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瘦尽灯花又一宵 - 屏香记 - 小狐狸的大宝贝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屏香记 >

第67章 瘦尽灯花又一宵

云烟雾障后,有人应曲低唱,歌声如那层峦叠嶂般,一栏接一栏地飘出了阁楼之外:

“金玉也作浮萍身,几载往事几回尘。”

“岸边烟柳自深深――”

“有离恨,无离恨,仙舟已过千重门。”

唱得正是旧朝时的禁曲《忆王孙》。

元锡白闻声勒住马,神色一凛。

先前同宋钊去寻琴解语时,他便偶然知晓上京的教坊间有时会通过乐舞来传递消息这件事。

若是东边唱了《云钗月》,西边便会和上一曲《懒芳尘》,以示各坊平安。相反,若是奏上《蓟门甲》与《泪痕断》此番铿锵激昂的曲子,便意味着坊间发生激烈冲突,闲杂人等需速速回避。

而这《忆王孙》正是百年前靖国王爷躲避战乱时所咏之曲,传达的便是“此地有贵人,还请诸坊庇护”之意。

元锡白被这歌声绊住了脚步,提着缰绳在原地踟蹰不前,直到身后传来隐隐的车马声时,他才下定决心抽下一鞭,循着乐声往巷子深处慢慢走去。

行至坊口,却见朱门玉栏后早早便立着一个窈窕人影,仿佛一直在此侯着他的到来一般。

“解语姑娘?”

元锡白半惊半喜地看着冲他招手的琴解语,把马系好后,回头望了一眼,便二话不说地背着宋钊进了屋。

屋中已然站着三两个医馆大夫模样的人。

琴解语递给他一大块擦身的干巾,打着手势朝他解释道,自己在坊中已经得知宋钊受困的消息,便想着若是有人能救走他,自己也好在此接应二三。

看着淋成落汤鸡的元锡白,琴解语叹了一声,在纸上写道:也亏得元大人细心缜密,能辨这曲中之意、弦外之音,外边追兵重重,妾身不敢有大动作,换作旁人,许是要就此错过了。

元锡白胡乱地拂去面上的冷雨,望见宋钊终于被抬至床上,周边还围着一群大夫诊治时,发抖的双手才终于平复安定了些。

他接过歌姬奉上的热茶,看见琴解语遣退了门口的侍卫,身影隐进了一扇金鲤戏莲的屏风后,便知她定是有事同自己说,于是粗粗饮了两口就跟着进了内室。

“解语姑娘,我方才听见楼上有歌声,不知,坊间的贵人是…………”

话还未尽,却见座中两人闻声回过头来。

一人青袍褐褂,头戴竹丝官帽,正是礼部主事徐达。而另一人身披乌色麒麟斗篷,以纱遮面,看不清面容。

但时常出入东宫的元锡白只一眼便认出,这人便是诸葛少陵苦苦找寻的大胥太子――楼敏。

“太子殿下!?”

见被认了出来,太子才不好意思地摘下了脸上面纱,露出一张稚气未脱的白净小脸,道:“元先生……”

元锡白则是愕然地看向徐达:“徐大人,殿下怎会在这里?”

徐达苦笑道:“事发突然,还请元大人允我慢慢道来。”

诸葛少陵本是风雅之人,于琴乐此道也颇有一番讲究,故而时常出没于这风月秦楼之所,枕玉臂,闻丝竹,过得十分快意潇洒。

而琴解语的琴技在这上京又堪称为第一人,于是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惺惺相惜的“知音”。

诸葛少陵不知琴解语与宋钊的关系,看她是个无亲无故的哑女,也泄露不出什么秘密,便渐渐松懈了对她的防备之心,有时酒兴时吐露的三言两语,便被琴解语暗自记在了心里。

皇后难产,右相进宫陪护之时,琴解语便察觉到诸葛少陵逐渐掩不住的野心,于是便暗中派人递信给还在宫中的宋钊,提醒他做好准备。

而宋钊也看出了诸葛少陵会趁他不备时对太子下手,便早在入宴之前,让琴解语同暗卫一起无声无息地把太子带出了宫。

上京有十八乐坊,遍布南北东西,即使那苏其正遣上千人来寻,也绝对猜不到太子藏身在哪一间教坊。

“宋大人曾说,若真到了宫变这一步,诸葛少陵定然会把注意力放在楼怀与国玺之上,如果太子已经逃出了宫,便根本不可能再分出精力与兵力来追杀太子。”

徐达叹了口气,欣慰道:“如今看来,他所料果然不错。”

元锡白沉默了许久,才开口道:“那他可有料到,自己如今会是这般下场。”

徐达与琴解语对视一眼,都无声地摇了摇头。

所以,除了意料之外的赐婚,一切都在宋钊的掌握之中吗……

元锡白望着那屏风后朦胧跃动的烛火,不知不觉地皱起了眉。

……

大胥史籍记载,正宣十七年春,孝文帝楼怀猝然病逝。长史诸葛少陵联合洛、苏等士族起兵上京,意图拥先帝幼子楼麟为帝。

东宫骤然失主,太子下落不明,皇城就此沦陷,史称“危宴之乱”。

宫里宫外乱作一团时,鸾凤阁中却是异常的安静,紫竹轻摇,春梅落尽,连侍女走动的脚步声都被那萧萧风雨给掩了去。

宋芷岚披着一件薄衫坐在梳妆台前,缓缓地用木梳拂过自己的发鬓。

自从皇胎夭折后,她便像失了魂似的,整日整夜地坐在榻上发怔,也不知是在思些什么。

有次太医走后,听见松青在角落偷偷地啜泣时,宋芷岚便知晓,自己病得更重了。

她望着铜镜中消瘦枯槁的女人,仿佛不认识眼前这位曾经的上京第一美人,不知不觉地抚上了镜中人凸起的颧骨,眼角的细纹,渐白的鬓角……

曾经的岁月好像滚滚而逝的东流水一般,忆不起,也追不得了。

有时候,她会忘记自己已经嫁人生子了,午夜梦回之际,魂魄又兜兜转转回到了那个种满了藤萝的小院。

温煦春日里,雪青的花穗爬满整座回廊,秋千在光下摇摇晃晃,墙头上落满了琉璃一般珍贵的新奇纸鸢。

那时的天总是明的,一日过完还总期待着下一日,仿佛余生都会是这样快活的日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