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寻龙诀 - 秘葬天书 - 流浪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秘葬天书 >

第18章寻龙诀

刘娣心中清楚的很,我和小威既然发现了可能通向地宫的甬道,肯定就会赖着不走,她一个小女子身单力薄,根本就拽不走我们两个利益熏心的斯文败类。其实,刘娣内心中也对这座古墓充满了好奇,如今许多帝王陵墓,除非是遭到了人为的破坏,不然国家不会批文件对帝王陵墓进行挖掘研究的。

建国以来,国家唯一一次特批对帝王陵墓进行考古研究的还是在1956年,对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进行考古挖掘。

帝王陵墓与普通的贵族陵墓规制是不一样的,人类盗墓活动源远流长,每一代的帝王都知道自己死后的地宫陵墓在几百年后很有可能遭到盗墓贼的盗挖,于是,这些帝王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花几十年的时间去修建自己的陵墓。

所以,帝王陵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代表着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与最高端的技艺。

刘娣是学考古的,是清华大学杨思才教授的弟子,而杨思才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刘娣几乎确定,眼前的这座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陵墓,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楚国的一位国君陵墓。

我和小威渴望进去地宫摸金发财,她却是对历史的真相渴望无比,甚至比我还想进去。

因为她知道,这座古墓既然没被破坏,国家绝对会将其保护起来,也许自己一辈子都无法目睹地宫里的真容。

我见刘娣研究那浮雕许久了,心知她比我还想进去看看,只是碍于身份不便直说,因为这一进去,她就与我和小威同流合污了。

我心中暗笑一番,上前道:“刘娣,国家有政策,古墓如果没有遭到破坏,发现后主要是以保护为主,上面的明朝将军冢与这楚王墓,都是在我们小舟村的下面,就算上报给了国家,也不可能批准挖掘的,咱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了,现在回去实在是太可惜了,还是那句话,咱们就进去看看,有你看着我们哥俩,你还不放心呀?”

刘娣犹豫不决,似乎举棋不定。

我心中更加笃定她内心对这座地宫内部的渴望,急忙道:“我们真的只是来见识见识,在上面将军冢里我和小威已经弄了一些宝贝,足够盖房子娶媳妇了,我们不贪心,肯定不会破坏古墓的。”

小威也加入了劝说行列,刘娣实在是熬不住我们二人的轮番轰炸,最终还是点头同意,进入地宫里面看看。

见刘娣同意,我和小威心中都是大喜。

不过我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虽说刘娣先前从我们的身后出现是因为这圆形甬道的缘故,可是,先前在甬道里听到的那凄厉尖锐的女子笑声,却是根本做不了假的,这古墓里肯定有脏东西。

我暗暗的伸手在衣领里摸了摸从县里尼姑庵与教堂以重金求来的玉佛与银十字架,暗想这两件法器中西合璧,真遇到阴魂不散的主儿,多多少少也能震的住场面。

加上还有黑狗血、黑驴蹄子这些传统克制僵尸的宝贝,遇到千年粽子也不发憷。

我们三个人现在是一条心了,做起事情来自然得心应手,可是,当我们三个人真的打算打开这地宫大门时,一个难题就让我们傻了眼。

那巨大的六臂恶魔浮雕是一座石门,这肯定是没错的,可是……

该怎么打开呢?

这石门似乎设置了机关,先前小威用尽全力的一锤,连个石渣都没有震下来,刘娣研究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开启石门的方法。

小威等的不耐烦了,道:“小姑,你不是考古博士后么?你研究古墓这么多年,怎么连个石门都整不明白呀。”

我心中对于刘娣研究半天也没有找到开启石门的机关也是一阵惊疑。

接口道:“是呀,刘娣你到底行不行?”

刘娣没好气的道:“这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帝王陵墓,你以为是上面的明朝将军冢呀?这座楚王墓光是东西两侧的殉葬坑就已经十分巨大,没十万奴隶修建几十年是根本难以完成的,想要打开这地宫的大门,哪里有那么容易。”

我看了看手机,都已经早上八点了,刘娣已经研究是浮雕石门将近一个小时,我实在等不下去了,上前推开她。

道:“我来看看吧。”

刘娣道:“我都没有头绪,你就不要瞎凑热闹了。”

我心中有点不满,道:“小瞧人了不是?虽然你是学考古的,但你的知识都是来自教科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岂能是几本最近几年才著成的考古著作能比拟的,我太爷爷传下来的那本《秘葬》古书,里面有许多关于古墓机关的记载,没准能用的上。”

刘娣还是不信,可是小威此刻已经对我敬若天人,道:“对对,让刘司令试试,没准还真能找到法子打开这石门。”

我仔细观看眼前的六臂恶魔的浮雕,这个浮雕和周围的壁画不同,突兀有质,六个手臂的掌心都紧紧的抓着一团内脏,扭曲狰狞,我看了几眼心中就开始发毛,总感觉这六臂恶魔是活的,真不明白刘娣这个女孩子怎么对着玩意能研究一个小时。

平复内心的恐惧,脑海中缓缓的回想着《秘葬》中关于古墓机关的记载。

七十二行,盗墓为王。

倒斗摸金,校尉为尊。

太爷爷传下来的《秘葬》古书,我怎么看都像是一本摸金校尉的盗墓笔记。

盗墓讲究“望、闻、问、切”。

望,望风水,分金定穴。

闻,闻泥土,辨别墓葬。

问,问群众,探查信息。

切,打盗洞,直通地宫。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古墓的甬道里,望、闻、问已经用不上了,如今要用“切”。

虽说不必打盗洞,但意义是一样的,都是要打开一条通道直接进入地宫。

我脑海中慢慢回想,忽然,灵光一闪,自语道:“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不出五行八卦间。”

根据《秘葬》古书中记载,华夏大地下埋葬的大墓,几乎都是根据山势风水、星宿紫薇来定位选址的,建造墓室地宫的时候,也受到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因素的影响。

古人认为,周易乃是天数之书,暗含天道,风水之术也是从周易演化而来。

眼前的陵墓,应该是战国时的一座楚王墓,从东西对立的两个巨大的殉葬坑以及殉葬坑里整齐划一的排列着九条车马道来看,整个地下王陵拥有着严谨的布局,绝对脱离不了五行八卦。

我知道古人最为迷信,尤其是君王,都想在死后还享受着生前的荣华富贵,当君王死后遗体送入早已修建好的陵墓,并不是彻底封闭,在其后的妃子之类的人过世了,都会安葬在一起,所以这石门绝对不是封死状态,肯定有机关能打开。

我转身,对刘娣道:“指北针给我。”

刘娣道:“干什么?”

我道:“你先给我。”

刘娣从口袋里将指北针掏出来递给了我,我左手平方指北针,右手掐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