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 天降豪婿 - 脑死亡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天降豪婿 >

第122章

他一路没说话,突然冒出这么一句,顿时吸引了众人的视线。村长田大顺把雨伞递给别人,跑回去问:“大兄弟,你这话什么意思,不种小麦种什么,我跟你说,我们这地一年四季都不闲着,能种的都种了,不是我们懒……”

田大顺怕这些城里人瞧不起他,极力分辨。

然而李云鹤并不是那个意思,抓起一把土说:“你看,这是山地砖红壤,带着一点酸性,看这土颗粒的杂质,应该带有不少矿物成分,这么好的土,种小麦太可惜了,应该种茶!”

“种茶?”

“对。”

李云鹤站起来,带领大家环顾四周:“你们看这一片的地势,明显是大丘陵红壤,背靠着山,湿润,但是日照不多,是种茶的绝佳区域,把普洱移植过来,我敢保证,一定能种出一批国内顶尖的普洱品种!”

乡下人没见识。

这田大顺听说过普洱的大名,但从来没想过种,只关心一件事:“那,那能卖多少钱?”

“如果一切顺利,粗略估计,一年一亩盈利十几万不是问题。”

一亩盈利十几万?

田大顺倒吸了口凉气,这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不禁喜形于色,扔下蔡成业和李炎不管了,跟李云鹤商议种茶的事宜。

其他村民也好奇的过去倾听。

李炎和蔡成业身边没人了。

商量半天,李云鹤用一个袋子装了点土,让田大顺发快递,寄给潭州的罗泉,送到实验室分析土质,等出了结果,就能知道是不是适合种普洱了。

但肯定可以种茶!

村民们听他说的头头是道,似乎很有学问,而且过来一看,就给他们出了个好主意,纷纷感谢他:“哎呀,行家来看一眼,比咱们看十年都管用啊。”

“可不是嘛,还是有文化好。”

“怪不得种小麦不好使,原来这是种茶的土壤。”

“咱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压根没想到。”

“多亏了这个大兄弟,对了,你叫什么啊?”

李云鹤笑笑:“我姓李。”

“给这位李兄弟找一把伞!遮阳!”

说起来可笑,这是文城乡最顶级的待遇。

于是在回程的途中,李云鹤和关琳琳也有一把雨伞遮阳了。

两人打着遮阳伞往回走,关琳琳特别好奇的瞅着他,忍不住说:“看不出来,你懂的倒是挺多的。”心里不禁对他暗暗钦佩。

视察完了土地,回去歇息片刻,去视察建设教学楼的地址。

刚才李云鹤大出风头,蔡成业心里不忿,勘察教学楼选址的时候,故意和他站到一起,对着那片即将拆除的老房子发表谈话。

“这里正合适,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建起了教学楼,再建一个大操场,学习娱乐都有了,而且在村子后面,回家也不远,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钱是他们捐的,村长田大顺自然不会违拗他们的意思,他们说在哪建设,那就在哪,听了蔡成业的话,在一旁点头附和。

李云鹤不同意:“教学楼建在哪里都可以,唯独这里不行。”

“故意跟我唱反调是不是?”

蔡成业跟李云鹤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潭州市的时候,就因为一个蓝狐会所,斗的不可开交,蔡成业自然认为李云鹤这么说是故意作对。

然而李云鹤不是那么狭隘的人。

他指着不远处的阁楼式建筑说:“你们知不知道这个阁楼是什么?”

“这个啊……”

田大顺说:“这玩意可老了,记得我穿开裆裤的时候,阁楼就在这里了,听我的奶奶说,她小时候阁楼也在,也不知是什么年代的。”

大家围着阁楼查看。

那是一座八角阁楼,木质陈旧,接近腐化,但通过阁楼的构架和彩绘,依稀能够想象出当年的绰约风姿,这应该是一座古建筑。

李云鹤经营过拍卖行,对古董鉴赏有一手,古建筑也不在话下,看了片刻,拭去手上的灰尘,对众人说:“这是一座唐代末期的木结构八角楼,非常罕见!”

“唐代的?”

众人都吃了一惊,要不是李云鹤提醒,他们真看不出来。

“不错,唐代遗存下来的木建筑非常少,这是国宝,你们报上去,上面肯定来人勘察,你们有两种选择,一是让国家带走,拨给你们一笔扶贫款,二是放在这里,说服上面投资辅修,打造一个旅游景点。”

这么一说,确实不能在这里建设教学楼。

田大顺连忙答应下来。

把选址定在了另一个地方。

李云鹤不但懂得种茶,还懂文物,村民们敬佩他的学问,一路围着他叽叽喳喳的聊天,还拿家里的古旧物件,让他鉴定。

经过一天的相处,他竟然成了文城乡最受欢迎的人。

蔡成业更加不忿了,但又没办法,学问就是学问,不是谁都有的,起码蔡成业没有,心里再不忿,也只能看着骂两句,权当是心理安慰。

第二天还有奠基仪式,他们都在文城乡住下了。

村里有个招待所,据他们说,是顶级规格,进去一看,跟十八线小城市的小宾馆差不多,勉强算得上干净,能住,可是只有两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