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不管怎样,总算是把人给抓住了。人扣住,歇了会。
老鱼和五经理六经理开始翻腾行李,行李里面没什么东西,几件简单的衣服,都是地摊货,然后就是破破烂烂的被褥。
翻完之后,什么收获都没有,老鱼骂了句:“真是穷到家了。”
五经理嘿嘿一笑:“不穷的也不会来咱们这里。”
“说的也是。”老鱼把李云鹤的手机捡起来看了看:“哎呦,这手机是好东西,苹果新上市的,估计要好几千呢,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丢了,我替你收着。”
然后就把手机没收了。
翻翻他的裤兜,找到了钱包,钱包里有几百块的现金,没有证件,也不知道他是哪的人,五经理和六经理坐到两旁。
老鱼开始审问他,态度十分和蔼:“老弟啊,其实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是看不惯你过的这么惨,特地把你绑过来,想帮你致富啊。”
李云鹤差点笑出来,这个人真会说话,看不惯我过的太惨,可以可以,这个理由真是清新脱俗。
当然,他并没有笑,他异常愤怒的喝道:“你们到底在干什么,你们不是我表哥的朋友吗,为什么把我扣在这里,为什么抢我手机?”
老鱼急忙摆手:“说什么抢,这不是抢,这是暂时保管,还有,你表哥刚才打电话了,人家不想跟你一块打工了。”
“放屁!”
“随你怎么想吧,不过我跟你说,你出去打工,不就是为了挣钱吗,是不是,一个月多少钱,四千,五千,撑死了六七千吧?”
他一声不吭的看着老鱼表演。
老鱼洋洋得意的指指两旁坐镇的五经理和六经理:“打工就是当奴隶,一辈子没出息,挣不了几个钱,那几个钱还不够你回家娶媳妇盖房子用的呢,早晚穷一辈子,你看他们,一个月轻轻松松四五万,说出去大小是个经理,混的风生水起,别提多舒服了,不比打工强?”
他皱眉问道:“你什么意思?”
“不是说了吗,带你挣钱啊,来,咱们换个地方说话,我让你见识见识咱们的产业。”老鱼使个眼色,五经理和六经理把他拉起来。
打开门,去对面的502.
502的客厅非常宽敞,足有80平米,装潢还算不错,有办公桌,有文件柜,墙上还有一块牌匾,上书四个大字,努力奋斗。
乍一看像是家居改造的办公室。
其中一面墙上有个小黑板,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写着每个月的任务,两头挂着小红花,还贴了照片,每个照片下面都有小红花。
有的一朵,有的两朵,还有的没有。
李云鹤在其中看到了小虫的照片,小虫的照片下面没有红花,大概是因为小虫总是想逃跑,没有给他们发展出一个亲戚客户的缘故。
老鱼拿来一把椅子,放到屋子正中央,示意他坐下,五经理和六经理在两旁当护卫,防止他逃窜,然后老鱼开始给他讲解。
讲解的时候,从抽屉里拿出一盒燕窝。
老鱼托着燕窝说:“看到没有,这是咱们公司的招牌产品,富贵燕窝,所用的原材料是马来原产的血燕,一盒就要五千!”
“卖得贵,不代表材料贵,咱们老总在马来有个燕窝厂子,血燕应有尽有,只要有人推广,肯定挣大钱,老板说了,一盒推广出去就给四千,这多划算,你只要找到亲戚朋友,跟他们讲一下燕窝的好处,可以卖给他们,也可以带他们来一起卖,那钱是哗哗的来啊。”
老鱼逮住李云鹤,唾沫横飞的讲了半个小时的生意经。
全他妈胡扯!
糊弄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或者没什么阅历的乡下人,或许还可以,糊弄李云鹤,简直是可笑。
首先,燕窝本身是一种炒作出来的补品,价值有待商榷,其次,哪个脑子有坑的老板,会把售价五千的东西,提成四千给属下?
提成80%,这老板是慈善家吧?
李云鹤直接听的笑了。
老鱼见他发笑,还以为他听进去了,忙道:“老弟,这么好的买卖,天下难找,你碰见了是你的福气啊,你想,只要你找到亲戚朋友,推广一下,或者带他们一起来咱们这里卖燕窝,一笔一笔的钱进账,来钱多块啊,坐着数钱,数到手抽筋有没有?”
他乐的直点头。
老鱼更高兴了:“是不是觉得我说的很对,来来来,自报一下家门,你看你,出门连个身份证都没带,连你叫什么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啊,从哪儿来啊,家里有什么亲戚啊?”
老鱼开始打听他的家庭状况。
跟这些骗子聊天倒也有趣。
他正儿八经的回答:“我叫李云鹤,有两个家,一个在京城,一个在潭州,京城的家里有一个大姑,两个伯父,一个哥哥,潭州家里有岳父岳母,一个叔父,一个小姨子。”
“哎呦,亲戚倒是不少。”
老鱼拿个笔记本,开始记录他的亲戚关系,还给他画了个关系图,从上到下,依次是李红英,李谦李奎,李炎,然后潭州那边是朱志文,张秀芝,朱志国,朱志武死了,没算,然后是朱嫣和朱晴。
关系图画好。
上面一一标注,四千,四千,四千……老鱼替他数了数,啧啧叹道:“老弟啊老弟,你发财了,这么多亲戚帮忙,你至少能赚四万啊。”
五经理在一旁添油加醋:“这还只是一单买卖,你家亲戚来了,帮着忙一起卖燕窝,每笔单子都有你的提成,一笔提成50%,你想那是多大的一笔钱,多大的一个销售网络。”
六经理拿来地球仪:“你有亲戚,亲戚还有亲戚,亲戚的亲戚还有亲戚,再加上五湖四海的朋友,发展到最后,全世界都可以品尝到咱们的富贵燕窝,咱们会成为世界第一等的燕窝批发商,你想想,那会挣多少钱,那是多么庞大的一个网络!”
“那是用钱编织出的一张大网啊。”
“比互联网更大!”
“更强!”
“更牛叉!”
说到这里,他们三个整齐一致的发出感叹:“咱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牛叉的人,最有钱的人,只要你肯打出第一个电话,喊来第一个亲戚,踏出第一步,钱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