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处理到位(1) - 管理管到位就这几招 - 彦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处理到位(1)

第21章处理到位(1)

pdca循环的第四个环节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具体说来,处理阶段的工作包括:1形成有效的激励方案,以便使下属能够在一个计划期间持续努力。2对错误的行为和个人进行惩处,不要把错误带入到下一个管理阶段。3总结这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找出下一循环的改善要点,把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奖惩办法的制定原则和流程

有效、公平的奖惩办法可以使员工心情舒畅,为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供极有利的环境条件。许多企业、组织之所以无效率、无生气,归根到底是由于它们的员工奖罚制度出了毛病。

制定奖惩办法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公平原则。即物质利益分配和精神奖励,必须符合贡献与报酬相对的原则,才能使员工心理平衡,有公平感,才能激发员工多作贡献。

(2)易于执行原则。在制定奖惩制度时,尽量避免弹性条款。比如对后果和程度进行描述,最好能够作出细化和量化的规定,以便于实际操作和执行。例如,员工的某种违纪行为给公司带来500元以上经济损失,公司就可以解聘责任人等。像这样的尺度和标准明确、直接,易于企业执行。

(3)物质与精神并重原则。奖惩的方式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有工资升降、奖金分配、福利分配、职位升降、经济处罚等;精神方面主要有职业定位、评先进、通报表扬、非正式表扬与体现成就感、社会地位等。一个公司的奖惩方式不可能只有一种手段,物质和精神对于员工同等重要。

(4)与时俱进原则。奖惩的尺度应该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但是却有连贯性。

奖惩的种类分为奖励和惩罚:

(1)奖励分为:嘉奖、授予荣誉称号、记大功、记小功等。

(2)惩罚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

奖惩的方式分为:

(1)奖励的方式有:通报表扬、奖金、加薪、晋级等。

(2)惩罚的方式有:通报批评、罚金、减薪、降级等。

上述奖惩的种类和方式,不同的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自身情况来具体制定。

奖惩应该制定基本的规则,也就是要规定好什么情况下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或惩罚。即员工的哪些行为可以记大功、哪些行为记小功、哪些行为要记过。规则要清楚明白,避免模棱两可的语言,使企业便于执行。

奖惩还应该有具体的标准。当员工立了功,是采用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还是两者并用。记大功的物质奖励是多少,记小过的罚金是多少,都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则。

奖惩管理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负总体责任,但奖惩的行为和绩效依据却要由具体的业务部门的来提供和配合。

具体来讲,人力资源部对于奖惩管理的职责在于:

(1)奖惩核实职责。

(2)兑现奖惩职责。

(3)被惩罚员工思想工作开展职责。

(4)鼓励宣传职责、奖惩登记与考核职责。

业务部门对于奖惩管理的职责在于:

(1)部门员工遵循规章制度的情况统计职责。

(2)奖惩呈报职责。

(3)对被惩罚员工开展思想工作的职责。

(4)奖励宣传的职责。

在以上职责分工的基础上。

简言之,作为一个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确的(即符合企业、组织根本利益的)、明确的(即不是模棱两可、摇摆不定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奖惩手段的具体实施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是管理管到位的重要方面。

对任何人都适用的八大激励法

1.尊重激励法

人们常听到"公司的成绩是全体员工努力的结果"之类的话,表面看起来管理者非常尊重员工,但当员工的利益以个体形式出现时,管理者会以企业全体员工整体利益加以拒绝,他们会说,"我们不可以仅顾及你的利益",或者说,"你不想干就走,我们不愁找不到人",这时员工就会觉得"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只是口号。显然,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这时,懒惰和不负责任等情况将随之发生。

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

我们所说的尊重,是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或者称为自尊和尊人。什么是自尊呢?自尊就是自我尊重,表现为人对自我行为的价值和能力被他人及社会承认或认可的主观要求,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自尊既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也包括来自他人的敬重,如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名誉地位和赏识等。尊人,是指尊重他人、社会和自然。这里体现出尊重的二重性,即人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因而确定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也就是体现了自尊和尊人的互动性。

人要想得到尊重、得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和社会的关系,如社会认识关系、社会实践关系,其本质就是价值关系。一言以蔽之,如果你不尊重他人,你也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激励作为激励员工的方法,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最人性化;二是最有效。企业管理者要注意尊重每位员工,对待员工要有礼貌,不嘲笑任何一位员工,不轻视他们,尊重员工的人格,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让他们感到自己对企业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到尊重下属呢?日本的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便是这方面的高手。我们来看看他的做法。

有一天,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人都点了牛排。待他们都吃完主餐后,松下幸之助便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

助理这才注意到,松下幸之助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过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很快就过来了,他的表情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请自己来的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幸之助。

"有什么问题吗,先生?"主厨紧张地问。

"对你来说,烹调牛排不成问题",松下说,"但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但我已80岁高龄了,胃口大不如以前。"此时,大家都困惑得面面相觑,过了一会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当面和他谈,因为我担心他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心里会很难过。"如果你是那位主厨,听到松下幸之助如此说,会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感觉备受尊重?

松下幸之助的故事带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你应该尊重你的员工,让他感觉到他在企业中是有所作为的,是能得到上司肯定的。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他就会回报你更多的东西。

通过尊重员工达到激励的目的,要从以下11个方面做起。

(1)用建议取代命令。很多企业管理者,总以为自己手里有权,就可以在别人面前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就可以对手下人颐指气使,呼来唤去;就可以靠在软绵绵的椅子里,指挥手下去干这个,去干那个。其实,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命令的口气和高高在上的架势!

有些企业管理者总以为自己是管理者就有权力这么做。可是,你要明白,尽管你是管理者,他是小职员,但是,在人格上你们两个是平等的。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你们的分工不同、职务不同,而不是在你和他个人之间存在着什么高低贵贱的区别。就算是管理者比下属拥有更多的权力或是其他什么东西,那么也是由"管理者"这个职务带来的,而不是你自身与生俱来的!

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如果想让下属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完成工作,自己就应该用什么样的口气和方式去下达任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