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袁庆有些吃惊,但掩饰的很好:“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你跟着我妹妹来这里干什么?”“随便看看。”他没有说谎,确实是闲着没事,随便来看看,仅仅是出于好奇,没有来过这种原石交易的场子。
袁庆奚落他:“门外汉一个,你不是在金柜ktv做什么大堂经理的吗,你能看懂什么,我劝你趁早滚蛋,别在这丢人现眼!”
说话如此恶毒,让袁晓倩吃了一惊。
没想到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么大,再怎么说,李云鹤也帮过她的忙,袁晓倩急忙从中周旋:“哥,这是我朋友啊,你怎么这样说人家?”
袁庆丝毫不把妹妹所谓的朋友当回事,哼了声,收回视线,询问袁晓倩:“我让你带的东西带过来了吗,拿出来。”
“带来了。”
这次袁晓倩来的时候,肩上有个比较大的女式挎包,她从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到袁庆手里,李云鹤遥遥的扫了一眼,那是一份原石成分鉴定书。
估计是袁家从这里买了原石,拿回去鉴定,然后得到的鉴定书。
袁庆看了看鉴定书,合起来,递给妹妹,哈哈笑着跟叶永信说:“叶老大,还是你这里的石料靠谱,上次我叔父买的东西,已经可以加工了,成色很不错。”
“满意就好。”叶永信夹着雪茄:“你们袁家每年都从我这里拿货,这次换了你,做事小心些,可以理解,以前老袁在我这里拿东西,从来不摆什么鉴定书,看中了就切,切了就拿走,不给钱我也没有说过什么,我的名字叫什么,永信,我是信老袁的,老袁也信我,我们从不摆什么花架子。”
以前的生意人,做生意的方式有些不同。
他们做生意先看人,人信得过,就做这门生意,要是信不过这个人,才走那些虚头巴脑的程序,比如鉴定啊之类的。
叶永信这么说,就是看不惯袁庆不信任他,拿了鉴定书,才敢在这里拿货,袁家是老顾客了,虽说换了个年轻人,叶永信是信得过的,因为是老朋友推荐的,而且是同一个家族,结果袁庆不信他,摆出一张鉴定书,估计叶永信心里不高兴,才这么说。
这让袁庆很尴尬,回头把鉴定书塞进妹妹的挎包里,哈哈一笑,化解尴尬:“看来是我见外了,小弟头一次在这里看石料,有些紧张,让叶老大见笑了。”
“哼。”
叶永信不屑的笑笑,掉头走了,留下一句,那你慢慢看。
身后跟了一大批随从,还有从外地赶来的其它商人,虽说不是羊城本地的,能来这里买石料,财力也是相当的雄厚,叶永信去照应他们了,没有理会袁庆。
袁庆心中不爽,等他走了,嘀咕着骂道:“什么破玩意,在我这装起逼来了,要不是背后有人撑腰,南方石料市场哪轮得着你来管?”
骂归骂,人是不敢得罪的。
乌霞镇琉璃厂的原石,占据了全国玛瑙、玉石和松石市场的半壁江山,不但他们袁家从这里拿货,其它地方的珠宝商也从这里拿,这里的石料品质最高,出好东西的几率最大,袁庆要是得罪了叶永信,这一块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既然叶永信不理他,他也不好过去多聊,开始查看这次的石料。
袁晓倩跟在后面。
他们是家族采购,兄妹俩以后都要进家族集团,这方面的知识多多少少都懂一些,互相商量着,看哪一块原石可以开。
不知不觉就跟李云鹤分开了,李云鹤没人管,自己抄着兜,像个散客一样,慢悠悠的在场子里踱步,兜着圈子观看。
原石市场,顾名思义,摆出来的都是未经雕琢的原石,绝大多数石料从外形上看,都和普通石头差不多,大小不一,有的像个篮球那么大,甚至比篮球还大,有的小一些,最小的甚至只有乒乓球那么大。
形状也不一定都是圆形,奇形怪状的也有,不过为了方便客人查看,大多数石料摆上来的时候,都进行了二次加工,在不伤及里面的宝石的情况下,做成了规则的圆形。
至于原石里面是什么……
能不能开出好石料,就要看运气,或者说本事了。
这跟赌石差不多。
摸清了这里面的门道,李云鹤忽然想起一件事,当初跟童半仙在帽子山修行的时候,他拿到了一部《三清秘卷》。
《三清秘卷》是童半仙的师祖传下来的,里面记载了很多不传于世的秘术,其中有一卷叫做堪石术!
堪石术,就是专门用来辨别石材的,石材的优劣,在古代就已经是一门技术了,开出来的石头分三六九等,品级越高,石料越好,做出来的珠宝,成色也越高。
当时李云鹤在帽子山,一直被童半仙逼着学什么风火雷电十六符,没空看堪石术,只大概的扫了几眼,原以为用不上。
没想到真有用到的时候。
想去翻翻《三清秘卷》,却没带在身上,皱着眉头在一旁暗想其中的口诀,什么来着,锦绿添花不上油,半分玛瑙半分熟……
后面是什么,想不起来了。
忽然听见不远处爆发出一阵惊呼:“我的天,走大运了!”
“哈哈哈,这回赚翻了,竟然开出一颗七品蓝猫眼!”
“这个成色好啊,稍加雕琢,就能拿出去卖,市面上的蓝猫眼可不多见,卖个四五十万不成问题,这是真的赚了。”
“可不是嘛,刚才从叶老大手里买来的时候,才花了三万块钱,转手就开出一颗四五十万的蓝猫眼,赚翻了。”
“是不是该谢谢叶老大,又做慈善了。”
“该谢谢这位小兄弟才是。”
哄笑声中,看到琉璃厂一个刚来没多久的小兄弟一脸懊恼,估计是叶永信手下的小弟,不太熟悉业务,手里的石料定价低了,卖出去出了好东西,感觉亏本。
石料这么多,叶永信没办法一一的查看,就分给下面一批人,跟他们的业绩挂钩,让他们负责,开出来的石料跟定价差的越多,业绩越差,最后拿的钱越少。
买的人赚翻了,那小兄弟看走了眼,业绩差,拿不到钱,可不懊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