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挑事 - 农门坏丫头 - 浅醉微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农门坏丫头 >

第458章挑事

第458章挑事

只不过,这些事,她并不打算告诉自家娘亲,譬如,有下人要求个什么小事,又不想惊扰了黄大夫人,就会求到她的跟前来,拐着弯儿找齐总管帮忙,即是帮忙,这跑路辛苦费总要捞上一些的。刘小兰深知自家娘老子的性子,自不会告诉她有这么一条财路。

刘齐氏听到这儿,心头无名火直冒,伸手用力一拍刘小兰的后背,骂道:“我怎么教出你这么个蠢东西来,我都说了,你小舅妈瞧不上你,才把你的亲事给算计了,把你弄进黄府,她在那里盯着,你又哪敢真的在她眼皮子底下做些什么。”

刘齐氏的嫂子管不住自己儿子的下面,便想着一手遮天,总好过将来在外头闹出丑事来。

不得不说,刘齐氏的嫂子一箭双雕了,即能遮丑,又能把刘小兰拿捏住,任刘小兰百般折腾,都逃不过她的手掌心。

“她若真的是好心,又怎会把你说给那个病秧子,娘最先都没想到这一点,只听说黄三少爷身子骨稍微弱了点,哪里曾想到竟弱成这般样子,成日里的三病五灾的,可怜我儿你独守空房。”

刘小兰很想说,她在那府过得快活着呢,她夫君不行,可她表哥很威猛啊!

“娘,我知道了,舅妈那处,我会避着她点。”

她也是个精觉的,这话里只说避着她的舅妈,可没说要避着她的那相好——亲表哥!

“娘,您舍得把这根碧玉簪子也拿出来?我觉得您戴这个最好看了,我府里的老夫人便是爱戴碧玉簪子,再拿了根黄花梨龙头拐杖,远远瞧着,就像个老封君,旁人见了,哪个不夸赞!”

刘齐氏被她这般一哄,心里又舒坦了不少,到底心疼么闺女,从里头扒拉了一下,挑了几支不怎么值钱,但瞧着还算精致的珠钗,都一一给了刘小兰。

“你在那府行事都要多瞧多想,手头上的银子只怕打赏都不够,这几只珠钗当初是主子赏给我的,留了这么些年,本来是想给你的,你今儿三朝回门,不如一并拿了去。”

刘小兰一点都不嫌弃,欢天喜地的接了拿帕子仔细包好揣进怀里,她觉得这事儿,还是不要叫那两位利害嫂嫂瞧见才好。

她又见刘齐氏把家里唯一的地契拿出来,问道:“娘,你真的要拿田地抵给她们?”

刘齐氏老脸一垮,说道:“哼,不过是几亩良田,就这三十里村也值不了几个钱,免强凑个数吧!对了,你身上带了多少银子,先借些给娘用用。”

“娘,我哪有什么银子,罢了,罢了,闺女就是没钱赏人,被人笑话也认了,身上还有五两散碎银子,本想着等我走时都留了给娘用的。”刘小兰咬咬牙,很不舍的从怀里掏出那五两银子。

要不是看在自家娘亲给了她珠钗的份上,只怕她一毛不拔。

五两银子也是银子,能添个小窟窿。

她把自己的头面还有那些银票,以及三十里村当时留给老两口的三亩并当时分给刘旺贵的七亩良田,当初立契约时,刘齐氏把本该给刘旺贵七亩写在了自己的名下。

十亩良田值五十两,再加上刘喜贵给她的二百三十两,她得留下些防身,加上刘小兰刚才给的五两,只取二百一十两,她的首饰头面值个百来两,如此一来,就有三百六十两,离刘稻香所言的四百四十两,还差八十两的缺口。

刘齐氏抱着这一堆东西去了堂屋,此时,那些邻居们走得差不多了,只剩李三婶带着李翠花在一旁等着。

她看见刘稻香就没有好眼色,这个挨千刀的,她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有这么个讨人嫌,时不时给她添堵的养孙女,真是生来讨债的。

“旺贵啊,你帮娘点点,看数目对不对,娘的老底子都在这里了,可怜我这个老婆子,为了儿女操劳了大辈子,最后却是落得个无银无财不说,还不定能还得清呢。”

