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学校 - 极品神农 - 我吃蛋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极品神农 >

第三百零八章学校

晚上,杨晓雨和李牧商量建学校的事情,两个人坐在院子里,头上是皎洁的月光,这一束在黑暗中的亮光,是村民们喜欢的,坐在院子里看着它,有什么烦恼伤心的事情都会被这里的月光记录下来。李牧拿着一个大圆扇子扇风,扑哧扑哧,一下又一下的,“其实咱们的学校在那条公路附近的空地上建着,是有好处的。”

杨晓雨一头雾水,不知道李牧说的好处是指的那个方面,李牧不说话,杨晓雨也没有去问,静静地坐在这里想着。

“有什么好处呢?快告诉我吧!我使劲想也想不出来。”

李牧镇定地拿着扇子扇风,仿佛就像个军师一样,观察着这里的一切,洞察了所有的事情。

杨晓雨推着李牧的胳膊,求他说到底是因为什么,她很好奇,李牧一直吊着她的胃口,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啦好啦,我跟你说为什么?还记得你前不久建的那条公路吧!这条公路建好之后,知道它的人很少。我想在那座学校的影响下,那条公路会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公路上的车流量多了,自然而然的咱们两个村子的名声就会传出去。”

李牧想着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他继续摇着手里的扇子,感受很平和的风抚摸着自己的肌肤。

院子里的植物种了很多,它们在院子里是靓丽的风景线,它们在李牧的眼里是生活的点缀。李牧一直盯着看着,笑着却不出声,杨晓雨说了很多话,仿佛李牧都不知道呢!

当李牧缓过神时,杨晓雨说着:“学校对一个村子的影响是在很多方面都能表现出来的。我特别支持在离村民比较近的地方建一所学校。”

李牧半开玩笑地说着:“那当然了,有我们村长大人的支持,前景一定会很好。”

两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着。

“晓雨,我打算让刘微微帮忙宣传一下咱们村想要建学校的事情。明天吧!我去一趟庆水市,当面和刘微微聊一下,顺便了解一下她是怎么想的。”

杨晓雨点了点头,特别真诚地说:“那行,你去吧!我就留在村子里,帮着打理农产品销售的事情。”

两人在院子里坐了很久,院子里太寂静了,没有大城市里那种喧哗的声音。耳边可以听到的是虫叫的声音,特别自然。

李牧一大早就出门了,开车去老地方,那个需要农产品的地方。到了刘微微的农业公司,李牧在刘微微的办公室里等了一会,才等到她来。

李牧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微微,我们清水村那边要建一所学校,我们现在已经在我们那边宣传了,有一些人愿意建学校。庆水这边我也想宣传宣传,你看看有认识的人可以帮忙吗?”

刘微微想了一会,开口说:“我有认识的人,我把建学校的这件事情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好了就会给你打电话。”

说完后,刘微微心里还有疑问,“为什么突然想建一所学校了呢?”

“前不久,我们村的张大妈,就是一直在试验田那里工作的张大妈,她送孙子上学,路途太远,回来的时候也有些着急,不小心摔了。后来,我和杨晓雨了解了村里的大部分村民的情况,他们家里的好多孩子都是在外面的,上学也不容易。”

李牧喝了几口水后,继续说:“这个学校我们打算建在清水村和山陵村之间的公路那里。离我们两个村子都近,挺方便的。我们清水村呢,你是了解的,主要的地都用在农产品销售方面了,地少,所以后来想着建在公路那边的空地上。”

刘微微听明白李牧说的话了,对于李牧提出的问题,她心里有一定的分析了。只是她还有其他的疑惑,“李牧啊,杨晓雨不是和杨昆书记认识吗?杨昆书记那里肯定有好的工程队,我想应该也可以帮上忙?”

李牧摇了摇头,眼睛里表现的是失落,他沉重地叹了几口气,“不行啊!还是避开杨昆书记比较好,杨晓雨是比较独立的孩子,你是知道的,把她的亲人牵扯进来,她的心里肯定会不适应。我们已经和那边的有关部门沟通过了,领导发话了,支持我们。所以,我们的身后有人监督着呢,这方面你就不用担心了。”

刘微微听懂了,而且她也明白了,这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太多的官场上的人加入进来比较好。不然各个阶层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这个事情不是很好地能够处理掉。

“好的李牧,我现在明白了,我也支持建一个学校,这个肯定是有好处的。你之前跟我提到的事情我也会多帮你打听一下的,你就放心地交给我吧!”

两个人在建学校的事情上面聊了很多,也聊了很久。

后来刘微微还说着:“对了,会不会我们要的货有些频繁,村民们的活多不多,重不重?”

这个问题,在张大妈出事的时候李牧就考虑过了,他明白在一定程度上,村民们因为农产品要的货多,心里会有一些压力。李牧也想想一个十全十美的办法去解决眼前的困难。只是现在的形势就是这样,眼下农产品要的很多,村民们挣钱同时也得付出着辛苦。最初李牧没有办法在农业销售方面帮村民解决困难,他只好选择在学校这方面去突破一下。

李牧说:“现在在农产品的外销方面发展得很好,客户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没有办法帮助村民减少农业销售的产量,这个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我们就在学校这件事情上多做一些努力吧!我之前找人实践过。村民送孩子去外地的小学,来回往返要花费一个半小时,如果在公路那里的学校建好了,村民们会缩小很多外出送孩子上学的时间。”

“你说得对,李牧,看来你在学校这方面研究了很多,下了很大的功夫,你准备了这么多,最后的结果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