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风流债
第157章风流债说着,尤天真犹豫了一下,“更是与那彭家的公子不清不楚!”
众人哗然,原来苏柳眠入宫前就招蜂引蝶,真不是什么好女人。
“原来是这样,”千醴站在一群太监前面一直默默听着,这会儿也插话道,“上次大将军宴饮,臣有幸得见苏县主一面,当时彭公子紧张的不行。”
有了千醴的作证,一切都变得那么真实,好似萧染的头上也冒起了绿光。
僖嫔没想到千醴也帮她说话,信心更足,不由得哼了一声,“不如陛下叫人去光顺门外看看,看看那彭家的公子在或不在。”
于是,千醴受命去了光顺门外宣彭震谦入宫,众人心里清楚,就算彭震谦与苏柳眠之间是清白的又能怎么样呢?这个罪责势必要扣在苏柳眠的头上。
孙疏雨见僖嫔胜券在握,也主动说到,“陛下……这苏县主在闺中时不仅与彭家公子纠缠不清。”
嚇,众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窃窃私语起来。萧染抬眸看了眼嘈杂的人群,人们吓得立马噤了声。
孙疏雨接着说到,“苏县主曾经寄居在孟家,臣女与孟家的人也多有来往。”孙疏雨省略了自己与孟君年有过婚约这一段,“这苏阳县主与孟家的大公子孟君年少有婚约,二人的关系也……复杂的很呐。”
哇,还真是精彩。众人听得膛目结舌,很难想象这些秘密都是因为祭典上出了人命引出来的。现在谁也不关注素珍是怎么死的了,大家都想知道苏柳眠还有多少风流债。
萧染沉默着没有说话,僖嫔正要添油加醋一番,直接叫萧染给苏柳眠定个死罪。这时,千醴率先回来了。
“启禀陛下,臣并未在吏部看见彭大人。”千醴没有在光顺门外找到彭震谦。
一瞬间,这件事就变得十分有趣了。看来僖嫔这话并非无中生有啊,苏柳眠难道真的和彭震谦私会,还杀了素珍灭口?
俞选侍哭晕了过去,又醒来,“陛下,您可一定要为婢妾做主啊。”
“……”
僖嫔腰杆儿挺得笔直,“陛下,臣妾如此说并非是冤枉了苏县主,早在上次淑女家人探望之时尤淑女与孙淑女就发现了端倪,只是她们敢怒不敢说,所以臣妾这才为她们出头。”僖嫔把自己说得多么嫉恶如仇似的。
听了这话,尤天真还不觉得什么,孙疏雨却面无血色……僖嫔这是利用完她们便拆了台呀……若今日苏柳眠有幸逃脱了罪责,僖嫔就能把锅甩到她们身上,她与尤天真岂不吃不了兜着走?
僖嫔不愧是在宫里摸爬滚打走上来的,这话说的很有水平,“这样秽乱宫闱的事苏县主也做得出来,她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留在这后宫之中?还望陛下惩罚苏阳县主,以正宫围。”
素珍之死还不清楚,僖嫔便迫不及待给苏柳眠安了个罪名,这是要苏柳眠的性命啊。
萧染还是没有说话,好似他对这些都漠不关心一样。
张采薇见萧染似乎毫不气愤苏柳眠的所作所为,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劝道,“陛下,苏柳眠胆敢欺瞒于您,您还在心软什么呢?”
正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张采薇觉得萧染是舍不得这个苏柳眠。
苏柳眠与王公公等一行人朝这边走来,这些话苏柳眠一字不落的听在了耳朵里。
众人见正主儿苏柳眠被找到了,纷纷自发的给苏柳眠让出了一条路来。
苏柳眠一路走到了萧染面前不远处,深深行了一礼,“臣女苏柳眠拜见陛下。”
“嗯。”一直沉默不语的萧染这才发了话,“方才去哪儿了?”
“……”众人有些恍惚,陛下这语气是不是太温柔了点儿?听着还有几分宠溺在其中是怎么个意思?
“臣女一直等在崇明殿到炎凌殿的那条路上。”苏柳眠垂首,回答的恭敬。
萧染接着问道,“可是在等俞选侍身边的宫女素珍?”
“是。”苏柳眠三言两语便撇清了杀死素珍的嫌疑。素珍死在崇明殿不远处的假山,而苏柳眠一直在通往炎凌殿那条路上等着……那条路上人来人往,苏柳眠若是说谎,真的不攻自破,可见苏柳眠没有在说谎。
苏柳眠抬眸与萧染对视,她才发现,今日萧染穿得十分隆重,那朱红色的龙袍衬得他高贵而不可一世。苏柳眠看了萧染两秒,却在萧染的眸子里看到了……笑意?
苏柳眠赶紧垂首说道,“今日俞选侍的宫女素珍邀臣女前去与俞选侍一会,走到一半,素珍说她肚子疼,叫臣女在路边等着……臣女就一直等到了现在。”
张采薇早在苏柳眠出现时就有了危机感……按照她的计划,苏柳眠该和那彭震谦一起被当做刺客抓了起来啊?怎么苏柳眠站在了这里?
张采薇早就与僖嫔、俞选侍等人串通好,这种事根本不必她亲力亲为。她叫素珍引苏柳眠去彭震谦所在的假山处,又传话彭震谦,彭震谦怕苏柳眠被陷害,关心则乱,果然也去了假山。
张采薇又安排了她平日里用来与张翼传递消息的心腹去杀死素珍,把事情搞大,借禁军之手捉住苏柳眠与彭震谦二人……这么一想,她的心腹也迟迟没有传递消息过来,会不会?
这么想着,张采薇狠狠地看向了恭顺的苏柳眠,简直不敢再想下去。
“僖嫔说你与彭震谦私会,还杀了素珍灭口。”萧染与苏柳眠说道,众人注意到,陛下说的是“僖嫔说”,可见陛下更愿意相信苏柳眠。
“臣女并未做此等事。”苏柳眠自然不会承认。
“你与旁人还有过婚约?”萧染是指方才孙疏雨说的,苏柳眠与孟君年。
萧染这般旁若无人的和苏柳眠说话,苏柳眠甚至有点儿想笑,陛下你看看你的女人们,她们都巴巴得盼着我早点儿死呢,偏偏你怎么问这么多。
萧染这么一问,孙疏雨马上开大了火力,“陛下,臣女所言不假,孟家人也可以作证。”