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其他几个丫鬟立即出去了,就连王妃也不知是去做什么了,书月看着坐在榻上神色有些古怪的端王,一时拿捏不住端王的想法。
下一刻,端王才略带犹豫地问道:“本王不喜闲杂人等擅入王府,因此你才来之时便着人查了你的底细。你是阳城卢家的庶女,与晏杭曾有旧情。”
书月立即跪下:“王爷,那些都是陈年旧事,如今只当不存在,月娘只想在王府好好地做饭,不想其他。往后晏将军来王府,月娘定然避开。”
端王静静地看着她:“你当真不喜欢他了?”
书月立即点头:“人各有命,过去了的便是过去的了,如今晏将军已经娶妻,月娘也有自己喜欢的人……”
她不得已硬着头皮编了个话出来。
端王又问:“可是那时不时来王府偷偷看望你的陈柏行?”
书月迟疑了下,鬼使神差地道:“是。”
端王叹息一声:“罢了。但今日我找你不是为了此事,你外祖母十分担心你,我便把她接了过来,如今她就在门外,你若是想见,便把她喊进来。”
书月一惊,怎么也没想到有这样的好事!
寄回去的信迟迟没有收到回信,她很是担心外祖母,又怕陆家对外祖家做什么,此时听闻外祖母来了,也顾不得其他的了,当然要见。
端王很快让人把孙老太太请了进来,书月一见她,立即便摘了面纱,扑到外祖母张氏怀里忍不住落泪!
而张氏也担心得厉害,一路艰难到了京城,此时见到书月好端端地站在自己跟前,又哭又笑,可没来得及说其他话,张氏却低声道:“贵人跟前,礼数重要,阿月,咱们回头再说。”
而后,她一脸复杂地跪在端王跟前请罪:“端王殿下,是老奴无能,把小主子带成了这般,请端王殿下责罚!”
端王只是沉着脸摇摇头:“你已经尽力了。起来吧。”
而后,他看向摘了面纱的书月,在那一瞬间眼眶发热,眼前的姑娘,同那个已经去世了的太子妃生得实在是太过相像!
书月见外祖母与端王之间的谈话,有些懵了,心中隐隐产生不好的怀疑。
而后,张氏得了端王的首肯,缓缓向书月叙述了那些陈年旧事。
“当初如今的皇上与太子敌对,陷害太子谋反,先皇派人去太子府捉拿太子,却不想兵荒马乱之中,当今皇上着人在太子府放了一把大火,太子被带走,太子妃被人灌了毒药,老奴们情急之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换上小公子以及小小姐的衣裳,而后扔到了火里……小公子跟小小姐被我们带着逃了出去,在京城东躲西藏一年多,才敢逃到外地,可有一次路上遇到了劫匪,带着小公子的李妈妈与我走散了,我与孙侍卫只能带着小小姐继续逃亡。后来,我们设法把身上的珠宝都换成了银票,换了一大笔钱,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个地方生活,才在阳城定居。但那时候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他仍旧不死心,就算是太子死在了他跟前,太子的儿子尸体也从火堆里找出来了,他还是要派人到各地去寻找与太子太子妃生得相像之人,见一个杀一个……”
张氏忍不住落泪:“我们没有办法,便设法找了个姓孙的亲戚,那女子在卢家做妾,不受待见,她那一岁多的女儿与阿月生得相像,却偶然得了不治之症就那般去了,她一个妾氏,无力回天,丈夫与主母也不闻不问,甚至连孩子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们找到她给她一笔钱,将阿月托付到她那里。想着她是个不受待见的妾氏,又安分守己,心地善良,阿月藏在那里是最好的。可谁知道,没几年她去世了……我们便又花钱买通了一个嬷嬷照顾她,后来那嬷嬷也走了,留下个女儿,忠心耿耿地伺候着阿月。”
“那时候阿月与晏将军青梅竹马,我们还很担心,好在后面晏将娶了旁人,我们也就放心了,原本想着暗中帮助阿月找个人家,可谁知道竟然就起了一场大火。”
张氏眯起眼道:“端王殿下,那大火的确是徐氏放的,可老奴私下着人查了,似乎也有两个奇怪的人曾经接触过徐氏,此事不简单。阿月被我救出来之后,我不敢留在身边,加之阳城没有能给她治的大夫,那时候实在是绝望,便借了陆老太太一个手帕交的口气让人将她送到了陆家,想着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可老奴没有想过,陆家竟然也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地方!”
