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五角青春 四章跟人有所联系,抱着炸弹,经过一星期
在山星高中,参加社团活动是种义务——这是在以「校规基本上相当宽松」为卖点的山星高中里,唯一被认为麻烦的规定。
就校方的意图来说,他们似乎是希望学生能藉由致力于社团活动一事,减少变坏的机率,所以校规相对地订得宽松一些,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对此觉得反感,认为「倘若是国中生也就算了,明明都成为高中生,竟然还要强制参加社团活动」;然而关于社团活动的预算跟设施等项目的充实程度,山星高中在某些方面远胜于其他学校。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社团的数量之多。
只要能够凑齐规定的社员人数,活动内容几乎是什么都行。多亏这种宽松的承认手续,众多社团宛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地成立,总数甚至超过一百个……话虽如此,大部分都只撑了几年便废社了。倘若加上「现在仍实际在运作」这个条件,数量会稍微缩减到较接近一般常识的范围内(尽管如此,总数仍然相当多就是了)。
不过即使没有实际运作,名义上社团仍然是存在的,因此一年级生会从数量过百的社团当中,选出自己想加入的社团。
只不过有件事需要注意,就是有一条规则明文规定,「倘若没有凑齐五名社员,便无法以社团的身分进行活动」。
在山星高中里,因为强制所有学生都要加入社团,所以新生必须在规定的日期之前,向导师缴交入社申请书。假如选择目前仍在活动的社团,便会直接获准入社;如果选到目前名存实亡的废弃社团,倘若能在期限内找到新生跟破格想在二、三年级转社的人,只要凑满五人而让活动被公认的话,便能够入社。
虽然制度上这么规定,但几乎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加入前述「目前仍实际在运作的社团」,毕竟大部分人想参加的社团在范围内都不虞匮乏,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会想要复兴目前没有在活动的社团。
尽管偶尔也会有学生想加入只有名义上存在的社团,但那样的学生通常都会事先拉拢人脉,因此不曾发生「虽然想加入某个社团,社员人数却不满五个」而必须重新选择社团的情况。
不过,无论怎么说都会有例外。
毕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集团,就会有非法者(outlaw)存在。
例如极度深爱着职业摔角、根本不晓得要是没凑满五人,便无法以社团的身分进行活动的规则,只是在社团活动一览表中一看到社团名,便立刻在入社申请书上写下「职业摔角研究会」并当场缴交的、名为八重樫太一的男生。
例如到国中为止都一直埋头于空手道,但不知是否因此成了主因,一上高中便开始对可爱的东西显现出异样关注,一在社团活动一览表上发现有个名为「fancy社」,只在六年前曾活动过两年、实际状态完全不详的社团,便做出「这一定是上天的启示」这种像是在某方面觉醒般的发言、尽管周遭的人都说「根本凑不到五个人」,却仍然主张「今年有很多可爱的女生,所以一定没问题的」这种不知所云的论点,在入社申请书上写下「fancy社」并缴交的、名为桐山唯的女生。
例如自述兴趣是收集和分析情报,原本打算加入电脑社,却在体验人社的最后一天,跟电脑社社长发生了无法和好的严重冲突(原因出在自身的傲慢态度以及社长的狭窄度量),于是急遽向导师拿回已经提出的电脑社入社申请书,自行摸索手段,打算复兴以前因为起了争执而从电脑社分离诞生——现在已经停止活动——的情报处理部的、名为稻叶姬子的女生。
例如听闻像是都市传说的消息,也就是据说在山星高中里面,有所谓的「玩乐社」——倘若是大学也就罢了,照理说在高中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社团——并照单全收了「虽然社团活勋一览表上并未列出该社,但只要在希望加入的社团栏上写下社名,便能够获准加入」这种消息,认为「感觉超级有趣的啊」而希望加入玩乐社,却因为不在社团活动一览表上——当然就连过去也不曾存在过那样的社团——结果被当成申请新设社团的、名为青木义文的男生。
例如觉得社团数量太多,要从中选择也很麻烦,倒不如以「听由上天安排」的感觉来选,比较能遇到新鲜的惊奇和感动,而且应该也会成为相当精采美好的回忆——像这样不知是认真的,或只是因为一时兴起而想那样说说看罢了,在做出相当可疑的发言之后,于「希望加入社团」一栏中写上「交给老师决定♡」,展现出「最终选择全部交给导师决定」这种破天荒的态度、名为永濑伊织的女生。
然而这样的非法者们,只要处于名为「学校」的社会性空间里面,便只是被该社会规则绑住的存在。尤其是身分不过是高中生的人们,通常只能被要求强制配合体制行动。
