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很冷诶 一更 - 嫁给病秧子冲喜 - 彼其之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2章 很冷诶 一更

过了几日,襄州的福报传到朝廷,国主大喜,宣公主与状元郎回长安。顾雁和唐笑年得到消息的时候,新任的襄州知府已经到位。

新任的襄州知府名为郭礼,为人刚阿正直,行为举止之间可见老练的处世之道,虽有些左右逢源,却也不失最起码的原则,与这样的人相处很舒服,唐笑年很放心地与郭礼做了交接工作。

新官上任,其言也善,临走时郭礼笑吟吟地说,“那就预祝驸马爷,春风得意,前程似锦。”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唐笑年和顾雁匆忙对视一眼,从对方的表情上看见大写的尴尬之后,又假装低头去忙自己的事情。

这样正式的会晤,自然轮不到顾欢的参与,她正热火朝天的跟系统商量自己怎么个寿终正寝的法子。

【系统:按理来说,任务者对原主身体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原主身体的寿命。你差不多剩下不到五个月,根据精密的时间推算,系统推荐的死法是――难产而死。】

顾欢拒绝道:“太疼。”

【系统:路遇歹徒,抛尸荒野?】

顾欢啧了一声,道:“有点凄惨。”

【系统:失足落水而死?】

“可是我不会水啊。”

【系统:......】

...

当系统被顾欢逼得丧失了职业素养几乎破口大骂时,顾雁敲门进来了。

这是就寝时间,顾雁来顾欢的房间,是打算同她说自己要回长安的事情。

“阿姐,我和笑年回长安之后,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今时不同往日,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要顾忌着我的小外甥。”顾雁指尖轻点顾欢的小腹,声音甜甜的,“小小欢,等你出生,雁雁姨给你包小红包,好不好呀!”

“什么时候走?”

“不着急,过两日吧。”

顾欢抱着被子,小心地翻了个身,说,“不着急就行,我也收拾收拾,和你一起回长安。”

顾雁给她掖被子的动作一顿,似乎想不通这话里的意思。

瞧着这两日,阿姐与砚生是和好的样子,而且阿姐腹中尚有砚生的孩子。她以为阿姐是愿意陪同砚生一起去苗疆明月宫养伤的,笑年这两日怏怏的,只字不问,也算是默认了阿姐的选择。

“那砚生呢?”

“你一个人,我很担心你。”

顾雁“扑哧”一声笑出来,道,“阿姐,之前回江州,是父皇怜惜,允许我回乡探望。如今我回长安,就是回宫,那里是我的家啊!我回家还需担心什么啊?”

顾雁这个年纪的公主,早就该成婚了,此番大梁国主招她回宫,不消多想,肯定是准备筹办顾雁的婚事。听说国主有意将唐笑年收为顾雁的驸马爷,唐笑年也还好吧,只怕唐笑年没有那个意思...若是如原著中,举办招亲宴会的话,那得多少狂蜂烂蝶奔着顾雁的美貌和家世啊?

这时候,顾欢还是有脑子的,她坚定自己的想法,“此事便这么定了,我同你一起去。”

“那,阿姐,你还想跟上次一样,背着砚生,偷偷跑掉吗?”

顾欢将大被盖过头,闷声道,“我不知道,见到他再说吧。”

逃避虽然可耻,但胜在屡试不爽啊!

夜已深了,顾雁与顾欢道了声好梦之后,便回自己的房间。只是合上门之后,她吓得差点没有惊呼出来。

陆砚生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碗药,大眼一看便知是之前大夫给顾欢开的保胎药。

也不知他在这里站了多久,里面的话,又有多少被他听了去。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话,顾雁只是颔首做礼,陆砚生也很礼貌地微微顿首。

即使不高兴,也会作礼。

砚生自小便是这样一个人,所以,顾雁一直想不通,温柔如砚生,为何会对阿姐做出那样偏执且极端的事情,这真的是极其矛盾的一个表现。

门再次合上的时候,她听见砚生喊了一句“阿欢。”

阿姐的名字很好听。

顾欢顾欢,顾盼平生,乍见之欢。

她听过很多人称呼阿姐:顾欢、欢欢、少夫人、阿姐...唯独听砚生称呼阿姐时,她会觉得奇妙无比。

阿欢二字很简单,可缀上一个“阿”字,就添了亲昵感。

每每砚生唤阿姐作“阿欢”时,调子温和亲切,却总让人萌生一种感觉,阿姐是属于这个人的。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如同春花盛开,夏潮涨落,熏风拂过耳畔...天经地义,却又温柔浪漫。

兴许笑年也感受到他们两人之间的默契,所以并没有大吵大闹,相反,他安安静静,对此事只字不提。

屋内响起低低的说话声,顾雁灭了走廊的灯,轻悄悄回屋。

“你又在不高兴些什么,方才我们的对话,你都听见了。”顾欢小口啜药,在陆砚生给她擦拭嘴角时,忍不住问出了声。陆砚生从进来之后,便不大对劲,她能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他的不悦。

“没有。”

哟,耍小性子了。

破天荒见他这么任性,顾欢来了兴致,起了捉弄他的心思。

“真的没有听见?”她拍拍胸口,状似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翻身背对他睡觉,“没听见就好,你出去的时候帮我熄个灯。”

房间里面陷入了沉静,只剩下安静的呼吸声。约莫过去了一炷香的时间,陆砚生愣是一个字没有跟她说,她没想到他这么能忍,不太像他。

她闭着眼睛想,莫不是人已经走了...思及此,她回身,睁眼的同时,目光陡地撞进一双古水无波的眸子。

见她转身,陆砚生将她的被子掖了掖,仍是一句未说。他的眸子微敛,浅琥珀色的瞳孔,映在橘色的光下,十分柔和,可没有来地,她从这柔和里,感受到了巨大的悲伤与难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