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部〔事情经过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 - Another MONSTER - 浦泽直树 - 二次元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二次元 > Another MONSTER >

第一卷 第二部〔事情经过一九九七~一九九八年〕

第12章捷克与德国

——二〇〇一年七月布拉格

约翰、天马、妮娜……事件的三个核心人物离开慕尼黑后,为了寻找丧失的记忆线索,而前往捷克的布拉格。诸位读者当中应当有人造访过布拉格吧——想必能理解约翰与妮娜把那里称为「童话王国」的理由。事实上,笔者站在夜晚被街灯打亮的旧市街广场,也突然产生一种身处迪士尼乐园的错觉。无怪乎欧洲人会把布拉格称为全欧洲最美丽的城市。

笔者投宿的地点位于这座美丽城市的中心,也就是查尔斯桥附近的贝托雷姆饭店。接着笔者便前往各旧书店寻找被诅咒的绘本——包括艾蜜儿,薛贝、克劳斯·帕佩、雅可布,法罗贝克、法兰兹·波纳帕达的作品。饭店附近与查尔斯桥另一头的旧书店笔者都一间间检查过了,最后打电话给一间专门出绘本的出版社,终于找到《没有名字的怪物》与《和平之神》等笔者想要的书。

说实话,笔者并不认为那位作家的画风有任何独特之处,甚至还觉得似曾相识。然而,每一个德国人或捷克人读过这系列的作品后,都会立刻察觉到,这位神秘作家屏除掉故事的特殊宗旨后,另一项特征就是书中登场人物的名字。以约翰为首,包括奥托、汉斯……几乎都是德国人最普遍、典型的名字,但例如杨、米罗修或包威尔这种捷克人常取的名字就完全没出现过了。因此天马与伦克警部才会推理出,作者所有笔名当中唯一一个德国名字……克劳斯·帕佩或许才是真名。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是理所

当然的。毕竟这位作者正是捷克里的少数民族——德裔捷克人。

为了让诸位读者更进一步理解事件,在此便将捷克——主要是与德国争夺波希米亚地方的历史,还有其复杂的背景大略回顾一遍。

首先在波希米亚地方定居的民族,是西元前一五〇年左右的波伊伊人。然而他们在西元前六〇年左右便被日耳曼人替代,日耳曼人统治这里直到西元五世纪,接着日耳曼人便移居至巴伐利亚。此后,属于斯拉夫系统的捷克人、摩拉维亚人以及斯洛伐克人这三种民族便混居在这里。九世纪前后,捷克人称霸波希米亚地方,并由普热梅希尔王朝建立了波希米亚公国。然而公国的东边却有强大的匈牙利人——亦即马扎尔帝国。波希米亚公园为了避免匈牙利人的威胁,只好请求由日耳曼人成立的法兰克帝国提供军事保护。普热梅希尔王朝以后也因此变成神圣罗马帝国底下,由日耳曼国王与罗马教宗统治的臣民。十二世纪,普热梅希尔王朝的伍拉迪斯拉夫二世被日耳曼国王认可掌有奥地利等地区的领土,从此展开波希米亚公国的全盛期。但话说回来,真正的统治者还是日耳曼人,捷克人的民族运动会在十五世纪左右兴起,原因也不难想像了。

十六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开始统治捷克——一直延续到四百年后的廿世纪。不过在十七世纪时,捷克贵族曾发动三十年战争,企图摆脱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结果捷克人惨遭哈布斯堡王朝镇压,反而使波希米亚沦为奥地利的属地。

捷克人的民族复兴运动,直到十九世纪才再度跃起。在帕拉斯基与马萨里克等优秀的民族领袖带领下,再加上一战后流行的民族自决风潮,捷克人终于成功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但同一段历史改由日耳曼民族的角度看却截然不同。日耳曼人是在西元十世纪开始朝东方扩张,于查理曼大帝的领导下曾短时间控制了一定的区域。日耳曼人的移民让波希米亚这块土地兴盛起来,到了十二世纪,波希米亚公园已经改为波希米亚王国,依旧保有统治权的普热梅希尔王朝为了促进发展,积极招揽日耳曼人移民,使波希米亚地方的日耳曼人数量愈来愈多。