不过这点果然必须加上「倘若是平常」这种限定的词汇。
的确,在多数的情况下,非法者们或许会屈服于拥有压倒性权力的体制那方。
但是非法者们有时也会反抗。
例如隶属于山星高中一年三班的八重樫太一、永濑伊织以及稻叶姬子他们所提出的「老师,我没听说没有五个人就不行这回事。」或「唉呀,所以说就交给阿后决定嘛,我可是很期待老师的眼光喔!」或「总之拜托你再稍微延长一下截止日期,我一定会再拉四个人加入的。」这些主张。
例如隶属于山星高中一年一班的桐山唯和青木义文他们的「老师!这一定是算错了,请你们试着再招募一次!高中女生都很喜欢可爱的东西,所以绝对没问题的!」或「咦?没有吗?那要不要由我来创立呢~可以吧?要五个人?很快就会凑到了吧~」这些主张。
话虽如此,那样的反抗几乎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这世界并没有那么单纯,也没有那么脆弱到会因为任何人的反抗而轻易改变。在太部分的情况下,这些主张不是直接被体制给吞没,就是被击垮。
不过果然也是会有例外的。
反抗有时会产生当事者们预料之外的变革。
例如基本上拥有随便、懒散又敷衍的个性——讲好听点是不受常识束缚,讲难听点则是想法有点脱线的人物——认为要说服太一、永濑以及稻叶三人,让他们参加既有社团的工作很麻烦,而产生「干脆把这三人聚集起来,创设一个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的全新社团还比较快吧?」这种可以说是超凡脱俗的想法,身处体制方却响应反抗的、名为后藤龙善的教师。
例如个性随便又爱凑热闹,而且是个身材不赖的美女,传闻在学生时代肯定是类似偶像般的存在,还带有一点天真。虽然男生认为「就是这点好啊,够萌」而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却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以教育者来说,这点似乎有待商榷。当她听后藤说「因为如此所以这般,我打算创设一个新的社团」,便跟着附议「啊,我班上正好有两名学生很适合呢」,并在这样简洁的对话当中,决定桐山跟青木的处置,同样隶属于体制方,担任一年一班导师的、名为平田凉子的教师。
像这样的各种偶然跟条件重叠后,太一等人所隶属的文化研究社便诞生了。
换言之,所谓的文化研究社,可以说是非法者们对抗体制的胜利象征,也可以说是与周遭有点脱轨的学生,以及同样有点脱线的教师组合起来后,所引发的化学反应产物。
在这种时候,「后者代表的意义要强烈许多」不过是琐碎的问题而已……大概。
因为前述理由而诞生的文化研究社(顾问一职由后藤负责),其社团的宗旨是「不受既有限制所束缚,在各式各样的领域中进行广范围的文化研究活动」,如果翻译的话就是「要做什么都行」。
于是太一等五人按照社团宗旨,活用社办跟社团经费——基本上都是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不过,毕竟是高中的社团,不可能太过放任,因此学校方面规定各个社团有义务每个月报告一次活动纪录,做为保留社团的条件。文研社是将活动纪录汇整成《文研报》这种形式,在校内张贴或分发(冷僻疯狂的内容似乎在极少数学生之间大受好评)。
但是,九月某日—
—
他们面临到关系文化研究社存亡的危机……不,社团存亡根本不算什么,重点是这件事可能还会冲击到各自的人生。
也就是指「在五人之间发生的人格交换现象」,以及跟〈风船葛〉的相遇。
□■□■□
「我想你们应该也明白,今天请大家集合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进行这一个星期的反省大会!」
对于稻叶因为太过起劲而彷佛蕴含着怒气般的话语,太一、永濑、桐山和青木各自应和。
遇见〈风船葛〉是上周五的事,之后又过了一个星期,今天是周六,文研社的五名成员在稻叶家集合。
「那么首先……嗯?」
某个房间响起了电话铃声。
「抱歉,我去接一下电话,你们乖乖等着啊。」
稻叶像是在对小朋友说话般这么交代后,离开了房间。
「嗯……稻叶的房间还是一样『很像她的作风』呢!上次来好像是为了决定名为『宿营』的玩乐旅行日程?」
青木四处张望房间内部,这么说道。的确,整间房间几乎由单一色调和稳重的颜色所构成,虽然床、桌子、书架、电视跟电脑等必需品大致上都不缺,却完全找不到除此之外的多余家具;在效率性、机能性方面特别强化过的稻叶房间,非常「符合她的作风」。
「唉~稻叶真好呢,可以拥有这么宽敞的单人房,就算聚集五个人也不会太挤。虽然我最近也总算有自己的房间了,但因为房间很小,放了必需品之后就几乎没位置了。加上妹妹又会因为房间没有电视,经常跑来我房间赖着不走……倒不如说,那家伙不知怎的长那么高大,很碍事呢!竟然长得比我还高大……不过我觉得娇小一点比较可爱,所以倒是还好啦。」
桐山坐在地板上,一边吃着桌上的点心,一边这么喃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