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越来越少(3)
第687章越来越少(3)
话里话外不但怨上了皇后,亦连晋王也怨上了。孔琉玥知道她说的是气话,也就任她发泄了一通,方问道:“那后来呢?可是皇后将事情禀告了皇上,所以皇上准了姐姐姐夫回来?”
晋王妃冷笑反问:“不然你以为你姐夫会同着我回来?皇上使来的人还假惺惺的说什么‘虽是下面的奴才狗胆包天,见风使舵,也是朕考虑不周,只想着于理弟妹身份高些,没想到于情弟妹身为孙女儿,也是该侍疾于老太夫人床前的,以致误了弟妹尽孝,还请弟妹见谅!’哼,说的比唱的都好听,还不是想告诉我们,生杀予夺的大权是掌握在他手里的,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只有没有他的同意,我们便只能巴巴的干等着,半点不敢轻举妄动!”
孔琉玥不知道皇上皇后是否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乃是因下面的奴才见晋王府失了势,所以私自扣下了晋王妃的表折,她只知道,小华太医每日里定时来永定公府给老太夫人诊脉是几乎满京城都知道的,她就不信皇上皇后真想不到老太夫人弥留前想见孙女儿一面,和孙女儿想在老人家面前尽最后一次孝的心!
也许真如晋王妃所说,皇上是想让晋王知道,生杀予夺的大权是掌握在他手里的,没有他的同意,晋王休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然晋王和晋王妃也不会那么巧,早不回来晚不回来,恰恰好赶上见老太夫人最后一面了!皇上想必也知道自己若是做得太过,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罢?
但不管怎么样,事情已经过去了,除了尽量劝服自己往前看,他们还能怎么样?难道真去与皇上叫板不成?还不如早些将家里都安顿好,一家人离开京城,去过自己游山玩水的逍遥日子呢,到时候皇上总不会再猜忌了罢?等到繁重的朝堂大事压得他无暇再去猜忌任何人才好呢!
因又软言开解了晋王妃一通,待她将心里的那口气发泄得七七八八之后,方离开晋王妃的住所,回到芜香院,梳洗一通,草草睡下了。
老太夫人的身后事极尽哀荣,请了三百六十名僧众,做足了九九八十一天的水陆道场,才按钦天监择的好日子出了丧。
出丧当日,自皇上皇后以下,几乎所有公卿世家并文武百官,都有路祭,祭棚搭的是一座比一座大,送葬的人行不得几步就要停下来受祭。路边看热闹的人就更是人山人海了,啧啧称羡之声不绝于耳,都是艳羡赞叹老太夫人生前荣耀,死后哀荣的。
等到老太夫人的身后事彻底办完了之时,已是腊月了,往年这个时候,永定公府都要忙着备办年事,就算去年因傅城恒出了事,但在除夕之前,府里除了孔琉玥及其身边几个贴身服侍之人,旁人并不知道,因此年事照旧准备。不比今年,是真逢了大丧,阖府上下自然也没什么过年的心情。
这一日,孔琉玥正与梁妈妈并几个管事妈妈清点丧事所用到的器皿和摆件等物。
就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回夫人,世子妃跟前儿的沈嬷嬷来了。”
孔琉玥闻言,忙道:“快请!”待小丫鬟应声而去后,便将几个管事妈妈先打发了,安心等候起沈嬷嬷来。
不多一会儿,便见方才那个小丫鬟领着沈嬷嬷走了进来,一进来便眉开眼笑的给孔琉玥行礼:“给大姑奶奶请安。”
孔琉玥忙笑道:“嬷嬷毋须客气。”请她在小杌子上坐了,待小丫鬟给她上了茶来吃毕后,方笑着问道:“瑶瑶这一阵可还好?偏我忙得喘气儿的空档都没有,不然早瞧她去了。”
沈嬷嬷闻言,忙笑道:“老华太医隔七日便会登门为世子妃诊一次脉,小公子也是个乖的,几乎从未闹过世子妃,只这几日动得频些,老华太医说是正常的,请大姑奶奶放心。”顿了一顿,又道,“就是天天说闷得慌,很想念大姑奶奶,所以今儿个特地使了奴婢过来给大姑奶奶请安,看大姑奶奶可有信带给她,再就是让老奴多谢大姑奶奶庄子上从未间断过送去的新鲜菜蔬!”
“这阵子委实太忙,我便没顾上写信……”一席话,说得孔琉玥面露赧色,片刻方道:“但瑶瑶的近况我都有关心着,我知道大哥为拒绝纳妾,几乎砸了皇上御书房之事,也知道她虽已有近六个月的身孕,却并没长胖多少,但好在身体还算不错之事,只是我们家适逢新丧,我不好使人上门去瞧她,怕冲撞了……要不嬷嬷今儿个吃了饭再回去,容我即刻便给她写信去?”
沈嬷嬷没想到自己不过白问了问孔琉玥可有给自家世子妃写信之事,便惹得她这般羞赧,不由很是懊恼,大姑奶奶的疲色她又不是看不见,人也清减了好些,甚至连方才她进门时,还与永定公府的好几个管事妈妈打了照面,可见大姑奶奶忙到什么地步,自己却哪壶不开提哪壶,试问以大姑奶奶和自家世子妃的交情,她但凡抽得出一丝半点空闲来,又岂会不惦记着世子妃?不然也不会自秋天以来,便吩咐自己庄子上的人每日里给庆王府送新鲜菜蔬去了!
因忙摆手笑道:“老奴不过白说说罢了,世子妃并没有立等着大姑奶奶的信。世子妃知道大姑奶奶这阵子辛苦,今儿个之所以打发老奴来,原是为请问大姑奶奶,初三日可抽得出空儿回王府一趟?说是到了那一日,定要吩咐厨房做几道大姑奶奶爱吃的菜,好生为大姑奶奶补补呢!”
孔琉玥闻言,不由越发羞赧。韩青瑶都怀孕将近六个月了,依然时时惦记着她,她就算再忙再累,难道连写封信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这般一想,她只觉片刻都等不得了,急声吩咐了梁妈妈代她陪沈嬷嬷说话儿兼留饭后,便忙着给韩青瑶写信去了。
“打发了沈嬷嬷后,傅城恒从外院回来了,才二弟和凌总管给我瞧了此番办事的账簿子,除开一应花销,此番一共进了四万余两银子。我想着祖母她老人家一生都怜贫恤老,慈悲为怀,所以命二弟明儿将这四万余两银子都送去户部,以祖母个人的名义捐给江西受灾百姓的,不算在我们永定公府的大账户内,也算是为她老人家积福了,只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