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制糖(捉虫) - 冲喜之后 - 封十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冲喜之后 >

第10章制糖(捉虫)

顾文承昨日睡得早,今天便早早起床,姜余昨天睡的晚,现在还在睡。

顾文承也没有吵他,只是自己一个人起床。

昨日染的布,已经被早起的母亲晾在了后院里。

顾文承一去后院,就看见那绳子上晾晒的布,只见几张土红色的布中间夹杂着一张黄粉的颜色的布,分外显眼。

他走过去摸了一下布匹,白色的棉布十分容易上色,柳枝染的粉色很嫩,粉色中又透着一些黄,是很漂亮的颜色。

顾母见他站在那,笑着道:“今天早上我过来看的时候还被吓了一跳,没想到这柳枝条染出来的颜色竟然这么好看,到时候用这布给余哥儿做一个褂子,穿上肯定好看。”

顾文承笑着道:“是娘做衣裳的手艺好,任何布只要到了娘手里,都能做出来好看的衣裳。”

这句话一出口,立马逗的顾母笑的合不拢嘴。

“父亲呢?”顾文承又问。

顾母道:“你父亲他一大早就拿着钱去县城的畜牲行赎骡车去了,晚些还得去其他村里收猪。”

顾文承点头,便没有在多问。

他们二人回到前院的时候就看见姜余坐在院子里的一个小凳子上醒神。

顾文承眉头一挑,走过去问道,“是我刚刚吵醒的你吗?”

姜余立马摇头,“没有、没有。”

其实他没想到自己今天也能睡这么晚,要不是顾文承起床的动静把他弄醒,他都不知道自己能睡到什么时候。

一想到自己嫁过来,连续两天都起晚了,他忍不住有些脸红。

幸好娘和爹都是和善的人,要是换成其他人家,他是万万没这种待遇。

顾母笑着道,“既然都醒了,那就来吃饭吧。”

吃完饭,顾母和姜余在灶房收拾。

顾母一边收拾一边和姜余说话。

“虽然说只有女子才有回门的说法,可小余你是我们家正儿八经聘过来的。我昨天晚上就想着,该回门还得回门,这样一来,你也能不被村里人看轻。”

听到这些话,姜余动作一顿,心中觉得暖洋洋的,他没想到娘竟然能为他考虑到这些。

顾母道:“我昨天晚上就已经把回门礼都准备好了,上午你爹收完猪就回来,到时候送你们两个去姜家。”

姜余想了想,然后道:“娘,文承哥的身子刚刚好,虽说昨天去村口走了走,可到底没出村。最近有些倒春寒,天气凉,我看…,要不还是等文承哥身体好全了以后,在陪我回大伯家吧。”

顾母当然又怕儿子病了,可是回门也是大事。

“那你……”

姜余笑笑道:“我不碍事。您也知道,我大伯母是个嘴上不饶人的,我成亲那天带过来十两银子,恐怕也已经把大伯母得罪死了。我大伯母的气现在肯定还没消下去,万一回门以后我们起了争执……”

说着,他语气微微停顿,然后接着道:“我受些委屈没什么,可文承哥是个读书人,身子又刚刚见好,我怕到时候出事。”

顾母一想姜余的话说的很对,万一那王桂花脑子不清楚对文承和余哥儿发难怎么办?

他们俩一个瘦瘦小小的,一个身上还带着病,到时候万一起了争执,肯定闹不过王桂花。

“还是委屈你了。”

顾母有些愧疚,回门是大事,一般不按时回门的,或直接没有回门日的,都是那些被婆家不重视的媳妇待遇。

姜余摇摇头,“没关系的,不碍事。”

他是真的觉得不碍事,他甚至都不想回门,他又不是女子,不必在意过多细节。

而且回门必须得带回门礼,他真是一点也不想给大伯母带东西。

此时顾文承进来,道:“娘,我昨天熬的糖呢?”

顾母也才想起来这事,昨天忙的都忘了,她道:“在灶房桌子上的篮子里呢,要不是你提起来这事儿,我也都忘了。”

顾文承走过去,掀开篮子上木盒里,昨日那还是粘稠的糖液,如今已经结成了块。”

“哎呀,真的凝固了。”顾母惊讶的道。

姜余脸上的惊讶也掩盖不住,虽然昨日知道红土根可以熬糖,但是亲眼看见糖,还是很惊讶的。

顾文承把盘子里的糖块倒扣出来,幸好他昨日的时候事先在盘子里铺了一层炒熟的面粉,否则根本倒不出来。

顾文承把糖块拿着刀切成小块,然后分别给顾母和姜余递了一块。

“你们尝尝甜不甜?”

姜余把这堂小心翼翼的放在嘴里咬了一口,接着,他惊讶的睁大眼睛,然后看了一下手里的糖。

真的是糖,是甜的,但是又和他曾经吃到的糖,味道不太一样,因为上面撒了一层花生碎,因此还有淡淡的花生的香味,咬上一口,满嘴生香。

“这竟然是红土根做出来的东西。”顾母同样十分惊讶,“这话要是说出去,谁敢信呀?”

顾文承也吃了一口,甜的,却又不是甜的霸道,同时花生碎的味道中和了一下甜菜根原本的土甜味,让整块糖吃起来香了不少。

顾母一边吃一边啧啧称奇,“这东西要放在外面卖,这么一小块,恐怕也得卖上两三个铜板。”

姜余突然有个想法,“娘,我们多做一些糖,去大集上卖怎么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