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这次轮到李云鹤吃惊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朱嫣会再一次的落入沈一山手中,因为就在几分钟之前,红莲还发来消息说,任务成功,已经把朱嫣救了出来。
红莲的身手,在整个组织里面是仅次于他的,远高于雷京和罗泉,虽说平时话不多,但一直是他非常信任的左膀右臂,竟然……
失败两个字,他不愿意去想。
此时朱嫣已经在沈一山的带领下,缓缓步入了宴会厅,不管他想不想,他都不得不正视这个事实,红莲真的失败了。
终究是沈一山棋高一着。
“七海兄,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否?”沈一山脸上万年不变的和蔼笑容,又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两位潭州走出来的枭雄,又碰面了。
以他的强硬,又岂会甘心在沈一山面前落了下风?
他渐渐恢复了从容,抛开失败的阴影,站起来淡淡的回道:“像个老鼠一样躲藏了半个世纪,你到底还是出来见我了。”
这话不但没有激怒沈一山,反而让他哈哈大笑了起来。
“七海兄文韬武略,计谋过人,我这种小喽啰,可不敢随随便便的出现在七海兄的面前,一不小心被七海战神捏死了,我找谁说理去啊,哈哈哈……”
沈一山总喜欢做低姿态。
把李云鹤高高的供起来,捧杀之。
面子固然是有了,但是李云鹤以前可是吃了不少这方面的亏,现在听他阿谀奉承,已经有点恶心了,面色一冷,说起了正事。
“少废话,既然来了,说吧,怎样才肯放人?”
打嘴仗的同时,他暗暗观察场中的局势,沈一山和朱嫣站在门口,或许是忌惮他的武技,并没有走过来,而且朱嫣的另一侧有个戴面具的人。
那人身材魁梧,臂膀遒劲,从走路的姿态观察,不是个庸手,难道击败红莲的是这个人?
不管怎样,这个面具人敢跟着沈一山来这里,应该是有把握跟他放对的,距离朱嫣又很近,他不能随便出手救人。
怎么办?
苦思计策的时候,听到沈一山回话:“我今天之所以亲自过来,是想跟七海兄你,说几句心里话,咱们之间的误会,实在是太深了。”
“误会?”都已经兵戎相见了,何来的误会。
沈一山说起了往事:“当年我沈家搞海上运输,在东非海域碰见了海盗,家族子弟20多口全被俘虏,是七海兄带人救了他们,这些恩情,我一直记得。”
那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他意外获得了战神一般的力量,在国外混的风生水起,还没有回国,后来回归潭州,立刻就能得到沈一山的拜服,出面给他办事,便是为此。
“之后在潭州抓捕杜飞航,咱们一起坐车,杜飞航跳楼,压扁了咱们乘坐的那辆车,我正好要上车,你在后面拉我一把,让我侥幸逃得一死,这又是一件恩情,我沈一山也铭记在心。”
李云鹤冷冷道:“都是些陈年往事了,现在说这些干什么?”
沈一山正色道:“七海兄,你仔细想想,我沈一山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你对我有两大恩情,我为什么要背叛你?”
其实李云鹤到现在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听他谈起,心里多少有些好奇,耐着性子等他的答案。
“那是因为,在咱们俩的背后,还有一个人,因为那个人的存在,我不得不背叛你!”
“谁?”
“许甄光,也就是赐予你战神一半力量的神秘科学家。”
竟是那个人。
上次从大荒海回来,他从彭雪鹰的家里得知了许甄光的来历,第一科研所的神秘科学家,对机械尖兵情有独钟,致力于为国开发超强单兵技术。
后来大概是国际军事局势有了改变,电子信息技术有了很大发展,这种不靠谱的研究就终止了,许甄光没有资金,流落到潭州郊区,自建了一个研究所,默默无闻的继续自己的研究。
再然后,就是朱嫣在一个雪夜,背着他路过,把他弄丢了,很大概率是被许甄光捡走,把他当做66号实验体,进行了开发。
实验很意外的成功了,成就他的,确实是许甄光。
但他醒来时在国外,并没有见过许甄光,据说这人已经死了,留下一个叫许真理的儿子,继续父亲的研究,而且成为了沈一山的左膀右臂。
此时提起许家父子,李云鹤不禁要问了:“你的意思是,由于许家父子的存在,你才不得不背叛我,这跟他们什么关系?”
沈一山肃然道:“七海兄你知不知道,这许真理,并不是我的左膀右臂,而是幕后钳制我的人,为了摆脱他,我一直在想办法。”
李云鹤心头一震,不可能吧,在海外的时候从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国内的环境,也不可能滋生出这种个人集团首脑。
“你别不信,当初为了摆脱许真理,我想开口求你帮忙,但那时,你好像忙着处理家事,对外面的一切都不关心,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朱嫣带走,从你那里借走了一半的兵力……”
当时沈一山确实提出了这种要求,用朱嫣换一半的兵力。
他一直以为是沈一山为了扩充实力,挖他的墙角,便从神雷佣兵团抽调了一些杂鱼,送了过去,送过去之后,就没消息了,也不知怎么回事。
难道是另有隐情?
消息来的太突然,让李云鹤陷入了沉思。
想要相信,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具体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许多的往事一件件的涌上心头,把他的心思都搞乱了。
不过问题的关键,是很清晰的。
他甩掉一切问题,直接问道:“既然你有苦衷,为何一直不把朱嫣还给我?”
沈一山把身边的朱嫣往前一推。
“我这次来,就是要和七海兄尽释前嫌,你看,你的妻子,我不曾动她一分一毫,相反,我还把她的眼睛治好了!”
朱嫣站在两拨人的中间,看上去很惶恐。
他们三个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