书月浑身僵直一动不动,她完全没想到,自己的身世背后竟然有这么复杂的事情!
端王安静地看向她:“书月,原本我不想告诉你这些事,只希望你在王府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可如今只怕不行了。”
他今日进宫,皇上大发雷霆,说是山东一带有人起义造反,当地知府都被俘虏了,叛军凶猛异常,皇上原想派晏杭前去镇压,但又忌惮晏杭身上军功太过,只能派了另一位将军过去,可眼看着那将军过去不到半个月,竟然被叛军打得重伤。
皇上当着端王,惊疑地大发雷霆,只道这些叛军很可能是当初的废太子余孽!
毕竟当初太子很得民心,许多朝廷忠臣也都十分敬服,太子死后,不少人暗地里缅怀,当今皇上见一个罚一个,好几年才算让那些背地里为废太子愤愤不平的人逐渐忘却那些事。
端王当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明知道皇上是希望他能与自己一同抨斥叛军,贬低废太子,却无法开口。
他的太子哥哥对他倍加怜爱,教会他许多本事,作为嫂嫂的太子妃更是关心他的吃食身子康健与否,就连他的侄儿侄女,都那般可爱,是世上最可爱的小孩,却都死在了如今的皇兄手里。
再说说那叛军,无论那还是不是太子哥哥的旧部,之所以起义也是因为皇兄要求各地进贡,偏生今年大旱颗粒无收,官员没辙只能去剥削百姓,百姓被逼到流离失所,遍地饿殍……
但凡是个人,也会把这一切罪责算到如今的皇帝身上!
见端王不吭声,低着头似乎在神游,皇上抄起来面前的茶碗便砸了上去!
“这么些年来,你是不是一直都在思念你的太子哥哥?你心中不服,觉得朕不配坐在这儿!是不是?”
端王仓皇跪下认罪,可最终还是被皇上狠狠地斥责一番,甚至有那么一刻,皇兄的眼中迸发出一股森冷的杀意……
此时此刻,回想起那一瞬间,端王都还身上发冷。
他凝眸看著书月:“论理,你该喊我一声王叔。”
对于这个身世之谜,书月迟迟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此事完全超乎自己的想象,张氏拉拉她的袖子,书月只得顺从地喊了一句:“王叔。”
可再想想,孙姨娘是她的养母,被徐氏毒害致死,她的亲生父母太子与太子妃,被皇上一把火烧死。
而她呢,竟也历经过大火,差点就从这个世上消失了。
究竟是为何,上天要这般折磨她?
端王神色发苦:“王叔愧对你父王母妃,你兄长不知去向,算来那年你才两岁,他七岁,如今他也该二十九了。不知是生是死……无论如何,这京城你不能再待下去了,眼看着又要变天了……”
他能感觉得到,为何皇兄会那么焦躁,是因为此次山东那边的起义,很可能危及到朝廷。
皇兄在位期间,也勤政了两年,可后来却屡屡犯错,又碍于君王威严不肯承认,反倒把怒气发泄给臣子,甚至有些嫉妒朝臣的才能超过了他,屡次打压那些才能卓越的臣子,要人家称赞他,屈服于他,逐渐的,无一人再敢对他讲真话。
这种风气,能把朝廷上下维持下去才算奇迹了。
端王倒是也冒着危险婉言劝谏两次,次次都碰了一鼻子灰,到最后也灰心丧气不敢再问。
偶尔,他甚至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祖宗,他时常在想,只怕太子哥哥瞧见皇兄这般治国,也宁愿当朝天子是外姓之人啊!
他如今唯一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这个端王的位置,哪怕是叛军来袭,他也要跟皇兄站在一起,抵御外敌,哪怕他心中不情愿,却不得不履行作为皇室后代的职责。
但他不愿书月受伤,在他看到那双眼的时候就生出一种妄念,希望她是太子哥哥的女儿,后来果然如此,天知道他高兴了多久!
“我会安排人将你送到一个很安全的地方,我知道你挂念你那丫鬟脸上的伤,我会去问李大夫再要几瓶药膏,而后年年都做了药膏给你们送去。书月,你此后永远不许再回京,代替你的父母好好活下去,好不好?”
可书月玲珑剔透,瞬间就明白端王的意思,只怕京城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