最先来的日耳曼人是矿工与农夫。他们主要着眼于捷克丰富的银矿与森林资源。接着传教士、都市设计者、商人以及手工业者也纷纷移民,日耳曼人的城镇便逐步建立起来了——这块土地时至今日,就是位于德国、波兰以及奥地利边境的波希米亚地方。

虽然都是古日耳曼民族的后裔,但日耳曼移民依然来自各地,例如弗里斯兰、巴伐利亚、萨克森、施瓦本、施蒂利亚以及奥地利等等,捷克人统称他们为条顿人,不过日耳曼移民自己却以波兰边境上的苏台德山为名,自称苏台德人。

十四世纪,来自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继承了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的王位,同时也顺理成章变成捷克的统治者,这时捷克人与日耳曼移民间的共生关系急违生变。苏台德人的发言权与政治影响力大增,开始在经济与政治两方面压迫当地的捷克人。十五世纪的胡斯战争就是以此为导火线,捷克人首度起而反抗日耳曼人。至于十七世纪的三十年战争则是捷克贵族试图对抗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这两次战役相继败北后,捷克人终于完全沦落日耳曼人与奥地利的统治,连语言都慢慢被同化。

不过到了十九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终于开始衰弱,捷克的民族运动也重新恢复。另一方面,苏台德人反而希望自己居住的土地能成为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同样在十九世纪后半兴起的工业革命充实了民族资本,使天秤倒向了对捷克有利的那边。伴随着德国与奥匈帝国在廿世纪的一次大战中落败,捷克民族运动终于获得了足以独立建国的本钱。

捷克与斯洛伐克两个民族结合,诞生出一个新的斯拉夫民族国家。住在苏台德区的日耳曼裔反而成为这个国家的少数民族。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对他们相当宽大,同意给予苏台德区充分的的自治权,但那些日耳曼族群还是无法接受。毕竟住了三百三十万日耳曼人的波希米亚地区,可是世界上有名的银、煤炭、铀、各种金属、机器、纸张、纺织品、亚麻纤维以及玻璃工艺的生产地。

他们想要透过某个方法逆转这种情势,那就是藉由在德国国内崛起的新势力——纳粹党。一九三三年一月,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成立,苏台德区的日耳曼领袖——也就是苏台德德意志党领导人康拉德·汉莱因立刻主动请求希特勒的支援。他们的口号就是要跟纳粹德国合并。希特勒已经在三八年成功合并了奥地利,并在纳粹主义高涨的情势下,一举解散其他德国政党,这使得苏台德德意志党产生了更强烈并入德国的欲望。

希特勒与汉莱因的主张是,日耳曼民族已经在苏台德区定居超过七百年。直到十九世纪初期为止,这块土地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前,这里也还是属于德意志邦联所拥有。虽然这之后到一九一八年苏台德区是属于奥匈帝国,但以长远的历史而论,这块土地还是应归于德国。

一九三八年,捷克斯洛伐克在姑息希特勒的西欧各国威胁下,不得已签署了屈辱的慕尼黑协定,并将四成的领土、三成的人口和近半数的工业区割让给德国。在一段知名的影片中,希特勒进军苏台德区时受到了地方民众的热烈欢迎,许多观众可能会觉得这种光景很不可思议,不太像是被侵略的样子。但其实那些民众根本不认为自己是捷克人,而是德国人。这么一来就很合逻辑了。隔年三月,当希特勒并吞了捷克剩下的领土时,苏台德区已经再也看不到任何一块写有捷克文的招牌或路标。

