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计划到位(3) - 管理管到位就这几招 - 彦涛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章计划到位(3)

第7章计划到位(3)

自1990年以来,在家用电脑市场排名第一的苹果公司,市场占有率一直在10%~14%,可是到1994年上半年,却跌落到了10%以下。而当时强有力的挑战者——惠普公司和康柏公司,正跃跃欲试地想要取苹果公司而代之,成为新的行业领袖。面对这种情况,总裁斯平德勒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他赋予每个员工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从中提升一些优秀的管理人员和创新人员,安排他们到一些重要的岗位任职,以此消除长久以来广泛弥漫于员工之间的自满情绪。这种新的挑战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提升了企业的活力,增强了其核心竞争力,使苹果公司重新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在人力资源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今天,就参与竞争的企业而言,谁能有效地增加工作的挑战色彩,谁就能更充分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制定行动方案的结果导向原则

一个完整的计划至少包含了一个目标和一个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果目标是目的地,行动方案就是路径。

目标和行动方案,构成了一张计划路线图。

当目标设定之后,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应该符合结果导向原则。

所谓结果导向原则,是指所有的行动方案都要指向结果,并能最终带来结果。

由于目标是对努力结果的期望,因而目标符合smart原则,才有结果导向的前提。

什么是结果导向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企业领导让李浩去买书,李浩先到了第一家书店,书店老板说:"书刚卖完"。之后他又去了第二家书店,营业人员说已经去进货了,要隔几天才有。李浩又去了第三家书店,这家书店根本没有。

快到中午了,李浩只好回公司,见到领导后,李浩说:"跑了三家书店,快累死了,都没有,过几天我再去看看!"领导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浩,欲言又止……买书是任务,买到书是结果,李浩去实践任务,却没有业绩,也就是说,他有了苦劳,却没有功劳。不仅如此,他还浪费了半天的时间,而这半天时间老板必须给他支付工资……只要动一下脑筋,就可以想到许多好主意。如李浩买书,至少有三种方法可以保证他完成任务,把事做成。

方法一:打电话给书店,确定哪一家书店有这本书,再去购买。

方法二:上网查找这本书的信息,向网上书店订购或直接联系出版社邮购。

方法三:到图书馆查是否有这本书,如果有,就问领导愿不愿花钱复印。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保证李浩得到书,但他没有这样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倒成为了问题的制造者。

李浩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缺乏结果导向思维的例子。

姜汝祥先生在其著作《请给我结果》一书中举了一个"九段秘书"的例子。

总经理要求秘书安排次日上午9点开一个会议。通知到所有参会的人员,然后秘书自己也参加会议来做服务,这是"任务"。下面是秘书的九个段位的具体做法。

一段秘书的做法:发通知——用电子邮件或在黑板上发个会议通知,然后准备相关会议用品,并参加会议。

二段秘书的做法:抓落实——发通知之后,再打一通电话与参会的人确认,确保每个人都被及时通知到。

三段秘书的做法:重检查——发通知,落实到人后,第二天在会前30分钟提醒与会者参会,确定有没有变动,对临时有急事不能参加会议的人,立即汇报给总经理,保证总经理在会前知悉缺席情况,也给总经理确定缺席的人是否必须参加会议留下时间。

四段秘书的做法:勤准备——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后,去测试可能用到的投影、电脑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并在会议室门上贴上小条:此会议室明天几点到几点有会议。

五段秘书的做法:细准备——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也测试了设备,还要先了解这个会议的性质是什么,总裁的议题是什么。然后给与会者发去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资料,供他们参考(领导通常都是很健忘的,否则就不会经常对过去一些决定了的事或记不清的事争吵)。

六段秘书的做法:做记录——发通知,落实到人,会前通知,测试了设备,也提供了相关会议资料,还要在会议过程中详细做好会议记录(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个录音备份)。

七段秘书的做法:发记录——会后整理好会议记录(录音)给总经理,然后请示总经理是否发给参加会议的人员或其他人员。

八段秘书的做法:定责任——将会议上确定的各项任务,一对一地落实到相关责任人,然后经当事人确认后,形成书面备忘录,交给总经理与当事人一人一份,并定期跟踪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汇报总经理。

九段秘书的做法:做流程——把上述过程做成标准化的"会议"流程,让任何一个秘书都可以根据这个流程,把会议服务的结果做到九段,形成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会议服务体系!

从以上九个不同段位的秘书的做法中可以看出,执行并不是只有一个结果,不同执行力的人给出的结果也不同。但无疑九段秘书给出的结果才是最具执行力的体现。

所以,我们在做工作时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完成任务"上,我们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将执行的着眼点放在"结果"上,而且,最好是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好结果。

因此,管理者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要常问自己:"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打算怎么做?这样做将会给自己和团队带来什么结果?这个结果是我们正在追求的吗?"有效计划的特征综合前面的阐述,可以勾画出有效计划的基本特征:1目标符合smart原则。2行动方案符合结果导向原则。3两者缺一不可。

显然,第一个象限的计划符合有效计划的特征。读者朋友可以自行对照一下,你的计划水平目前处在哪个区域?

另外,组织中的计划还应该成为一个体系,分成不同层次的计划。

1.高级层次:决策人员的战略计划

决策人员的战略计划的主要内容涉及公司要达到的整体性成果:

(1)长期目标和政策。

(2)组织向何方向发展,为什么。

(3)什么样的预算需要批准,需要什么资源。

(4)由什么人控制什么事,什么人应该对什么事负责。

(5)所期望的成果是什么,何时、何地要达到这些成果。

2.第二层次:高级管理人员的策略计划

高级管理人员的策略计划主要是为了实现全面指挥:

(1)如何实现已确定的目标。

(2)需要什么样的一般的资源和设备。

(3)什么时候实行已经过批准的方案。

(4)应该在什么地方对一些重要活动加以协调。

(5)什么人对哪些业务进行监督。

3.第三层次: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

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计划常常要规定部门的业务重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