梳油头的渴望暴富的年轻人,这种种因素都为之后股市的暴跌埋下了隐患。
据官方发布的数据,美国1986、1987年的经济增长只有2.8%和2.5%,与此同时,消费却是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居民的住宅固定投资每年增长了10%。经济增长赶不上消费和物价的上升,并且也赶不上房地产的投资增长。
此外,联邦政府的开支也一路走高,每年增长7%,而州和地方政府开支年增长也高达4%。换言之,美国经济目前的增长主要是依靠债务和政府开支带动的,表面上股市的繁荣其实是源于这种账面繁荣的注水。
不甚理想的经济数据令市场感到了失望,美元贬值的忧虑让人们担心通货膨胀的到来。
国内市场的疲软让美国政府决定提高利率以支持美元的价格,那边利率一宣布上升,这边的股市就出现了价格的回调,所以美国目前的股市虽然没有开始下跌,但一直在冲高回落的筑顶阶段。
但是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吴勇隐隐记得,全国股市的大跌是因为美国出台的某个政策导向,但究竟是什么政策,吴勇一时间还想不起来。
他耐心翻看着一盘盘录像带,就这么持续看了三个小时。
终于,他在一盘录像带中,发现了一条重要新闻。
1987年7月2日,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罗森考斯基的主持下,筹款委员会向政府提出了关于向企业并购征税的法案,这项法案对于资本市场上的企业重组并购进行了重新的税务核算。换言之,这项法案意味着企业并购重组行为的许多避税优惠被彻底取消,并且法案对于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法律规定。
对于兼并收购成风的美国市场来说,这是个重大的利空消息。企业并购的财源多来自于企业债券的发行,而利率的上升显然会引起企业债券的价格下跌,影响公司的财务平衡。
7月2号,不就是昨天,那么美股股价呢?吴勇迫不及待想要寻找线索,他特意去了那家录像厅,给了老板10块钱,让他先拷贝一份今天的美国电视新闻。
老板接过钱麻利的处理完了事情,果然新闻上短暂提及了一句,仅仅过了一天,美国不少公司的股价都开始下跌,当日的道琼斯指数下跌3.8%,创下历史单日跌幅最高记录。
另外这一天,美国商务部宣布的2月贸易赤字数字明显高于预期。美元汇率因此下跌,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有所增强,利率上升进一步给股价带来下跌压力。
今天是美国时间星期五,股市还会正常交易,但这一边要收到消息起码得明天早上。
虽然吴勇不记得股灾发生的具体时间,但吴勇相信,历史依旧会重演,因为全球股市这几年普遍上涨两到三倍,从美国到香港,从华尔街到中环,股市大泡沫蔓延到了全世界。
一瞬间,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赚钱方案,炒期货!
暴跌迟早会来,资本家掠夺财富的镰刀已经举起,而这两天大洋彼岸的一系列消息就是发令枪。
今天是星期五,香港股市会迎来两天休市期,想要入场速度一定要快!
第二天一大早,吴勇便去了深市行政中心办理护照和签证。
可是87年想去港城不是件容易的事,负责签证的行政专员告诉他们目前去港城只有探亲和旅游签证,而且都有配额,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普通人按照正常流程下来一个月也未必能办好签证。
“失策了,没想到去港城会这么麻烦。”出了行政中心,吴勇火急火燎道。
张自强问:“那现在怎么办?”
“不知道。”吴勇摇头道。
陈修风道:“我来联系这边的几个朋友看看,能不能帮忙走快速通道……”
这时,边上有个人听到吴勇的话,走上前来打个招呼:“小兄弟,你是想赶着去港城?我可以帮你弄过去。”
对方递过来一张纸质名片,叫林子豪,名义上是一个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其实就是一黄牛。
吴勇疑问:“你能多久搞到签证?”
“签证这块我帮不了你,不过我有其他的方法,只要你肯花点钱。”林子豪隐晦说道。
吴勇道:“你的意思是……偷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