但苏台德区的繁荣,也随着纳粹德国在二次大战中战败而化为乌有。四五年的波茨坦会议决定,将捷克土地上的所有日耳曼人——约有二四〇万至三五〇万——强制送回德国。他们所有的私人土地都被没收,只被允许携带少数的手提行李。这些人因战争留下的怨恨,在迁移之际,有许多人——估计是二万到二〇万之间,到目前还无法统计清楚——被捷克人施暴或杀害。捷克人对纳粹德国入侵产生的憎恨,以及这两个民族长期以来的纠葛.使捷克人将怒气

发泄在那些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身上。

捷克与德国的关系一直都非常复杂,两国对二次大战的责任问题相互指责,始终不愿坐在谈判桌上解决赔偿问题。事实上,到了最近——也就是一九九七年,两国关于二次大战的协商才正式开始。

回到正题吧。曾以富足自豪的苏台德人,在大战后都去了哪?一九四九年由苏台德难民成立并一直经营到现在的「苏台德人同乡会」有份报告指出,他们当中有二〇〇万人住在西德,其中又有一半是居住在巴伐利亚,另外有八〇万在东德,十四万在奥地利,两万四千人移居海外,还有廿四万人在被迫迁移时失去生命。

笔者在调查约翰事件时,很难回避那些完全没离开捷克的廿万日耳曼居民历史。关于他们的故事几乎完全未被提及,但他们也跟其他苏台德同胞一样,被剥夺了土地与财产,且在二战后遭捷克人严重歧视。不过即便如此,这些人还是选择留在捷克斯洛伐克。笔者来捷克的第一目的,就是要追踪名为法兰兹·波纳帕达的神秘男子足迹;另外还要调查关于约翰父亲是日耳曼裔的这项说法——希望能在这里同时得到明确的解答。

不论如何,当约翰抵达捷克后,立即就引发了一件悲惨的犯行。接下来笔者则要讨论那件事。

第13章杨·舒克

——二〇〇一年七月布拉格

捷克的第一起事件是发生在九七年九月,米哈尔·伊瓦诺维奇,派特罗夫——原名莱茵哈特·卑尔曼的枪杀案。卑尔曼因前东德时代犯下的反人道罪而遭统一后的德国政府通缉。他曾是511幼儿之家的院长,也是直属于内政部的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他的专长是以科学方式矫正人格……说穿了就是洗脑专家。他与511幼儿之家的创设有非常深厚的关联,不过在约翰摧毁那里时,他已经没有担任院长了,而且还在柏林围墙倒塌后逃到捷克。

卑尔曼未经政府许可就在布拉格经营孤儿院并进行实验,但在后来的调查中,却没发现那里的孤儿有什么异常心理状态,而且那些孩童还很喜爱这位「爷爷」。事件发生后,孤儿们在卑尔曼的被杀现场目击到一位金发美女离去,布拉格警方则将同一天去拜访卑尔曼的自由记者沃夫冈·葛利马视为重要关系人并加以侦讯。没想到第二起事件就在翌日发生了。

在布拉格近郊五区的废弃工厂里,负责调查葛利马的塞曼警部以及不明身分的两名男子惨遭杀害。根据随后调查的结果,那两名男子是以前共党统治时代恶名昭彰的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警察军官,现在则专门帮人处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案发现场有人目击到一名身分不详的男子离去,然而外貌很明显就是葛利马。于是警方便直接将他列为嫌犯。

塞曼警部的下属杨·舒克刑警却有不同的推理。他认为犯人的动机跟塞曼本身在进行的极机密调查行动有关——就是要找出潜伏于警署内的前秘密警察人员。此外,他也从塞曼的置物柜中发现大笔现金,因此怀疑塞曼是否与寄生在布拉格警署内的前捷克斯洛伐克秘密警察有勾结、收贿、不正当资金往来。杨·舒克后来将这些发现呈报上去。

结果接获舒克报告的布拉格警署署长以及被举发为以前是秘密警察的两名刑警,却在翌日一起被掺有肌肉松弛剂的糖果给毒杀了。这一连串的事件除了肇因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外,是否还有其他更复杂的内幕?

