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下旨召回 - 鸳鸯佩 - 顾青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鸳鸯佩 >

第075章下旨召回

第075章下旨召回

赵诚心里最不希望得到的职位,就是随侍官家左右。

他实在厌恶每天带着八百个心眼子上班,可是偏偏就让他得到了这个职位。

赵德明见他莫名其妙的皱眉,就问:“怎么?你觉得不满意?”

赵诚还真不怵他,嘟囔:“您也不和我打声招呼,我好端端的宗室出身的子弟,成了供人驱使的奴仆了。再怎么说,我也能去门下省做个舍人。如今提着脑袋在官家面前当差,稍有差池,性命不保。”

赵德明笑骂:“就你?门下的学士哪一个不是进士及第,你吃不了读书的苦,还想享读书人的福?官家身边当差你觉得是供人驱使?官家将你带在身边是为了历练你,这是你的殊荣。”

赵诚也知道深浅,抱怨归抱怨,但不能一直抱怨。

嘟囔了声“知道了。”

赵德明对赵家的江山,感情深厚,语重心长提醒他:“官家有雄心,你莫要像从前那么懒散,记住了。”

赵诚知道他和赵士义不是一类人,他是有话语权的大宗正。官家不设防的亲叔叔。所以说话做事十分谨慎,赵士义那种背后谈天说地,指点江山,是因为手无寸功,也没有任何权力,富贵闲人发牢骚罢了。

所以他和赵德明说话就很谨慎。

“是,我记下了。官家可有什么喜好?”

赵德明:“官家不喜欢偷奸耍滑的人,其他的你无需刻意逢迎。官家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办,只要不耍小聪明,就能当好差。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

赵诚收起打探的心思,叹了声,好严苛的人。

“我记下了。”

赵德明见他察言观色如此机敏,知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心里到底有几分欣慰。

“你也不用惧怕,官家有雄心,也喜欢聪明人,只是要改一改你疏懒的性格。”

赵诚:“您知道的,我胸无大志。懒散惯了,怎么可能一时半会儿就改好了。”

老爷子非常严厉说:“赵家男儿,没有胸无大志的人。记住了吗?”

赵诚不以为意,我又不是你们赵家的男儿。

再说了,你们赵家的孬种还少吗……

赵德明见他不以为意,又说;“你祖父当年,也是铮铮男儿,更不用说你父亲。”

赵诚心说,你看,没有什么事一尘不变的。当年的铮铮男儿赵士义,如今成了汴京繁华旧梦里的不归人。

权力更叠,一朝臣有一朝的荣耀和辉煌,赵士义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不也成了喷子。

去了趟晋王府,心里确定,这个祗候,他逃不掉了。

他以为自己起码能年后再进宫,没想到腊月二十六,内侍省大押班宗瑞带着人来端王府宣旨。

端王府里,自赵宗直死后,再没有内侍进来过。

赵诚被叫到正院里接旨,一家老小准备香案全都跪在那里,听着赵诚晋升祗候,随侍官家左右。

这个职位是这次新启用的,而且他今日就要进宫了。

明日是东宫发丧的日子。

腊月二十六了,偏偏就是不让他过年,真是急迫。

端王府里就像是乍见沸腾的水里,加了一瓢凉水,突然就静了。

等片刻后,又重新沸腾起来,内宅女眷都惊呆了。

杜从宜已经知道了,这会儿也不惊讶,只是匆匆和来安赶紧安排他换衣服,跟着宗大班回宫。

明镜堂的赵士义这会儿坐在正院的会客厅里,和宗大班攀谈。

他很多年没能进这里了,也有几年没有和内侍打交道了,说话都变得很客气。

宗瑞性格很谨慎,比起之前被杀的吕康,他是一心跟随官家的脚步,服低做小,并没有吕康那样的名声和风骨。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就是个伺候人的,所以事事以官家为先,至于朝中的事情绝不多听。

吕康就是书读得多了,知晓的道理多了,有了自己的道理,将自己视为臣子,觉得自己为君排忧解难,才糊涂地为东宫办事,铤而走险,酿成大祸。

宗瑞就显得很乖觉,虽然不如吕康浑身书生气,有气质一些,但胜在安静话少。

邹氏在老夫人坐在罗汉床上,邹氏十分意外,这事太突然,所以问;“母亲,这么一来,明日咱们入宫送灵……”

老夫人只说:“别多想,小五只是入宫当差,咱们府里的儿孙比他们老子们强,这是好事。”

邹氏也说:“是这么回事,我都糊涂了。舅舅说是年前回来,这耽搁到现在也没回来,年也不能在家过了。若不然还能问一声舅舅。”

老夫人:“不要怕,没事的。你舅舅年后回来也好,年后天气暖和些,寒冬腊月赶路也辛苦,他上了年纪,不像当年身体健壮了。”

婆媳两个人在西厢房闲聊着。

杜从宜跟着赵诚匆匆回家,进门就问:“怎么还会宣旨?”

赵诚一边换衣服一边应答:“官家身边当差,那是赏赐,自然是要宣旨。”

杜从宜:“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怎么如此兴师动众?”

赵诚笑她一颗红心,无产阶级深入骨髓,对阶级毫无意识。

所以他故意叹气:“宗室子弟,能在官家身边当差,那是天大的荣耀。是赏赐,也是擡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