刘旺贵闻言也不知怎么想的,只是脸色平静的帮刘齐氏把东西清点了一下。

“娘,一共三百六十两,还差八十两,不如这样吧,正好咱家四兄妹一个平分个这里头有七亩良田本该是我的,咱村的良田五两一亩,值个三十五两,剩下的八十两,小兰嫁出去了,只需出十两,大哥和二哥各出三十五两,她在家就不用单独跑一趟,大哥那里,由我去说好了,二弟那里打发个人去说一声,想来是乐意掏这钱的。”

刘旺贵本不想接下这烂摊子,可他瞧着自家娘从头到脚那素净的样子,便知她是真的掏尽了老底子。

刘齐氏闻言,早知能如此解决,当初就不该把这些东西全拿出来,最起码她还能多截些留在手中。

“娘,这帐这样算可不对,我先前已经给了您五两了。”刘小兰一听自己还要出十两,肯定不干了。

刘齐氏本想说,她给的几只珠钗再不值钱,也不止那五两,只是她还不曾想好怎么说,刘小兰已一脸委屈地说道:“四哥,你又不是不知,我当时出嫁并没什么嫁妆,便是买了点良田也要到来年才能有出息。”

她这话实则是说给自家娘亲听的。

刘齐氏一想到她的难处,说道:“是没错,你妹妹先前在屋里给了我五两,就是那个绣了白玉兰花的红荷包。”她朝一个做工还算精致的钱包指了指。

刘旺贵也看到了,心想,这荷包肯定不是自家亲娘老子这把年纪能用的,那只能是他这个不要脸的小妹的了。

“即如此,那你再出五两好了,剩下的七十五两,就由大哥和二个平摊,如此一来,谁也别吃亏。”

刘旺贵有自己的私心,他认为自己的良田每年出息不少,虽然少出五两银子,实则,比两个兄长亏太多。

张桂花与刘稻香对此无异议,反正只要钱到手了就行。

刘旺贵见没人反对,便使了小厮去寻刘仁贵,不过,来的却是刘智财。

他见到张桂花与刘稻香到是唤得亲热,对于刘齐氏是不咸不淡,规矩没有错的地儿,就是让人觉得他并不乐意见到刘齐氏。

刘齐氏还没开始找茬子,那边刘旺贵已开口把事情经过说了,又说重点说了自己出了七亩良田的地契,实际上吃大亏的是他。

刘智财对此并无异议,他只想赶紧把这事儿结了,过了年,带着弟弟去青州城念书。

“四叔,侄儿这就叫人送银子过来,一会儿,侄儿就不过来了。”他又转头对刘稻香说:“稻香妹子,这事儿就拜托你了,还请帮忙把契书写仔细点,我家是出了这笔钱的。”

刘稻香笑眯眯地应答了,她知,刘智财这是怕刘齐氏日后反水,不承认这笔钱是他家出的。

刘智财又道,他回家去取钱时,会顺道请了镇长及村里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做证人。

刘稻香应下,让他只管去。

刘智财办事十分迅速,不时,黄金叼着个九火铜烟斗来了,而此时,刘旺贵也取了三十七两白银出来,没错,他让刘智财少出了一两。

刘稻香猜,刘旺贵是想与刘智财修好,都是举人身份,而刘智财年纪才不过十五岁,前途一片光明,刘旺贵这才做了这个顺水人情。

黄金办事很麻利,待老人们都聚齐时,刘旺贵已经把契书写好,一式三份,一份归刘齐氏,一份归刘稻香家,还有一份归黄金这个镇长保管。

张桂花白得了这四百多两东西,喜出望外。

出了老宅的大门,便邀请李三婶一家与镇长黄金一家去她家吃晚饭。

李三婶想着好久不曾与张桂花唠叨了,自然要去的,黄金这老头子想着,左右以后是儿子的亲家,又本来关系十分好,去她家吃饭也没啥。

下晌的时候,刘稻香正在厨房里安排晚上的菜式,听得春娇这耳报神来禀,说是老宅的那位老婆子给气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