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孟地会盟(3)
第63章孟地会盟(3)拿下了宋襄公,楚成王令蔿吕臣统领大军进入孟地,将孟地团团围住。然后,令人将宋襄公押入一个临时制作的囚笼。
当时,参加孟地之盟的除了宋、楚外,还有陈、蔡、郑、许、曹等五位诸侯,大家极其害怕,谁也不敢作声。
楚成王大声喝道:“你区区弱小宋国,凭祖上功德世袭公爵居然敢自称盟主,真是恬不知耻。今天不谷要宣布你六宗罪:
第一宗,你趁齐国国丧期间居然率军伐齐,擅行废立之事;
第二宗,滕国国君无非参会迟到而已,你便逮捕羞辱于他;
第三宗,鄫国国君参会迟到居然被你活祭;
第四宗,曹国无非对你礼义不周,你居然率兵攻伐;
第五宗,你宋国已到亡国之际,你居然自不量力,图谋霸业;
第六宗,在不谷面前妄自尊大,全无逊让之礼。
今天,不谷率雄兵十万,猛将千员,目的就是要攻伐你宋国,为这些年来被你宋国欺凌的各诸侯出气。各位君侯,请大家就在孟地休养几天,看不谷灭了宋国,到时与诸君痛饮十日。”
楚成王亲率大军向宋国都城商丘进发,这次伐宋,楚成王是做足了准备。手下大将成得臣是战场上的积极分子,作战经验丰富。
军事实力上讲,楚军是军事强国,五万大军,扫荡一个区区的宋国本就不在话下。
再是楚王亲征,志气尤为高涨。然后是借孟地会盟之机,拿下了对方君主,宋国投鼠忌器,再加上孟地将各国国君都被留在了孟地,还有谁会救援宋国?
宋国,在楚成王眼里,已然成为了楚国嘴边的一块肥肉。
但历史告诉我们,国家和民族多难时,总是会有那么一些英雄人物横空而降,救国救民于存亡之际。
宋国,也有这么一个人,一个有点迂腐的牛人。他便是公子目夷,宋襄公的亲哥哥。
目夷本来是随宋襄公参加了孟地之会,但他看到形势不妙,便提早跑了。他跑回了都城商丘,立即组织军民做好防御工作。
他知道,率兵去救宋襄公那是不现实的,宋军的战力他是清楚的。但楚军毕竟远来,粮草有限,宋军借城固墙高守住商丘是可能的。
楚成王没有料到这一出,楚军团团围住商丘,如果此时攻城,必然损伤严重。他思忖了一下,将大夫斗勃叫来面授了一番机密。
斗勃领命,将宋襄公推到阵前,冲着城门大喊:“你们宋公在此,快开门投降。”
城门依然紧闭着,城头出现一员大将,正是宋将公孙固。
他针锋相对,大喝道:“宋国已然更立了新君,至于你身边的那位,是杀是留,由你们决定好了。要想宋国投降,绝无可能!”
斗勃说:“你们宋公不是在这里吗,国君尚在,你们怎么可以擅自更立新君呢?这不是谋反吗?”
公孙固大笑道:“这是我们宋国的规矩,当君主已经不能履行职责时,我们便会更立新君。现在国君被你们擒获,已然不能履职,我们就立了公子目夷为新君。”
斗勃无奈道:“算了算了,这样好了,如果我们现在就将宋公放了,你们会给我们什么好处?”
公孙固道:“先君居然被你们所擒,这对宋国来讲已是奇耻大辱,哪怕他再回宋国,已经是没有资格再当君主了。
所以,放与不放对我们来讲无所谓。你们如果要攻城,那便来攻好了,宋国何曾怕了你们楚国?”
楚成王终于忍不住了,下令立即攻城。
谁知商丘城已有严密防备,不但城防工事坚固,城里还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擂木和箭矢,现在楚国侵略军欺负到家门口了,还不火力全开?
宋军更恨楚国以卑鄙手段俘虏宋襄公,此时是同仇敌忾,群情激昂。公孙固一声令下,顿时箭如雨下,楚军死伤惨重。
春秋诸国中,象宋国、卫国、郑国这样的老牌诸侯,在军事上曾经雄壮过,只是现在没落了。
打人的本事越来越不济,但由于经常被打,所以挨打的本事却是见长,这个挨打的本事主要的是表现在守城上。
所以,守城有一套,那进攻方便要吃亏。楚军连续发起多次进攻,却未撼城门丝毫,反倒是兵士死伤惨重。
楚成王本就没想着强攻商丘,总以为凭着宋襄公在手,可以令宋国就范,没想到吃到嘴里的鱼被卡了根刺。
好吧,不谷今次来宋国,已然是达到了目的,也就不委屈将士们了,还是先将手头的事料理完再来教训宋国不迟。于是,下令撤军。
楚成本心里惦记着的事便是将会盟的事完成,是啊,楚国与宋国在这里开战,孟地还有一堆诸侯等着呢。
孟地这次国际会议虽然本是宋襄公处心积虑开起来的,但现在既然是咱大楚在主导此次会议,那便将这次会议开成一次成功的胜利的大会。
这次孟地会议,虽然自己搞了个恶作剧,但在齐桓公去世后,事实上楚国已然成为当时的江湖高手榜第一了,开一个能够确定楚国为盟主的国际会议是符合楚国的国家利益的。
但会议不是象宋襄公这样开的,因为当时还有两个中原大国没有参加。哪两个?齐国和鲁国。
齐国当时的国君是齐孝公,这个齐孝公本就想继承父亲齐桓公的武林盟主宝座,结果宋襄公却硬要来抢。论国家实力,齐国哪点比不上宋国了?
只是碍于自己是在宋襄公的帮助下上位的,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也不好拉下脸来,所以孟地会盟他是找了个身体不舒服之类的理由没来参加。
鲁国的鲁僖公在齐桓公时代是紧紧跟着齐国的步伐的,现在齐桓公死了,一时还没有醒过神来,见齐国不参加,那鲁国也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