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大势已定
第172章大势已定
战机驾驶员,把自己的性命都豁出去了,终于在歼灭掉炮兵阵地的同时,炸毁了两辆担任主心骨的老兵重坦。现在的河畔战场,已经算是大局已定了——
炮兵阵地上,冲天的火光熊熊燃烧着,但凡是被火舌席卷的地方,立刻会在数秒至数十秒之内燃烧殆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在氧化剂、助燃剂的多重加持下,就算是严冬季节,就算身处冷雾、吹着凛冽寒风,甚至就算跳到了水里,火焰也照样能够不依不饶——直至把物体彻底烧成灰烬,再也不能从残渣中取得一丝丝引燃的可能性之后,火焰才会满怀不甘的熄灭。
太多浑身冒火的人跳入了河水中,又因为他们衣服上的火焰,就算在水里也仍然在持续地燃烧,结果——
不仅火焰没有熄灭,反倒是火焰四周的河水,由于不断地承受高温热量,反而开始冒烟、沸腾了。
于是,河流仍在持续地流动,散发着“哗啦啦”的声响,而在某些区域,又冒着“咕嘟咕嘟”的声音,不断地从河底向上泛出气泡,并且,不断地从水面上蒸腾出白雾。
被火焰烧伤、被沸水烫伤,这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情况,如今居然能够同时作用在身上。
这种体验,应该比较难受。
早在燃烧弹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水浇”“土掩”“断氧”的常规灭火手段了。
不论是跳进水中、在地上打滚,还是用手拍打、用其他物体捂住,全都是没有效果的。
除非是趁着火焰还没有烧到身上,赶紧把外层的衣服脱下丢掉,这是唯一的求生机会。
这种程度的火灾,要想灭火,几乎只能依靠“隔离灭火”的手段了——
制造隔离地带。
彻底放弃火灾的中心区域,在周围制造隔离带,坐等火焰把火场中心的东西燃烧殆尽,直至烧无可烧、逐渐熄灭。
那就等于,火炮悉数毁坏,后方火力支援彻底完蛋。
前线,再也没有炮击弹幕了。
不过对于眼下的一众轻型坦克而言,它们暂且是没有心情关注前线了。
重坦阵亡了。
对于一众新兵而言,刚刚的两个老兵重坦,就是它们的指挥者,是它们的领导核心。
现在,这个领导核心没了,它们也不存在什么战斗力了。
这种“没有战斗力”,并不是说,指挥者阵亡之后,士兵就没有武器装备了,就变得手不能挑、肩不能扛了。
而是说,缺少了指挥者之后,他们没法组织阵型、判断进退了——
眼前的形式,究竟是对我方有利,还是敌方?
倘若对我方有利,又该怎样排兵布阵、布置阵型?
如果对我方不利,又该怎样向后回撤、保存实力?
什么时候属于我方占优,应该乘胜追击?什么时候属于敌强我弱,应该暂避锋芒?
完全不知道。
这帮新兵,如果能对这些情况心知肚明,那他们再怎么说,也不至于被评为“-1级乌合之众”。
于是,他们变得“不会打仗”了。
那.
那还打什么打?
赶紧溜吧!
就这样,当这些轻型坦克,目睹了炮兵阵地被炸、老兵重坦被毁之后,心中只剩下了“赶紧逃命”这一个念头。
在失去指挥者之后,它们已经士气崩溃、组织涣散,不再存在战斗意志了。
对于这样的溃军而言,已经不存在“要是大本营被端了,那不论它们逃到哪,最后都得被捉出来清算,还不如拼死抵抗!”这样的理智判断了。
对于此刻的它们而言,头脑中只剩下“连防护能力那么好的重型坦克,都在眨眼间被炸成碎片了,那像我这样,防护还不如重坦的装甲车辆,如果再负隅顽抗,岂不是会死得更快?”的念头了。
战场相逢,注定了只有纪律严明、不畏死亡的部队,才能够在拼死搏杀中胜出。
现在,连这股精气神都丢了,连军心都变得失魂落魄的,那还能打个啥?
就这样,轻型坦克也不再顾及火场的情况,也不再关注阵地上的人是否存活,便争相恐后的朝着大本营的方向,逃了过去。
这一次,又是因为缺乏指挥与协同,它们再度出现了混乱的情况——
车队前方有一处狭窄路段,由于路口较窄,无法同时让几辆坦克并排通过。
可车队前方的几辆坦克,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跑到了前排的位置,又哪能甘心让其他同伴抢在自己前方、抢先通过路段?
于是,它们谁也不让谁、坦克挤着坦克,把狭小的道路给挤满了。
车队后方的坦克,又因为前方的坦克堵住了去路,被迫也跟着停了下来。
再往后,又因为有一些坦克之前掉队、落在了车队末尾,便更加着急、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劲,拼命加大马力,追逐着前方的坦克。
直到,眼看着前方坦克不动弹了,它们才终于搞清楚了眼前状况,急忙刹车减速。
但又因为速度太快、惯性太大,最终也没把车速减下来。
结果,追尾事故发生了——一方车尾的引擎被撞了、一方车头的火炮炮管被撞了。
一时间,前段的坦克挤来挤去、中段的坦克引擎毁坏、后段的坦克炮管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