舒克刑警决定单独采取行动,他先与葛利马这位离事件核心最近的人接触。舒克并不认为葛利马是犯人,并且在葛利马的协助下取得了第一起事件受害者——卑尔曼所遗留的银行保管箱钥匙。这时,警署内部也对舒克的怪异举动展开内部侦查,但舒克依然在坚定的信念下前往普罗哈斯卡银行的地下金库,找到一卷录音带。录音带录下了约翰少年时代被催眠后的发言——原来这就是前511幼儿之家院长卑尔曼当年秘密带走的研究资料。

之后,负责对舒克进行内部侦查的两位刑警也被暗杀了,舒克自己则遭杀手狙击,受到了濒死的重伤还陷入绝境。然而,他的调查行动也终于挖掘出真相。这一连串怪异事件,起于某前秘密警察高层受一名德国人委托,想要取得所有与约翰有关的研究资料,相关人士才会一一遭杀害。但真正躲在幕后的主使者,不必说自然还是约翰了,只是布拉格警方拒绝对这方面发表评论。

就像这样,事件依然被数个无法解决的谜团围绕。笔者对试图侦破案子的舒克刑警提出了采访申请。尽管他事前表示,有许多侦查不公开的部分依然需要保密,但还是愿意对笔者聊聊这起案子。

舒克刑警现身于通往布拉格古堡途中坡道旁的东方风格咖啡厅时,笔者很难相信这么年轻时髦的男子竟然会是刑警。他穿着藏青色的西装与淡蓝色的衬衫,领带也统一为蓝色系。他拥有一头中分的金发加上一对温柔的眸子。笔者与他握手后,他便点了一杯茉莉花茶。

——首先谈谈被你侦破的布拉格警署内部连续杀人事件。真如谣言所说,那都是约翰干的吗?

「我必须先声明,我并不觉得那些案子算是被侦破。那么,回到你的问题……从现有的线索看,认为是约翰的犯行应该很合理。不过他现在处于昏睡状态,我们也无法录口供或自白。所以老实说,我们也还无法确认。」

——有许多案子不需要嫌犯的自白也能断定,为什么这次的事件不行呢?

「嗯……如果照我的推理过程并将他列为主犯的话……我想检察官与法官应该很难接受。」

——你的说明似乎语焉不详?

「是啊……呃……你知道有很多人都在事件现场目击到同样的人物吗?」

——知道。有一个高大的男人背着很大的背包……那应该就是葛利马先生吧?但同时还有人目击到一位金发美女。

「听好了,我将会不夹带主观意见地告诉你我所经验到的事实;至于想怎么解释,就完全看你自己……在案发现场总是会出现一位金发女性。而杀害那些人的,很明显就是她。不管是卑尔曼、塞曼警部或跟他在一起的两名前秘密警察,还有对我进行内部侦查的两位刑警……全都是被她射杀的。另一方面,在我常去的酒吧我也认识了一位女性。我对她有好感,也希望她能爱上我。而我被卷入事件就是从邂逅那名女性开始……她是一位金发美女,自称安娜——安娜·李贝特。」

——那是真正的安娜……也就是妮娜,弗多拿吗?

「只要看过她的照片,任何人都会认为那是妮娜吧。事实上,她当时也在布拉格……然而我与安娜碰面的同时,妮娜却在同一条街上的另一个地点,有人可以为这点作证。她跟我所认识的那位安娜简直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不过那位安娜比妮娜的个子要高。」

——所以……

「对吧?要让检察官或法官相信这点是不是很难?不过这可是千真万确的。」

——原来如此。要坦承这种事需要不少勇气。

「没错。以前有人告诉我,去怀疑你最不想怀疑的人,那么真相就会自动进入你眼里了。我也是想到了这番话才恍然大悟。或许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对刑警这份工作产生自信。」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